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佛最热门公开课:为什么年入百万的精英依然不快乐?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在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下,优秀者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自信也不断被践踏。因此更加惧怕一旦失败,这面具会摔得稀碎,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身份,无异于亲手毁灭自己。


于是,你告诉自己只能去做那些注定会成功的事情,这无异于作茧自缚。“茧”越大,突破舒适区就越发困难。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优秀的人。小时候有“别人家的孩子”,长大还有“同校的男神/女神”,工作后还有传说中的“年薪一百万”“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人生赢家。


“人生赢家”是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的对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生赢家往往们对成功有着“变态一样的渴望”,凭着一股强烈的完美主义精神,才取得了常人达不到的成就。


但同时,这也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


哈佛大学公开课Happiness第15讲之《完美主义》视频截图


什么叫完美主义精神?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网络公开课《幸福课》里,Tal Ben-Shahar教授提到,完美主义不过是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


就算路上充斥着掌声与祝福,还是担心自己被超越、担心做得不够好、担心这一切无非只是运气……更担心别人觉察到自己的担心。


越是卓越,越容易掉入“完美主义”精神专为优秀者制造的陷阱中。其实,那些从小就被夸奖的孩子,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自卑


01、


巴菲特说自己不过是一颗幸运的“精子”,赢得了“卵巢彩票”;


27岁就赚来130亿的陈士骏认为成功需要90%的运气;


美剧《绝命毒师》的导演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笑道:"这片子能成,我已经偷着乐了。"


看了上述“成功人士”的发言,你有什么感觉?觉得他们是谦虚,还是“假惺惺”?


其实,他们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也许他们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谦虚,也不是为了假装出一副侥幸成功的样子来散播“成功天注定”的“歪理”,事实就是这样——


越成功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否定,他们真的认为带来这些赞美与成就的只不过是运气,而不是个人能力。


在心理学上,这叫“冒充者综合征”,也意为自我否定倾向。


“冒充者综合征”这一概念在1978年第一次被提出,专家学者认为,对于这些“冒充者”来说,最大的困扰便是无法打破自我否定的死循环。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曾在书中说,自己深受“冒充者综合征”的困扰,早上醒来总感觉自己是个骗子,只好在不自信的时候假装自信。

因为觉得运气大于能力,当掌声与赞扬如浪潮涌来时,他便会认为自己“配不上”,感觉自己在欺骗他人,更害怕别人撕破他“虚假的面具”。


许多别人眼里的成功者在自己眼里都是“冒充者”,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认可自己的实力,因而他们觉得自己所获得的一切皆是出于侥幸;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却使他们暴露于众人眼前,无形中更添了他们的压力,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上来了,就没法再下去”,因而他们的注意焦点逐渐转移到“怎样才能保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上。


抱着这样的想法,每当一项新的挑战或是任务出现,从来都在被夸奖的人便会自我怀疑,担心失败,因陷焦虑。对此,他们会有两种反应:故意拖延或是过度准备


“冒充者”们难以冲破的死循环思维  


故意选择拖延行为是自我妨碍的表现,为了避免“能力不够而导致失败”后的负面评价,主动做出能让失败原因外化的行为。


比如模考前故意不复习,体育测验假装生病,上司交来任务谎称无多余时间完成……这样一来,一旦失败了,也可以自我保护。


去年一篇朋友圈热文《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讲述了作者从实习到找工作的全部心路历程。因为爱情羁绊、校招压力,北大女生在毕业投了60多份简历后,选择进入银行工作。然而工作没多久,便因为无法忘记最初的梦想毅然辞职,并通过努力最终进入到自己热爱的互联网行业。


很多网友说,文中那种面对未来选择的迷茫和初入职场的焦虑显得那么真实,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作者那种“当机立断”的决心,却更让人佩服。


但更多的人没有作者的决断,一直犹豫不决,甚至故意拖延,只因害怕最后的失败结果。尽管完全有能力完成,可还是要为自己设限。



另一种正相反的表现,是因为惧怕他人的失望,所以绷紧神经,对新任务过度准备。


《在轮下》是一部充满悲观色彩的作品,赫尔曼·黑塞笔下的德国天才少年汉斯为求功名,终日埋在书本里拼了命地学习。在同学看来,汉斯的勤勉刻苦却“像是别人每天花钱雇你用功似的”,与他截然相反的自由少年赫尔曼曾对他说:“其实你是不喜欢用功的,只不过是害怕老师和你父亲罢了”。从小活在家庭和学校的严苛注视下,当汉斯终于开始意图取悦自己,却因爱情的小挫折投河自尽。


因为习惯了优秀,习惯了碾压一切,开始为自己而活时却会因为一点打击而破碎不堪。因为“冒充者”时刻逼着自己戴上“成功者”的面具迎接欢呼,因此更加惧怕一旦失败,这面具会摔得稀碎,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身份,无异于亲手毁灭自己。


在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下,优秀者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自信也不断被践踏。


02、


踏上人生巅峰却有着自我否定的倾向,“冒充者综合征”的提出者认为,这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脱不了关系。


研究发现,过度保护和过严的管束容易让孩子得上“冒充者综合征”。


曾是香港《壹周刊》副主编的屈颖妍生了孩子之后便辞掉了工作,一开始她奉行放养政策,大女儿过得非常开心。直到上了小学,她发现大女儿比起其他孩子落后了一大截,于是开始拼命地催着大女儿学习,两人的关系越变越差。


有一次大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你不笑的?”屈颖妍这才意识到,自己变成了“怪兽家长”。


有这么一种说法:“香港家长最害怕的不是孩子去援交,去吸毒,而是孩子有空闲。”因此,很多孩子三岁开始上补习班,一年级直接布置乘法作业,从小证书奖状拿到手软,却没有一个家长在教他们怎么做人,更没有人教他们怎样正确地认识自己。


中国父母习惯于替孩子做决定,一边保护孩子一边逼迫孩子,孩子一旦不听话就呵斥、责怪,然而这种做法却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认为自己如果不优秀就不配得到父母的爱。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我必须优秀、必须成功,才有资格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思想观念,因而总是有意无意地假装自己是个“成功者”,要求自己的一切言行必须向“成功者”的标准靠拢,惧怕做出一些可能导致“成功者”人设崩塌的事情——这也就是自我设限、不敢突破安全区的根源。


而一个从来都不敢突破安全区的人,是没有机会尝试新鲜事物的,也是没有机会真正去发展自己潜能的。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TED演讲:过度的教育让孩子慢慢枯萎  


举世闻名的TED演讲中,有专家学者提到:家庭成就意向与自我否定倾向正相关,孩子被寄予的期望越高,越容易成为“冒充者”


2015年,合肥市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因呵斥制止写完作业的儿子玩游戏,少年连夜离家出走;


2016年,湖南一位16岁的男孩因为“所有人都看好他”却成绩下滑而买醉,欲卧轨自杀;


2017年3月20日,沈阳一名高三女生跳楼自杀,原因是最近一次考试不理想,心理受挫……


一直在“好孩子”的期待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往往缺少独立人格,心理也更加脆弱。他们依赖于父母从小为自己所做的安排和选择,缺少自我开发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到了个人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害怕尝试,更无法承受世俗意义上“失败”的后果。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


这是因为,他们的安全感只来源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当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不到认可的时候,他们就会失去一切心理保护和动力。他们外表是那么优秀、自信甚至骄傲,内心却像一个软弱无能、没有丝毫免疫力的婴儿,只能依赖于环境(他人的认可)为其提供庇护;一旦脱离了“温室”,他们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毫无招架之力。


所以他们害怕比较,害怕竞争,害怕任何不确定因素,甚至拒绝挑战新任务。


他人过高的期待和力不从心的矛盾,足够毁掉一个本来优秀的人。


03、


很多人可能都不会相信,自我设限的人很多都是被“夸”出来的。


小时候,父母为了激励你学习,通常会在你无意中取得了一点小进步小成绩后不乏夸张地说:“宝宝真棒”“宝宝真聪明真厉害”;


于是,你渐渐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之后遇到困难,你就会想:如果我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还是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吗?为了保住父母,或是自己心中“很聪明很厉害”的形象,我只能做那些注定会成功的事情。


再大一点,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会有意无意地在亲戚朋友,或是别的父母面前提起:“我家XX多么多么优秀”;渐渐地,你更认同了自己“很优秀”的说法,之后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会想:我这么做是不是符合“优秀”的标准?如果失败了,被别人发现岂不很丢脸?


于是,你心中不知不觉驻进了一个隐形的“别人”,每当你想挑战自己做一些不确定结果的事情时,他会“善意”地提醒你要避免失败,要维持“优秀”的形象,不然别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于是,你渐渐地因为害怕失败而害怕尝试、害怕挑战。



在人前过度夸奖孩子,其实相当于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告诉”孩子,只有比别人优秀,爸爸妈妈才会以你为豪。


类似这种“有条件的爱”还有很多,比如,只有考试成绩好才可以提出自己想买的东西,只有听话才可以享受父母的亲近与爱抚,只有超过了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夸奖(而不是父母在别人面前的炫耀)……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可以理解,但是用“这样做妈妈才会爱你”来交换孩子的“懂事”,那颗隐忍之心下,是孩子日复一日的焦虑与自我强迫。


成为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之后,更不可能有喘息的空间,他必须时刻保持优秀,才能保住眼前的一切,“父母的认可”是他难以突破的茧。


尝到了“足够优秀才能获得认可”的甜头,这个自我背负的茧会越来越大,从父母的期望,变为老师的期待,再后来的“监督者”有伴侣、孩子、同事……在乎的眼光越多,自我设防就越大,突破自己就越发艰难。就算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其实也只是一个只敢在舒适区打转的“伪成功者”。


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以前觉得身上扎着的是别人的目光,后来脱离了父母或老师、同伴后才发现,一直“监视”着你的,早就变成了内心的自己。想要改变着一切,只有一个办法:不如从此卸下内心的防御,摘掉“冒充者”的帽子,从容纳自己的一次错误开始,不断试探自己的实力,接受自己的平凡与伟大。


优秀这件事,除了自己,没人能替你界定。


编辑:艾彼



部分内容综合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