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君生我未生:88岁的她用苍老的双手按下琴键,世界立刻安静了,又沸腾了!

2018-02-18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

唐·佚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作为《梁祝》首位钢琴伴奏缩谱

编写者与首演者

现年88岁的巫漪丽用59年的时光

在琴键上倾诉了

这个中国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

这位老人着盛装缓缓地一步步走向钢琴

一双刻满岁月沧桑的手缓缓地抚上琴键

当第一个音符倾泻而出

强大的生命力喷薄而出

冲击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彷佛琴凳上坐着的并不是一位耄耋老人

而是一个对钢琴饱含热爱的“少女”。



 “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曲中深意融化在老人家的一段段旋律之中

一曲罢,全场肃立鼓掌

88岁老人手捧鲜花,感慨落泪

匠心、初心都汇聚成一份真心

在这首洋溢着生命华彩的永恒经典里

她永享芳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25ic1rkl&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一辈子想着跟音乐作伴儿,

不求闻名于诸侯。”


自从6岁那年

听到了美国电影《子夜琴声》中

肖邦的《即兴进行曲》

巫漪丽与钢琴便达成了一生的相守与默契

天赋异禀的她

学琴第一年

就在全沪儿童音乐大赛中一举夺冠

9岁起便师从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

18岁那年,凭借《贝多芬协奏曲》一战成名

24岁时成为北京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

后来甚至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她是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

在波兰、丹麦、印尼、缅甸等

许多国家参与了演出

……


从孩童到白发,

巫漪丽不知登上过多少个大大小小的舞台,

而她记忆里最特殊的舞台,

当数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时

那硝烟滚滚的土地。


“当时总的领队是贺龙,

京剧方面有梅兰芳、陈艳秋、盖叫天,

有马思聪,有周小燕,

我就给这些人弹伴奏,

我自己也弹一个中国作品。

那个钢琴是从地底下埋了25米挖出来的,

有时候键子都不大全。

志愿军非常热情,使劲鼓掌。”

北京中央乐团合影(巫漪丽:前排左一)


钢琴,不仅给巫漪丽带来了无限荣耀,

也让她结识了一生的挚爱、

中央乐团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杨秉荪。

两人在北京成家,

无论收入有多低,住得有多挤,

有琴的地方就是舞台,

琴瑟和鸣,

就是幸福的日子。


十年浩劫,

杨秉荪获刑入狱,

被判刑10年,

巫漪丽无奈与爱人天各一方。

但无论身在何处,

她从不曾忘记前辈的嘱咐:

用钢琴弹好中国乐曲。


这位老人一生极富盛名

2017年还荣获

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

然而老人家却表现得极为淡泊


当问及巫漪丽

“您认为您目前处在«梁祝»中的哪个阶段?”

她说“刚刚破茧。”


后来有一天再次问起

“你为什么收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学琴”

巫老师也是从容不迫地说

音乐不是炫耀才华的

音乐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于是问题又有了新答案

“你现在已经到了化蝶的阶段了”

她淡淡地笑着说:“可能吧。”


老人家总是说

“我一辈子想着跟音乐作伴儿,

我们这些人就是老知识分子,

不求闻名于诸侯”



一曲不可复制的《梁祝》,

也是巫漪丽在弹奏自己的一生。

她回忆贺绿汀老先生的话

 “中国钢琴作品一定要演奏好,

如果不演奏好,

那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纸上。”


“西洋乐器中国情”是她一脉相承的信念

比起成就自己

巫漪丽更愿意创造经典



巫漪丽老人亦是永恒的经典

她背后的人生

与亘古绵延的文化传统相连接

芳华璀璨,经典永流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出土了唐代铜官窑瓷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是瓷器题诗中极为感人的一篇。


刻骨铭心的相恋,海誓山盟的真爱,也许由于海角天涯的分离,也许因为人为藩篱的阻隔,此情此景,只能在诗中倾诉;此心此恨,只有在梦中相许。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梁祝传奇,千古传颂,也许就是这首诗的故事版本。“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段感动,一丝慰藉。

编辑:小皮



综合自“ CCTV经典咏流传” (ID:cctvmxhct)。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