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该读什么书?看看龙应台的这张2017最新书单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来源:一饮一啄video
2017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你读了哪些书?还想读哪些书?
关于2017年的阅读,看看女作家龙应台怎么说?
1.《怒目少年》
一个十五岁的读者来信问:“你怎么看书?看什么书?每天看,还是偶尔看?为一个作业而看还是为好玩看?看书时听不听音乐?吃不吃零食?做不做笔记?看书时猫会不会来闹你?”……
十五岁的人,如果养成了享受读书、无时无刻不读书的习惯,长大了多半不会庸俗。
包里揣本书,一天中所有无聊“等候”的时间都“栩栩如生”了:等约会、等捷运、等航班、等上课、等上厕所、等商店开门……是的,我每天看书。为“作业”看书,也为“好玩”看书。
不,看书时我不听音乐。不吃零食。会喝咖啡。
在电脑上看“书”时,大咪会故意过来把肚子趴在键盘上,不走,很流氓。但是看纸做的书本时,他就在书堆里打盹。
奥地利精神分析专家维克多·弗兰克和王鼎钧的这两本书都好得不得了。
可以先看《怒目少年》。
在欧洲是纳粹,在亚洲是日军,两个相隔万里的作者竟然写出相似惊人的场景和感受。读了就明白,把人揉成什么形状的,其实不是国族,不是文化,是“战争”。
谁说十五岁的人不能理解战争?王鼎钧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走在乱世江湖里磨他智慧的剑。
(集中营里)方才拖出去的那具尸体正用呆滞的目光透进窗子盯着我看。两小时之前,我还跟这位同伴说过话呢!我继续咂咂有声地喝汤。如果我当时不是因为出于职业兴趣,对自己的无动于衷感到惊讶与好奇,此刻这经验不会存留在我的记忆当中了。整件事情就是如此冷漠、事不关己。
麻木不仁、情绪钝化、内在的冷感和无所谓——集中营囚犯在第二期生活中产生的精神反应——过没多久,也开始对每次的毒打毫无知觉。这种知觉麻木的现象其实是极度必要的心理防护盔甲,以便适时保护犯人的心灵。——维克多·弗兰克《活出生命的意义》
王鼎钧《怒目少年》,竟同时同意境同感受。
我突然发觉我太冷静,居然不害怕,不哀伤,只愤慨,我用两条腿行路来排遣愤慨。战争是残忍的,战争是一种社会教育,所以战时的人比平时冷酷。我想我逃不出这样的定律。——王鼎钧《怒目少年》
2. 《沈从文自传》
沈从文自传可以媲美马克吐温的 Huckleberry Finn,只不过主角是作者真实的自己,而且更深沉辛辣。
不受羁绊的野孩子,生活是他的教室,残酷是他的课本——他学会算数字,从掐指头数满地滚落的血人头开始。
当你八岁就开始看懂“人”的这一课,后来的人生,大概就没有什么看不懂的了。
少年,读这本书,或许对大人所急于灌输给他的善恶、是非,尤其是当下最被众人同侪拥抱的“正确”,懂得了存疑。
沈从文: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我在那地方约一年零四个月,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一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在什么状态下头被砍下,我皆懂透了。又看到许多所谓人类做出的蠢事,简直无从说起。这一份经验在我心上有了一个分量,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了。从那里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我看了些平常人没看过的蠢事,听了些平常人不听过的喊声,且嗅了些平常人不嗅过的气味;使我对于城市中人在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作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的忧郁强悍不像一个“人”的感情了……
3.《昨日的世界》
十二岁进苗栗苑里初中,第一次上英文课,从 ABC 学起。学期结束,英文老师把我留在教室,拿出一包礼物给我,兴奋地打开一看,竟是两本英文书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Eyre.
为什么对一个才开始学 ABC 的十二岁的孩子如此郑重地送两本原文书?
这个乡下孩子后来成了英美文学博士,而且一生难忘那个从跨出第一步就看重她的英文老师,蔡素惠。
我相信少年的潜力无限,给他设限的是大人。大人把他看得多低,他就多低,看得多高,他就多高。你认为他今天懂了 ABC 明天就会看懂《简爱》与《傲慢与偏见》,是的,他就做得到。
如果你问我,你家少年该读什么外语,我会说:英文只是根本,从德文、西班牙文、法文和日文等等挑一个来深学专精。我们受英文思维的宰制太久,尽量换一副眼镜看世界吧。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哪一本书是少年必读的?我会说,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是全世界的少年都该读的书。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881-1942)在1942年自杀。这本回忆录,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人作“目击证人”,告诉你文明是怎么累积又怎么崩溃的,人性的光明和黑暗是怎么揉合成一体的,时代是进步或倒退怎么用自己的眼光去分辨……而且,思想深刻之外,他的文字那么那么好看。
在当年的报纸上,还不是每天都充斥那种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派与派之间的仇恨,它还没有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彻底隔离;那种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老百姓的情绪也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激烈得令人讨厌。那时候,个人所作所为的自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今天这简直不可想象;当时的人并不像今天似的把宽容视为一种软弱,而是把它尊为一种道德的力量。
因为我出生和长大成人的那个世纪并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世纪。它是一个阶层分明、按部就班、秩序井然的世界,一个从容不迫的世界。机器、汽车、电话、无线电、飞机等得新速度尚未影响到人的生活节奏;岁月和年龄依然有着另一种尺度。
是的,茨威格的回忆录教你任何学校教不了的一件事:眼光。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