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 这个“优生”打了功利主义教育一耳光

李镇西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高中“重金收购”的尖子生考上了清华,邀请回校分享时却问给多少钱,称“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


当年学校的行为已经告诉他,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搞定的!现在他同样用钱给学校说事儿,这不是很“正常”的一笔交易吗?这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是浮躁而功利的学校教育结下的恶果。


01、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


      几年前,某知名老牌重点中学在高考中“再创辉煌”,标志之一,便是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辉煌的背后有着残酷的生源大战——所有“名校”的高升学率背后,都必然有着“高度密集”甚至“高度垄断”的优秀生源。


      这所学校也不例外。


      当初高中招生时,学校便通过种种手段“重金收购”中考尖子生,承诺“如果报考我们学校,高中阶段的所有费用全免,还给生活补贴”云云。


      果然,三年后学校精心选拔的“好苗”结出了“硕果”。好久没出现考上清华的学生了,学校以他为无比的骄傲和无上的荣光,通过媒体大肆炒作“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自然是一番热闹景象。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学校给了这个考上清华的学生以七万元的奖励——这也是当初招生时的承诺。


      许多人和我一样感到不解:为什么要给这孩子七万元奖金呢?校长的回答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冲刺清华北大!”


      我笑了,考清华考北大是需要智商的,有的孩子你就是给他七十万也没用。希望通过金钱让更多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这真是一个喜剧!


      但其实这事到了后来是个悲剧。八月份,这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提前到校上课了。学校打算请那考上清华的“优生”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讲学习方法之类,便通过班主任给他打电话。那位“优生”听了班主任的话,第一句话是只有三个字的疑问句:“多少钱?”


      班主任一下子就懵了,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会这样说这样问。于是便在电话里给她的这位“优生”讲“学校培养你不容易”“要懂得感恩”之类的话。该“优生”又反问了一句:“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


      班主任顿时像挨了一耳光。可以想象,这个“优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受到过班主任怎样全方位的“倾斜”?清华的苗子将是学校的荣誉,或者说叫“面子”啊!


      为了“确保”他能够考上清华,学习上的细心辅导,生活上的精心照料,无微不至,不一而足。现在,现在这“优生”突然翻脸了,班主任老师怎么能够不锥心地痛呢?



02、


      这一耳光更是打在了学校的脸上。


      这学生说:“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某种意义上看,他说的是对的。作为中考尖子生,学习基础那么好,更重要的是天赋那么高,到哪里不是一样的考清华?


      当初本来就是学校花钱买来的“优生”,学校的行为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搞定的!现在他同样用钱给学校说事儿,这不是很“正常”的一笔交易吗?


      这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是浮躁而功利的学校教育结下的恶果。学校挨这一记耳光,一点都不冤枉。


      其实,这一记耳光打的是日益浮躁功利因而越来越畸形的中国基础教育。


      现在,中国教育叫得最响亮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在有些地方这不过是口号而已,是写在墙上美化校园的,或烘托校园“文化氛围”的。


      而实际上,是“以分为本”,不是一切为了学生,而是一切为了“升学”!


      是“一切为了升学率,为了一切升学率,为了升学率的一切”!


      为了这个升学率,生源大战血肉横飞;为了这个升学率,逼着成绩差的学生“自愿转学”;为了这个升学率,不惜重金挖外校的优生……


      学校不择手段,教师尊严扫地,教育丧失良知!


      我曾经写过一篇《我鄙视这样的名校》,剖析过一些所谓“名校”诞生的“规律”——


      其实,名校诞生的“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的新建学校之所以一夜成名,大致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建校之初,不择手段四处挖优秀生源——包括重金“收购”优质生源,然后以“泪水加汗水”的野蛮方式大搞“应试教育”;到了毕业年级,学校又以各种方式“分流”,强迫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愿转学”——用比较“学术”的说法,叫“去分母”;升学考试的时候,又巧妙地作弊……


      于是,第一届毕业生“一炮走红”,学校名声大振;然后学校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呀,狠抓“两个”什么什么呀,“落实”三个什么什么呀……


      第二年招生的时候,学校大门前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


      如果你给这样的校长谈什么陶行知的“真教育”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他会笑你“太天真”和“过于理想化”,在这些校长看来,升学率就是学校的一切!


      我这里说的是新建学校“迅速蹿红”的绝招,其实老牌名校“再创辉煌”也大多是这个套路。



03、


      无论新校老校,忽略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过教育的首要功能:教会学生做人!


      我多次说过,天才到哪里都是天才,无论是中国的钱学森、莫言,还是外国的爱因斯坦、霍金,他们超常的天赋,与学校教育关系实在不大。


      同样,对那些智商高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学习上出类拔萃,与学校教育关系也实在不大,而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倒是有着必然的关系。


      那么,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当然不是,教师对于天才孩子的意义,在于人生导航,教会做人——善良,正直,勤奋。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目前许多学校出现了问题。


      我曾经在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室里,看到这样的励志口号:“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真是令人恐怖。对于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这被“干掉”的“千人”是谁呢?不就是自己的同学和同龄人吗?什么时候,教育成了手足之间的互相屠杀?


      以这样一种杀气腾腾的“斗志”冲刺高考,就算是考上了大学,他还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吗?


      几年前,钱理群教授在为已故马小平老师的《人文素养读本》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曾经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的教育,反观为北大输送人才的重点中学教育,有一个让我出一身冷汗的发现:


      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


      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


      特别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他们讲起“人文精神”也是头头是道,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的知识,而正如本书里的一篇文章所说,“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质”,必须让知识“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


      可以想象,这样的学生或许会越来越“成熟”“圆润”,有“渊博的学识”与“优雅的谈吐”、“过人的智慧”与“非凡的能力”,并因此春风得意于一时。但因为从受教育之初,自己的“人”字就从来没写正过,自私与冷酷已经深入骨髓融入血液,其最后的人生结局,很可能是马加爵,或芮成钢,或周永康。


04、


      中小学教育究竟是以培养“杰出人才”为首要任务,还是以培养“真正的人”为根本目标?且让我们听听苏霍姆林斯基五十年前的忠告——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当那位“优生”问母校“多少钱”时,中国功利主义的教育便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但这一耳光所产生的痛苦却要整个社会来承受。


      要改变这种积重难返的局面,当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起码,让我们从改变人才观开始吧!


      这当然是一个说了很多年因而已经显得苍白的话题了。但即使是苍白,我们还是要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来越畸形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中华民族的世界竞争力,这再次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有句话流传很广:“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就是在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记不清是叶圣陶还是谁,对教育说过这样朴素的话:“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不急不躁,从容不迫。


      种庄稼,无非就是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该播种就播种,该施肥就施肥,该除草就除草。教育,不也是日复一日做着平凡琐碎的事吗——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真认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找孩子谈心……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吗?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的全部吗?再说直白一些,守着孩子过日子,教育就这么朴素。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想想我们当初做孩子的时候,希望遇到怎样的老师,现在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好了;或者说,我们现在也有孩子,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这就是“良知”。


      一说到教育,我们一些教育者容易想到一些宏大的词语:“理念”“品牌”“模式”“国际化”“人类价值”“终极关怀”……唯独很少想到具体的人。


      别忘了,“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好,这样“创新”,那样“超越”,最终都是为了每天在校园里雀跃奔跑或在教室里凝神谛听的孩子。这就是“良知”。


      很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台湾作家张晓风曾在阳台上看着自己儿子上学的背影,感慨万千,然后回到书房写下一篇短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这位母亲的对教育的理解略有偏差,她把孩子的成长全归于学校教育;但我理解她对老师的期盼。她的发问,敲击着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我们所有的工作,不都是为了对得起千千万万母亲的信任与托付吗?



来源:镇西茶馆。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