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美小满诗词,遇见最美初夏!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小满,夏季第二个节气,炎夏的开始,“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小满,也是收获的前奏,“小麦青青大麦黄,风和日丽满地香”!


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小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皆小得盈满。”农家亦有谚语云: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



小满诗词

5月21日


最美小满诗词,遇见最美初夏!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百花渐落,落红成阵;麦子茁壮成长,未成熟但已灌浆饱满的麦子于风中微摆。


小满时节,正是麦子生长的季节,看着那迎风摆动的麦子,诗人的心情也正好呢!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小满,也是色彩斑斓的时节,麦穗转黄,稻秧尚青,一只只乳白色的蚕茧,也渐渐地丰满起来。莺鸟啼叫,石榴转红,这些农家的乐趣还有谁知道呢?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小满这天,寒冷的北风迎面而来,可即使这样,依然藏不住小满的好风景。“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好一个清凉夏日。


在草木丛深之处,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夏风轻轻掠过,田野如海浪般此起彼伏,那饱满的麦穗,是沉甸甸的收获,是丰收在望的喜悦。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日渐长,气温渐热,早晚习风阵阵,却很舒适,民间开始祭蚕神,照顾蚕茧。这个春天十分多雨,看了日历知道小满到了,心里真是担心这潮湿的天气让蚕宝宝都睡不着觉。

《晨征》

【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小满,在此刻,是一首浪漫又实在的诗篇,情满,也意满。野外,林愈深,树愈茂,密叶初成幄,已隐歌鸟;庭中,石榴花开似火,枣花满地青黄,小窗微微发明。



《缫车》

【宋】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

西家捲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

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这首诗描写了古人养蚕缫丝的过程,在小满时,家家户户都缫丝。诗人热情的歌颂劳动,他说,此时落人后,百步输人前,在小满时不做好这一切,那么,到了秋天,身上没有抵御秋寒的衣服,后悔就迟了。



《初夏游张园》

【宋】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正是初夏天气,池塘的水还不深,梅子熟了,天气半晴,那树上的枇杷就像金子似的,走,去摘了来吃。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槐树柳树上,蝉不断鸣叫着的。微雨吹过,将小荷叶打翻,榴花开得像燃烧一般。在盆里洗手弄水,水珠破了又圆,好一个闲适的夏天。




小满习俗

5月21日


养蚕桑


在农耕社会中,男人耕地种田,女人织布纺衣。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蚕丝为主。古人把蚕看作“天物”。为了祈求养蚕能有个好收成,人们会在四月举行祈蚕节。


小满相传为蚕神诞辰,养蚕人家会到“蚕娘庙”“蚕神庙”去给“蚕娘”“蚕神”供上酒果和菜肴,祈求胖嘟嘟的、需要精心喂养的蚕宝宝能长大成熟,结茧成蛹。


小满前后,蚕开始结茧,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昼夜不歇。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传说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


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吃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小满是吃苦菜的时节。


《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苓》中也有“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的诗句。吃苦菜也成了小满节气习俗之一。苦菜不挑地方,田边、山间,处处有之。




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


《本草纲目》有曰:(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小满吃苦菜,也是大有益处。



关于吃苦菜,还有一个传说: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