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在未来社会,口语表达能力将决定每个人的前途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2017第十三届中国记者节大型公益论坛上,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以“道”字破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02v7icqw&width=500&height=375&auto=0
白岩松谈新闻教育:在时代的变化中把握不变的新闻基本功
白岩松说,传媒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用了80%的精力去教20%新锐、时尚的东西,却用20%的时间去教那80%最打底的、而且不管时代怎么变都有用的东西。我为此感到非常担心。
比如我们教孩子们新媒体、新技术、直播等。
可是我发现新闻学院的孩子出来已经忘了最基本的几件事:
第一件——记者。
“记者”最重要的就是简练准确地表达能力。发生了一件10万字的大事,你能用500字说清楚,能通俗易懂地告诉不知道这个事的人,这才是记者。可是我们现在教育有多少力量放在这个上面?
第二件——采访。
新闻有两个现场,事件现场和心灵现场。我们现在打捞事件现场的能力在增长,但是打捞心灵现场的能力一点没进步。
我们现在在新闻发布会上会见到无数个糟糕的提问,包括现在大学生的提问,我们很多大学生的提问像演讲,最后反倒忘了问题是什么。他没有落点,后来你明白他之所以说的长是因为他没有能力简化。可是我们现在居然有的新闻系不教采访,你将来让他拿什么混?
第三件——写作。
不管将来你用电脑写作还是用迅飞写作,都要有一个写作过程,可是我们现在几乎不教写作了。那天听到一个人大新闻系重大的决定:我们将重新开设基础写作课。我觉得太好了,但问题是,前几年干嘛了?
第四件——口语表达。
在未来的社会中,口语表达将决定每一个人的前途。这个时代不会再有机会和耐心看你十万字的简历,十页简历,没戏,三分钟打动不了别人你已经快出局了。请问我们现在用微信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语言是否足够简练?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用80%的精力去教这几个最核心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用80%的精力教20%新兴的东西?时尚、能贴标签、新锐,有用吗?有用。但是再有用也要建立在那80%的基础上。
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谈经济,上来就定义:“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还在实体经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必须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觉得这个话终于拨乱反正。
我们听到城镇化等等,现在终于回到“乡村振兴战略”,过去是把农民从土地上拿走进高楼,田野长草、房屋蜘蛛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他在这块土地上好起来,我觉得太对了。
传媒业是这样的道理,我们现在80%的精力都在这20%甚至少于20%的非常新锐、时尚的东西上,可是基础的东西不就是土地荒芜了吗?谁来种地?
传媒永远是动态的向前的,但是支撑心里有底的是教那些不变,将来还会一直有用的东西。我觉得为什么要提出讲故事、尊重新闻规律这些东西蛮有道理。
我认为新闻教育最重要的几个环节:
导语写作:就是要删繁就简,把最核心的内容提取出来。
那天总书记带新常委出来的时候我问旁边的一个外国记者你关心什么,他中文说的非常好,非常简练,他说谁、几个、接班人。这就是好记者,这是记者之间的对话。我关心的也是这三点问题,所以我直播的时候说了前两点。
好新闻的区别就在于导语写作中纷纭复杂的提炼。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也有好新闻,我认为最好的新闻就是人民日报上的消息“赫鲁晓夫死了”。太棒了,有时候让我们文青写,带着感情、云里雾里写了半天怎么了?赫鲁晓夫死了,你早告诉我啊。最关心的是最核心的事实,导语写作中要删繁就简。
现场:我之前对现场也是浑浑噩噩,直到大二开现场课,接触到现场报道。在华侨大厦定向爆破的现场,我穿过重重线索进入指挥车里,录到指挥官说“5、4、3、2、1爆”。任何人都能录到华侨大厦垮塌的声音,但是我录到了指挥官的声音。那一夜的兴奋让我迷恋上了现场,这就是现场。
记录:我曾经在新闻教育当中受过一次刺激。
我和老师说,我那天在报纸上听谁说那个道理特棒,正要说讲的道理,老师问我“哪天的报纸?什么报纸?谁说的?”
我蒙了,我真没记住。刷一下脸红了,因为我觉得像撒谎,但是我的老师是下意识问“哪天的报纸?什么报纸?谁说的?”这是一个职业新闻人的习惯。
这件事改变了我,我不太敢再胡乱去说。
这三点教会我新闻态度,我就要去告诉我的学生,要带着它去做,但是要通过新方法做。接下来就是实践,比如我让学生学写350字文章,而不是3500字。因为我干电视30多年了,没写过5000的文稿,全是350字构成的。
会写350字就会写3500字,可是会写3500字不见得会写350字。
还有说话,我要教会他们一分钟能说多少内容,两分钟能说多少内容,三分钟能说多少内容,可不是随便说话,直播不让随便说。任何不为到达的传播全是耍流氓,一切要以到达为最大的目的。
最后,我觉得要教会干新闻、学新闻的孩子去读历史、读人性,不读人性想干新闻,门都没有。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