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讥笑刘德华、调戏林青霞,这个纵横香港乐坛30年的老流氓被千万人景仰

2017-11-26 度公子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来源:一日一度(ID:yryd115)


“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黄霑


秋风飒爽,江水澄澈,曲洋与刘正风两大武林高手正欲金盆洗手、不再过问江湖事,他们长衫儒冠,泛舟江上,偶遇躲避左冷禅追杀的令狐冲,三人相谈甚欢,遂琴箫合奏,共唱一曲: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 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啦 - - - 啦 -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23czed3j&width=500&height=375&auto=0《笑傲江湖》中最具情怀的“沧海一声笑”!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一曲《沧海一声笑》,江湖之后已无江湖!

你当然知道写下这首歌的是谁:

香港著名音乐大师——黄霑!


01、


1988年,徐克拍《笑傲江湖》,

剧中,曲洋和刘正风两大高手,

正欲金盆洗手、不再过问江湖事,

偶遇躲避左冷禅追杀的令狐冲,

三人相谈甚欢,遂琴箫合奏,共唱一曲。

徐克找到黄霑,希望他写一首歌,

黄霑写了一稿,徐克不满意:“再改改。”

写了第二稿,还是“再改改。”

前后写了六稿,都被徐克退了。


徐克与黄霑


黄霑回到家里冥思苦想:
“三个武林高手在一起合奏,

其中两个还是准备隐退的大佬,

这样的曲子无非也就两个套路:

要么是牛掰到只有他们能懂能唱,

要么是简单到如同儿歌一般,

他们却能唱出无人能及的味道。”


黄霑一边翻书一边寻找灵感,

正巧读到黄友棣教授的《中国音乐思想批判》,

书中引述《宋书·乐志》里“大乐必易”四个字,

黄霑灵光一闪:“最容易的就是音阶了,

不就是中乐里的宫、商、角、徵、羽?”


坐到钢琴前,倒过来一弹,果然好听。

黄霑将曲谱传真给徐克,还附上一大段粗话:

“爱要不要!不要就另请高明吧!”

这就是那首经典的《沧海一声笑》。



《笑傲江湖》在台湾上映时,

《沧海一声笑》一连播放五次,

每次完场,剧院都变得和KTV一般,

全场观众不约而同站起来大合唱。


台湾市场纷纷来找黄霑要版权,

黄霑当时只认罗大佑,便打电话过去,

罗大佑说:“不如我们出一版吧?”

黄霑想了想,把徐克也拉到了录音棚。


据说录音之前,三人狂喝一通,

唱歌时又唱又笑,连嗓音都沾了酒气。

录完之后,徐克说唱错了,要重录,

黄霑大手一挥:“不录了,这版最好!

笑傲江湖嘛,就该这个样子!”

02、


黄霑的一生充满传奇,

尽情做自己,从不在乎别人眼光,

“好色无胆,好酒无量,好钱无能”,

这是黄霑生前对自己的评价。

很多人喜欢黄霑的,正是他

嬉笑怒骂、行事洒脱的侠客性情。



黄霑本名黄湛森,

1941年出生于广州,

家中八个孩子,他排老六。

1949年跟父母移民到香港后,

黄霑入读喇沙书院,因为英文太差,

只好在小五重读。那时的黄霑,

看起来虽然瘦弱,心中却已有豪气。


一天黄霑正在读书,弟弟突然跑过来,

哇哇哭着说自己被人欺负了。

黄霑:“谁欺负你了,我帮你打回来!”

一问,才知道对方是个叫李小龙的。

黄霑知道自己手无缚鸡之力,

但不能不替弟弟出头,于是强行约架,

在巴富街沙桥跟李小龙打了不到十分钟,

最终以伤痕累累而落败。



当时喇沙书院中西并举,

黄霑思想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开放。

师从梁日昭,成为校口琴队一员,

率队连续5年拿下了口琴大赛冠军。

梁日昭见黄霑这么喜欢音乐,

常介绍各种中西古典、流行音乐给他。

在校读书时,黄霑便为邵氏的电影配乐、伴唱。

之后,如愿考上港大中文系。



谁能想到,好酒又好色的黄霑

港大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

居然是当老师,还教《圣经》!

直到一夜,他渡海喝喜酒,遇见旧日同学,

对方问:“公司有个空缺的职位,

广告部经理助理,你想试试吗?”

黄霑便写了应征信,还竟然应聘成功。

长路漫漫任我闯,带一身胆色和热肠

找回自我和真情,停步处便是家乡

投入命运熊熊火,不管得失怎么量

陪着你到江湖,往事不必紧张

开心唱

谁是最高最强

我只要你一个人欣赏

迎接日月万里风,请清风洗我的狂

来日醉卧逍遥,不再动我刀和枪


03、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轩尼诗人头马最经典的这句广告词,

正是出自当年黄霑的笔下。

大学时的黄霑才华横溢,演过话剧、

写过配乐、填过词、做过幕后编剧,

对电影一直保留着极大的好奇心,

那时作曲填词,于他不过玩儿票而已。



上世纪70年代末,

香港流行文化进入黄金时期。

那一年,无线电视第一次,

用粤语演唱《啼笑因缘》主题曲,

年底,电影《鬼马双星》也出现粤语情歌。

从此,粤语歌兴起,逐渐走向鼎盛,

黄霑借此开创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天地。


他一生创作2000多首歌,经典作品无数:

《上海滩》《世间始终你好》《当年情》

《倩女幽魂》《我的中国心》《男儿当自强》

《长路漫漫任我闯》《人间道》…

曾经有一个人在虎扑上回帖说:

“看了黄霑写的歌的歌名,

我‘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黄霑强吻顾嘉辉


70年代,黄霑与顾嘉辉合作填词作曲,

为无数电影、电视剧创作主题曲,

留下了太多震荡时代的声音,

也温暖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两人称雄香港流行音乐20年之久,

成为粤语歌坛绕不开的一座高峰。


04、


1980年,无线推出《上海滩》,

当时没有传真机,只能打电话。

凌晨两点多,黄霑忽然接到电话,

搭档顾嘉辉在那头说:

“这里有一首曲子需要填词,

我给你唱,你听着填出来吧。”

说罢,顾嘉辉就开始哼曲调,

他在电话那头哼一句,

黄霑便在电话这头填一句。

短短20分钟之后,《上海滩》填完。


顾嘉辉挂了电话蒙头大睡,

黄霑看着头两句“浪奔、浪流”,

忽然自问:“黄浦江有浪吗?”

赶紧找来两本书翻看,看到天亮,

还是不能确定黄浦江有没有浪。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1982年,香港一次音乐茶会上,

名不见经传的张明敏认识了黄霑。

那年,日本文部省审定中小学教材,

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

激起了黄霑的极大愤慨,

于是和王福龄创作出《我的中国心》,

并找到张明敏去试唱一下。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我的中国心》成了划时代的曲目。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而他1973年为《狮子山下》写的同名主题曲,

由歌圣罗文演唱,讲述的是香港草根阶层的奋斗史,

展现了普通香港民众在逆境中挣扎生存,

发奋自强的励志故事。


这首歌被黄霑视为一生之中的得意之作,

亦成为了香港“城歌”。


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

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



所有合作者里面,

徐克是最让黄霑头疼的一位,

“我俩合作起来不是吵就是打,

施南生(徐克夫人)差点当寡妇了。”


不说《沧海一声笑》前后7稿,

徐克本身就是导演界的“鬼才”,

《青蛇》这样的影片非一般人所能驾驭,

他更要黄霑写出具有禅意的曲调。

黄霑几番折腾,终于写出《莫呼洛迦》,

带有印巴异域风情的曲调时尚妖娆,

将张曼玉勾魂夺魄的眼神衬托得丝丝入扣。


所谓“莫呼洛迦”,乃是佛经中的蛇神,

学识浅薄之人,根本想不到这一层。

黄霑说:“我跟徐克吵归吵,

但不得不说,最好的作品都是他逼的。”

在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中,

黄霑一口气包揽三部电影全部配乐,

留下《倩女幽魂》《人间道》

《黎明不要来》《道道道》等经典,

将浪漫与豪爽天衣无缝融为一炉。


人生路 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 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 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人生是 美梦与热望

梦里依稀 依稀有泪光

何从何去 去觅我心中方向

风仿佛在梦中轻叹 路和人茫茫

黄霑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恐怕还是那首《男儿当自强》。

为了写这首歌,

黄霑听了整整一个月的《将军令》,

还发动所有音乐圈的朋友一起找总谱。

《将军令》是戏曲,高达五百多节拍,

黄霑硬是将其浓缩在百拍之内,

填词更是注入开天辟地的豪气,

这才有了经典的《男儿当自强》。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

我是男儿当自强

强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做个好汉子

热血热肠热

比太阳更光!


黄霑有渊博的学识和真性情的喷发,

但凡是侠气的、荡气回肠的故事,

由他配乐便有种天地任我行的气魄。

但这不代表黄霑写不了细腻的情味,

比如《英雄本色》里一曲《当年情》,

一点也不刚劲,而是以内敛的笔触。

一点点揭开江湖人物心中的伤感唏嘘,

早已成为香港电影符号之一。


轻轻笑声 在为我送温暖

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

轻轻说声 漫长路快要走过

终于走过明媚晴天

声声欢呼跃起

像红日发放金箭

我伴你往日笑面重现



无数人喜欢《射雕英雄传》,

其中一曲《世间始终你好》,

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网易音乐的评论区里面曾有人说:
“有一次,想对女朋友说点情话,

翻看了许多作家写的情书,

翻来翻去,最后听到黄霑写的这首歌,

突然间觉得,就算说了万千情话,

也都比不上一句‘世间始终你好’。”

所以说,黄霑笔下豪情有万丈,

写起情话来,亦是以一敌百。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在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一山还比一山高

真爱有如天高千百样好

论武功俗世中不知边个高

或者绝招同途异路

但我知论爱心找不到更好

在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曾有人评价黄霑的作品:

“像《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

这样的作品写出一首都足够传世了,

没想到黄霑一人独占了二三十首。”

向来不自谦的黄霑却谦虚地说:

“我写了2000多首,传世也就二十多首,

可见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厉害啦!”

半冷半暖秋天

熨贴在你身边

静静看着流光飞舞

那风中一片片红叶

惹心中一片绵绵


05、


黄霑与倪匡、蔡澜、金庸,

并称为香港的四大才子。

但黄霑却一直说不敢当:
“提起金庸,捎带上我们三个,

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他一身逍遥气概,行为出格,

有时像个老流氓,有时又似零落人。



当年倪匡喜欢一位妈妈桑,

就经常请黄霑和蔡澜去夜总会,

每天夜里给陪酒女人讲笑话,

把那些女孩逗笑得七颠八倒。

一付钱,才知道一晚要花10000多港币。

蔡澜说:“酒又不是最好,女人又很丑,

还要我们讲笑话给她们听!划不来!”

众人灵机一动,要把构思卖给电视台,

黄霑听了说:“放心!我去讲!”

结果一谈即合,变成清谈节目,

也就是著名的《今夜不设防》。




1990年,林青霞得金马奖影后,

那年金马奖节目主持人是黄霑。

徐克请林青霞等人去丽晶酒店吃饭,

一坐下,看到桌布上洒满了大小星星、

各色的小亮片,灯光暗暗,很有气氛。

黄霑便拿出笔在桌上涂鸦,

林青霞本以为他诗兴大发,会有佳作,

没想到黄霑把大白桌布涂得惨不忍睹。

林青霞刚要问黄霑想干什么,

只见他拿起火机准备烧了它,吓呆众人…


和林燕妮分手时,黄霑很可怜,

黄永玉听说了,赶忙跑过去安慰:

“失恋算什么呀,你要懂得失恋后的诗意!”

黄霑一听,火冒三丈,开口便骂:

“放狗屁!失恋得都想上吊了,

还有什么诗意?狗屁!”



黄霑知道自己写武侠写不过金庸,

写科幻又不可能写过倪匡,

于是心血来潮,写了5本色情小说,

其中一本三俗的口袋读物《不文集》,

前前后后竟印刷了60多版。


黄霑说:“我写小调可以,大调不行,

读大学时看了太多古文人的东西,

哪怕是豪放得跟苏轼、李白一样,

那种悲凉感其实都渗透到了骨子里。”

黄霑垂暮之年时,老一代歌手隐退,

罗文、梅艳芳、张国荣等人离世,

香港粤语歌黄金时代由此结束,

后起之秀又很少有人找他写歌。

晚年,他在书房里反复抄写晏几道的诗: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满是人生的落寞萧索之意。


黄霑的一首《明星》,

原作于1976年的同名电视剧,

经过叶德娴、张国荣两位歌手的演绎后,

又成为一首时代之歌。

2007年,香港电台为纪念已故的张国荣

陈百强、黄家驹、罗文、梅艳芳和邓丽君

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不死传奇》,

用的主题曲便是这首《明星》,

它已成为香港歌手阐述内心世界的代表作。

黄霑每次遇到张国荣,都爱索吻


06、


黄霑做人做艺,从来敢怒敢言,

无论对方是谁,说话都直来直去。

90年代初,刘德华尝试着写歌,

从第一篇开始就被黄霑在专栏里大骂,

连骂三年“没见过写得那么笨的作词人”。

有一次,刘天王碰到黄霑,忍不住说:

“霑伯,你不要那么用力骂我好吗?”

黄霑拍着他的肩膀说:“不要放弃,

人是会进步的。我骂你三年,

你现在的作品,我听懂啦!

后来,刘德华写出了《冰雨》,

黄霑对他一片盛赞。



面对21世纪的香港乐坛,

黄霑曾在媒体上发言:
“也可能是香港音乐界气数尽了。

乐迷年纪越来越小,8岁、10岁,

已经开始去买唱片,十几岁就去追星,

他们懂什么,小学都没念完,

有什么眼光去看歌词好不好?

只知道长得好。老板没眼光没耳朵,

拼命包装,找几个漂亮的出来。

现在都是‘看’歌而不是‘听’歌。

有些歌星,一唱就哮喘,要断气的样子,

这种‘口喘歌王’都能出唱片?

不会唱就去当明星当模特嘛,

为什么非要唱歌?”


唏嘘着粤语歌的黄金时代过去,

黄霑为自己刻了一方印,上书:

不信人间尽耳聋。



2004年,黄霑为张敬轩填词《Blessing》,

没想到此曲竟成为巨擘绝响,

同年11月24日,因肺癌病情恶化,

抢救无效,黄霑突然辞世,享年63 岁。


携手山野间 众山青青 

让我倾耳听

爷爷轻轻告知

那些幽清 是先驱的笑声

穷苍 尽是快乐感觉

前人留福荫 都化春风暖世间

投身山野间 教小小子认识星星

微笑执小手 说光晶晶

完全精英的眼睛 人间全赖有好英雄

豁出种种英勇 为人类造了美境

THEY ARE BLESSING OUR CHILDREN

THEY ARE BLESSING OUR NATION

还令到我们拥抱了缤纷


论才情,黄霑纵横香港乐坛数十年,

论性情,黄霑可谓有痴心亦有豪气,

论影响,香港乐坛比肩者不过数人,

黄霑的一生,就如同一部电影。

60余载,他嬉笑怒骂,如御风侠客,

唯有他,能留下那样恣意的诗篇,

将一首首经典嵌入一代代人心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013bzdmj7&width=500&height=375&auto=0

黄霑2003“狮子山下”演唱会


黄霑去世后,家属在香港举办追思会,

两万多人涌入球场,比预估超出一倍,

彼时,会场传出他所作词的《楚留香》,

最后一段久久回响在香港上空:


湖海洗我胸襟

侠客一去十三载,江湖多寂寞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