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还原特级教师的“读写切磋”课堂时间

2017-09-14 陈军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2007年至今,我与两位青年教师合作,进行“三线并进”语文课改。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教文言诗文和现当代作品,我跟随其后,在他们教过的课文里,寻找一“点”,从“读”的研究和“写”的创造上再作“切磋”。


每节课,我和同学们都分享着用思想打磨思想,用识见唤醒识见,用快乐激活快乐的幸福时光。


读写之乐,乐从何来?一言以蔽之,乐在“切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互相商量,取长补短,形成创作。这里向你介绍我们读写的情境,希望引起你的思考。


1.平实的词句,我们常常“切磋”出思考创新的灵性


经典作品中,并非仅是大家所认同的精彩词句才传神写照。倒是一些看似平实的词句,一经打磨,不仅能见其独特韵味,同时也更能辉映我们创造与探索的光彩。某一同学的识见一旦成为共识,大家更是乐不可支,课堂上顿时弥漫创

造之乐的气氛。一次,我们研究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遍’‘尽’最好理解,但理解又往往最概念化,无非是换一个词来代替,如‘全’‘都’之类。不像‘鹰击长空’的‘击’,‘鱼翔浅底’的‘翔’这些动词,引人联想与想象,我们可以展开描写一个丰富的情景。


同学们似乎大体认同我的看法,准备放过去,但我不想放过去。今天这节课就是想来作点“切磋”。


一名女同学霍地站起,说:“动词,通常作诗眼,这很常见。但也不能说副词之类就没有表达的神韵。”我马上捕捉住她的话说:“是啊是啊,你可否举个例子呀?”


我一边说一边在心里对她的话作了快速判断:她不服气,想说,这很能激活全班同学情绪;她可能有例子,如果说出来则恰好能唤醒全班同学一起回忆种种例子;由于“遍”“尽”刚刚提出来,她未必能点评恰当,不过不要紧,大家一起来切磋,认识与体会一定会愈加丰富、丰满的。


果然,她举了一个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更’,是‘再’‘又’的意思,但诗意又不止于此,它与‘欲’这一心理动词相呼应,表现了登楼者的不断追求新境界的动机与过程。”我立即表示赞赏,其他同学也点头心服。“‘遍’‘尽’又该如何体味呢?”我追问一句,她一时默然。


于是,我们便分成若干组讨论,然后用5分钟左右时间,要求每一个同学当场写一段百字左右的描写,把“遍”“尽”的韵味展现出来。我们的课堂学习节奏感很快,说讲就讲,说写就写。刚才是人人讨论,现在是人人写作。接着,我选了一个小组依序读自己的作品。


有一个同学写的一段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赞赏——


深秋,冷霜拂过山林。一片霜染红了一片叶,一片叶染红了一棵树。继之,树染林,林染林。林染山,山染山……


这个让我永远铭记的片断,有哪几点学习启示呢?


第一,表现了秋渐深,林渐红的动态过程。“遍”和“尽”不是静态的呈现,而是秋意的演进。


第二,视觉上由近及远,空间上不断翻进。一叶一树,近景;一林一山,中景,一山又一山,远景。


“遍”和“尽”如同长了脚,“走”出一个空间给你看。


第三,更重要的是思维转换。


“遍”“尽”的词义如何?这是解词,属认读思考,这是把词典的意义与课文的意义加以对应的验证思维。而根据词义展开描写,属于想象与联想,这是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理解的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


这三条就是这节课的收获。“片断”的著作权是同学一人的,而蕴涵的学习启示则是属于我和全班同学的。


2.独特的情绪,我们常常“切磋”出联通古今的共鸣


文学经典中表达的心理与情绪,往往是个性的;因其个性,因而又是独特的;又因其独特因而又往往神秘而难知。我常常选取这样的课文“部位”与同学们一起读着,写着。有人说,这些“部位”解读多元,感悟不必一致。


我则认为,这,往往是一种肤浅阅读的敷衍的态度。多元也许是可以的,但总得比较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否则南辕北辙,与作者越离越远,这样的“多元”与“读”这篇作品有什么意义呢?而读写的真快乐,则体现于与原作者的贴心。


有一篇课文叫《合欢树》,史铁生的名作,心理情绪很复杂,主要表现母亲“不在人世”之后,“我”“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搬了家”之后,又想去看“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又不想走进那个小院儿。


课文中两次描述这种独特的心理情绪。


一次,到了大院子里,人们说“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没进去。


第二次,明明说“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进到大院,寒暄之后,还是没有进。


虽然轮椅不便,但作者说得明白:“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那为什么就是不进小院看一眼合欢树呢?此番的心理情绪如何体悟呢?



我和同学们作了热烈讨论,写了心理描写片断,还画了几幅心理状态示意图。这里向你介绍我们画的示意图,如下:



这个图的根据是课文的一句话:“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我们讨论这个图的用意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测量作者的心理状态。


讨论心态,口头交流就可以了,为什么又要画图呢?这,正是我们课堂切磋的巧学之处。


大家知道,《合欢树》的构思很巧妙,前半部分依时间顺序写人事变化,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交代很清楚;后半部分则是由写空间之“动”而揭示人物心理之“动”。


“在街上瞎逛”,表明空间“动”得乱,正是心绪不宁;几番回到“大院”,行有所踪,正是心有所向也,然而进得了大院,却进不了小院。心绪之堵就堵在这里了。


我和同学们在图示中画出一个箭头在小院门掉头,人停在黑色小三角的位置。然后,我说:“大家体验一下,如果你是作者,想想看并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掉头呢?”全班同学都议论纷纷了。


画图,由作者叙述文字而来;图成,即作者活动空间即明。而这个空间,正是我们读与写的心理情境。


揣摩这一情境,贴到作者心口上想,大家都有话要说。


一名同学脱口而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好!贴切!”我赞叹道。


“再改一下呢?”一同学说:“近院情更怯,不敢进小院!”“再改一下呢?”我常常在这个时候十分激动地苛求我的同学们。


也很有趣,我的苛求,同学们一点也不畏惧,相反是直面我的挑战,瓦解我的挑战,焕发思考神采,表达惊人之语!


此时,一同学霍地站起来说:“近院情更怯,不敢看合欢!”这个评语真是下得精妙绝伦啊!人读《合欢树》而读到这个程度,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而群体读写切磋,有此一得,既自信可求更感其可遇!


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要画图了。画图,就是画境。用线条勾勒情境,就是抖落了文字,让文字里的情感画面凸现出来。此时,我们与作者一样,心有其境,自然就能领悟到文字间的心跳了。


亲爱的同学,我这里讲的读写之乐,乐在切磋,还很不全面,不过是二三例而已。关键是养成习惯,一方面与别人切磋(同学之间切磋,与别人的研究材料切磋);一方面是与自我切磋,即自己不断修改、补充自己的读写所得。


我和同学们从高一切磋到高三,功不间断,切磋出《论李白》等读写专论。人不堪其苦,我们,不改其乐也!


陈军,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特聘导师,上海市示范高中市北中学校长。著有《中学古诗词智慧探胜》《作文新视角》《语文教学时习论》等。从事中学语文教学32年,课堂教学特点是“重积累、重思考、重表达”,积累在于传承,思考在于创造,表达在于建设。近年倡导“学友论”,主张师生要与自然为友,与社会为友,与自我为友。尤其要突出“友”的特点——“和而不同”。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