查看原文
其他

驷星晰晰,葭菼苍苍,是为白露:一个美好的日子,也是一个伤感的日子

2017-09-07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白露,一个诗意的名词,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天气至此逐渐转凉。


九月七日,今日白露。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阳历9月7日至9日之间,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交白露节气。


1、白露节气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此时,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从白露开始,气温下降速度加快。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鸿雁来,玄鸟(燕子)归,群鸟养羞”:从白露开始,许多鸟儿从北方飞到南飞,并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



2、白露的诗句


古代文人有“伤春悲秋”的传统。秋风起,秋叶落,文人的心情也时常会随着天气一起转凉。


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物是人非、亲人离散、万物凋零、家仇国恨……古往今来,多少万丈豪情慷慨之士,在凉如水的月夜浸透下,在秋虫的低吟声中,在秋雨绵绵的暮色中,从内心深处泛起种种惆怅、孤独和沉郁,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情诗

魏晋·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3、白露的习俗


祭禹王


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


江苏一代的禹王祭以清明、白露时节最为盛大,通常历时一周,人们就会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而在山西沿黄河一带,人们在祭禹王的同时,也要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以祭拜诸神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打渔杀家》是禹王祭期间必演的一台戏。 



喝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在古城南京,白露时节老南京人都非常喜欢喝“白露茶”,每到此时,有些老茶客就会聚在一起,细品香茗,谈天说地。



酿白露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尤其是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接人待客必喝“白露米酒”。资兴出产“程酒”,是白露米酒中的精品,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古为贡酒,盛名远播。


一些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人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收露水


据《本草纲目》里记载,百草头上的秋露,未干时收取,可以治愈百疾,止消渴,怡心美颜。以露酿酒最为清冽。


古人常用露水做饮料或酿酒。汉武帝曾建造带铜柱的大型铜仙承露盘,用以收取清露。


晋代、唐代一般多用清露来润洗眼睛,而且用锦彩制成绣囊,名为眼明囊,或叫承露囊,将其作为互赠的礼物。


民间常用瓷器收取草头的清露,和以朱砂或者上等的墨汁,点染小孩额头及心窝,称之为天炙,以祛百病。


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的铜仙承露盘


斗蟋蟀


蟋蟀也叫趋织、促织,江南方言中叫“赚绩”。过去人们常常到草丛里捕捉蟋蟀,然后饲养起来,用于与别人养的蟋蟀进行比赛,即斗蟋蟀。


过去江南地区常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的游戏,到了重阳后停止,称之为秋兴。比赛时,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场面颇为壮观。


斗蟋蟀时,相斗的蟋蟀要大小、重量相似,势均力敌。先用兰草拂蟋蟀头部,如果它的触须张开如丝状,就继续用兰草挑逗,使之角斗。两只蟋蟀相搏,赌注往往很高。



玩时鸟


秋季,鸟雀活动更加频繁。在南方吴中(今苏州一带)地区,儿童常常饲养黄雀,在它的脚上系上线绳随身携带,或让它立在铁杆杆头,教它衔旗啄铃作为游戏。蓄养驯服后,将它放走还能飞回,称之为“唤黄雀”。


北方像北平等地,到了十月以后,会有梧桐鸟。这种鸟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有人在市场上买回去调教,能够在空中接弹丸,称之为打弹儿。


还有一种鸟叫交嘴,长四五寸,雄鸟和雌鸟嘴交叉的方向左右不同,可据此判别鸟的性别。交嘴鸟有红、黄两种颜色。驯得好的交嘴鸟,能够开锁衔旗。


燕子身形黑长,类似古代神话中的“玄鸟”,因其善于在空中接泥丸,也经常成为人们玩耍的对象。



摘棉花


棉花不论草棉、木棉,都是入秋开花,棉铃渐次开放之后,就可以随时采收了。十月以后,棉铃逐渐稀少。


在河北、湖北、山东的、广西等地,女子一般要在九月收拣棉花,然后进行纺织,以供制作冬衣,辛勤劳作,昼夜不息。所谓“促织鸣,棉花盛”描绘的就是这种景象。



送毛豆


白露时节,正是毛豆收获的旺季,田家采摘毛豆作为节令美食互相赠送,也是许多地方的一种特色。


毛豆以其果实未老而得名,因其壳上都生有细毛,在豆科植物中,是特异的品种。夏种秋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毛都便于贮藏,还是做酱榨油、磨制豆腐、发酵制豉最主要的原料。毛豆的茎又可以作为燃料。



吃龙眼


福建省福州市民间有白露这天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古时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中医认为龙眼能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有延年益寿之效。每逢白露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


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颗大、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这一习俗就在福州传承了下来。



收蜂蜡


每年的三四月、八九月都是采蜜收蜡的时期。白露时节前后,养蜂人就会开始采蜂蜜、收黄蜡(蜂蜡)。


蜡分为黄蜡、白蜡两种。黄蜡也称为蜂蜡,是蜜蜂的分泌物;白蜡是白蜡虫身体分泌之蜡。在工业上,蜂蜡与松脂混合,可以制成青铜器物等铸造时的模型;白蜡用途很广,可以制作蜡烛、蜡纸、装饰品,也是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中秋后,雷收声,盲风至。“盲风吼空来,不识前山遮”,盲风就是疾风,风冷雨晦,“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


白露时节,朝露凝白,草木凝烟,金风四起,云飞雁鸣。白露满地风袅袅,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白居易诗:“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顷倒。”秋水长天,白居易用一个“老”来形容水色变深、变厚。白露湿萤火,便进入金秋,满城丹桂满城甜了。


在民间,也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古话,中医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这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


 《新读写》友情提示:白露过后,早晚温差增大,记得及时添衣哦!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