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百校之父”捐赠超200所学校,自己住的却是租来的公寓房!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166所中学、93所大学、41多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稚园所、1700余间乡村学校图书室,都受过他的捐赠。不是捐钱最多,但是把自己总资产的 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在中国只有一个人,他就是田家炳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一生致力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的田家炳博士,于7月10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一时间,网友纷纷留言缅怀,因为,全国34省市区,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


  

少年承袭父业 

辗转创业成知名商人


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

生于广东梅州的一个书香世家,

是典型的客家人。

 

16岁丧父并继承父业,

17岁到越南办公司,

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

 

中日战争爆发后,

他失去产业,辗转到印尼谋生。

二战结束后,重新创业,

在印尼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

成为著名的青年企业家。

 

1958年,田家炳把事业转移到香港,

先后创办田氏塑料厂、田氏化工厂,

成为香港人造革与化工行业的领军人,

人称“皮革大王”“化工大王”。

之后,又向房地产进军。


到1980年代,

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

 

后来的岁月里,

他用自己绝大部分资产和精力,

为自己树立起了另一个称号——

“中国百校之父”

 


然而与之对比的,

却是他生命最后二十年清贫的生活:

没有私家车,

出行乘坐地铁,走路上下班;

没有奢华的生活享受,

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破了再补,

每个月开支只有3000元;

不搞排场,80大寿时,

不摆酒,不收礼,

反而还捐出几百万建教学楼。

 

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

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

收入受到影响,

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

为让捐款计划顺利实施,

83岁高龄的田家炳,

竟然将自己居住了38年,

金融风暴前价值过亿港元的别墅,

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低价卖掉,

然后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学校。


大屋卖出后,

田家炳就在大屋不远处的公寓楼里,

租住了一套130多平米的单元房。

田家炳曾笑称自己变成了“无壳蜗牛”,

但他毫不在意,因为他认为,

卖出房子最大的效用就是

自己答应别人的承诺得以兑现,

而这笔钱又可以捐出20几所中学,

这种效益会比自己住大得多。



田家炳常说:

每个人都做一点小好事,

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

这个社会就会变好。

每个人做一点小坏事,

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坏事,

这个社会就会变坏。



南方日报记者曾于 2006 年对田家炳先生进行独家专访,现以此文纪念田家炳先生:


  24 年前,田家炳成立“田家炳基金会”,迄今为止,他已累计捐资 10 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 90%。


  近日,田家炳来到广东参加第三届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满头鹤发,耄耋之年但见精神矍铄。“我的学历低,今天与诸位谈教育,实在惭愧。但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是我毕生希望所在。中学教育是兴学育才的基础,而校长是全校的掌舵者,实在有望诸位努力。”


  说完,时年已是 88 岁高龄的老人,向着全场的中学校长们深深鞠了一躬,坚持不要别人搀扶,一步步地走下主席台。


捐赠中小学,是因为“利润回报”比较高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田家炳就以捐办公益为业:1982 年,他捐出价值 10 多亿元的 4 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1984 年,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自己成为职业慈善家。


      记者:慈善捐助中,您为什么钟情教育事业?


  田家炳:我 16 岁时父亲就去世,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我刚刚读到初二,就只能忍痛辍学,接手父亲的砖瓦窑生意。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在印尼生活了 20 多年,也走过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13 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 ”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


      要教育办好,首先是基础教育要办好。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搞不好,北大、清华这些好的高校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源。而且,大学并不是谁都能够念的,但有了中小学,每一个学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受基础教育的孩子比例比受高等教育的要高,换句话说,投入的捐赠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更大,“回报率”更高。内地基础教育也极需发展,这也是我重点捐助内地的原因。特别是山区的穷孩子,我希望看到他们可以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是 100 万元捐款,如用在内地,其发挥的成效可能比用在香港大几倍,因此基金会 90%的捐款都用在内地。虽然基金会是在香港注册的,依例捐助内地要缴税,但我不计较税务得失。


  我最乐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去捐款。甚至有时觉得,能在各地看到冠以自己名字的中学,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而有书可读,感觉会是毕生最大寄托。


卖掉“花园式豪宅”,住出租屋


  在自己的孩子还睡着拥挤的上下铺时,田家炳就开始关心别人孩子的生活。1959 年,他担任香港新界最大慈善机构博爱医院的总理;1965 年,他又出任香港华人最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的总理,参与推动社会福利工作。


  记者:听说,2001 年香港“金融风暴” 后,您为了多捐助内地建学校,甚至宁愿把自己原本居住了 37 年的“花园式豪宅”卖掉,与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


  田家炳:经历了香港“金融风暴”,基金会的收入大大减少,手上能周转的资金又少,但已经答应了别人的申请,有了承诺就要做到,于是我就下决心把房子卖掉助学。


      当时,我有 20 多个子孙在香港,子女们不同意我卖别墅,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太太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呢?而且,别墅卖的钱可以捐助 20 间学校,我也尽了绵薄之力了,很开心!


  最终他们拗不过我,我成功把房子卖掉了。按照当时香港的房价,那房子的价钱可能超过 1.2 亿港币,但是为了尽快换成现金,我把价格降到了 5300 万元。后来买方给了我 5600 万元,他挺感动我做的事,就加了 300 万。


      2003 年,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一项政策,说是凡是得到民间资助的大学,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等额资金支持。我当时就很兴奋,虽然那时候基金会已经超支,但还是向银行贷款了六百万元港币,资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


      其实,这很平常啊。当时手头现金不足,就向银行寻求帮助,就像做生意一样正常,只是多了些利息负担,算不了什么。


  记者:几十年来,您在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捐资兴建了 1000 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 10 多亿元,捐出了自己 80%以上的财产。


  田家炳: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想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而且,捐资又不是浪费,它带来的收获和产生的效果,绝对大过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什么是富?拥有什么才叫满足?身家 1 亿和 10 亿在生活享受上没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我的生活过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这才让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每建一所学校,能去的我都希望去,给小朋友说些“脚踏实地”的故事,因为,捐赠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关键是“育品德”。我有时会对老师说,“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还要感谢你们”。我最怕的不是钱捐得多,而是学校办不好!


拥有亿万家财,每月用钱却不到3千元


  正是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 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 80 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 10 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


  记者:听说您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田家炳:在我爸爸妈妈的治家格言里,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很多东西来之不易,所以我不舍得去浪费,比如说“出门带肥皂”。(在酒店)用不完的,我觉得太浪费了。


  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样东西都是一种社会物资,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花钱多的时候,物品浪费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


      我认为“够用”就好,所以,到现在没有购置专车,每天坐地铁上班,房租成为了我日常最大的支出。这样,当然可以省下一些“小钱”,但我却希望我的这点“小钱”能用在对的地方,比如为孩子、为国家、为民族。


  记者:先生捐的钱虽说不是最多,但确实已经是不少的数目,很多人都说您给社会树起了“慈善”与“好人”的旗帜。


  田家炳:这个评价太高了,我担不起。


  “慈善”其实与身份、地位和财产无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好事,只要你存好心,当好人,处处都可以做好事。此外,人要愿意吃亏,不要以为吃点小亏别人就觉得你是傻子,不斤斤计较,能够吃亏,与人交往起来反而让人很放心。


担心太出名会华而不实,形成负担


  田家炳本人的曝光率极低,多数人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事。当友人荐其做全国政协委员,田家炳一口就婉拒。


  记者:听说,先生所捐的学校都会改名叫“田家炳学校”。


  田家炳:一开始我只是捐钱,并没有命名。


  用捐资人命名学校在香港比较普遍,香港有两家学校拿田家炳命名,而内地是从自己家乡大埔县开始的。他们将我做的项目命名为“田家炳”,希望提倡这种文化,表示有某位华侨热心公益。


  后来,我开始捐助梅州、甚至广东以外更远的地区,他们也就借鉴我家乡的做法。我本无意以“田家炳”命名,他们觉得我捐助的几百万是很大的数目,而且是无偿的,就自动效仿我家乡的做法。

 福建工程学院田家炳楼


      让学校用我的名字命名,一方面我想让受助学校之间建立起更好的关系,比如田家炳奖学金、校长论坛之类的活动;另一方面我们通常捐赠数目是比较大的,基金会章程上规定 500 万或者 300 万之类的,如果我不作要求,可能很多学校会找上门,要求捐赠 30 万或者 50 万,太少的钱做不了大事,基金会也应付不来。


  希望获得捐款的学校可以申请“田家炳基金会”的捐助,我们会在捐款数目上遵守承诺,而改名的要求是给申请者衡量的。愿意来就表明你自愿,那我们也心安理得,并没有骗取什么东西。


      做人但求无愧于己,对得起良心。我的人格就是这样,生活平淡,求实是自己的宗旨,自己良心过得去就可以了。


  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我更容易负担些,所以我不重视怎样去宣扬自己。


      最让我开心的,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那是天文学家们艰苦探索的成果,却用上了我的名字。据说这是中国第 5 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荣耀了。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