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延禧攻略》看为人父母的几种格局:你在哪一层,你的孩子就是什么命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延禧攻略》里的有些人物,如高贵妃、娴妃让人恨得牙痒痒;有些人物,如皇后、裕太妃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她们最后的悲惨结局却同样让观众心疼;而魏璎珞虽然历经磨难,却成了最具有战斗力与正能量的大女主。造成她们各自结局的原因,除了那个时代,还有她们所受的教育。


      最近,古装剧《延禧攻略》大火。有人说这是一部宫女升职记,在套路与反套路、撕与被撕之间,开启彼此丰富多彩的宫廷日常,逐渐从傻白甜蜕变成金刚不坏之心;也有人感叹,同样作为女人,剧中从宫女到贵妃一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把自己丢进这种宫斗剧,目测活不过两集。


      但宫斗归宫斗,除去贵妃、宫女的身份,她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母亲。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除了心机和谋略外,作为母亲的她们,在对待孩子的格局上,或许也有值得我们稍作借鉴与反思的地方。


       如果把剧中母亲的格局分四层,如果为人父母的你在哪一层?


 第一层:把孩子当做换取荣华富贵的工具

 

 人物代表:嘉嫔    



      剧中,生了四阿哥的嘉嫔,虽姿色一般,但心性聪颖、诡计多端。为了换取孩子的前途,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心甘情愿做了高贵妃的同伙。嘉嫔多次出谋划策,想要坑害怀孕的愉贵人,并且还将计就计地摆了魏璎珞一道。只是,魏璎珞巧妙营造“雪球”故意毁坏荔枝树的假象,反将罪责推到了嘉嫔身上。皇上一怒之下剥夺了嘉嫔抚养四阿哥的权利。迫切地想要夺抚养权的嘉嫔,不惜损害四阿哥的身体,借外力营造出孩子发烧生病的假象。


      骗局被揭穿后,嘉嫔把自己最后一点尊严和地位都“作”没了,于是便成了第二个领了“盒饭”反派人物。


      为了自己想要的荣华富贵,作为母亲,嘉嫔不惜拿孩子的健康当筹码,实在太过狠心。


      只是,现实生活中类似嘉嫔的母亲,却也不在少数,时有见诸报道:


某人气偶像的母亲,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逼着孩子从小远离家庭接受各种才艺培训,以致成年后女儿形成了极度没有安全感、过分敏感的性格;


某著名演员当年成为港姐后,母亲为了偿还赌债,逼着女儿与富商结交;


某著名歌手成名后,母亲不仅婚内出轨,还在女儿做心脏手术期间携款潜逃。后续,又不余遗力地诋毁抹黑女儿...


      这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层,为人母的格局中,最浅显的一层。


      处在格局第一层的母亲(父母),往往目光短浅,看不到孩子长远的未来,也看不到自身言行的失规失矩,甚至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母亲(父母),是孩子一生痛苦与失败的根源


第二层: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对孩子的害


人物代表:裕太妃



      古话常说,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话用来形容裕太妃,再合适不过。作为经历过前朝“九子夺嫡”之争的裕太妃,深谙帝王之家的生存之道,为保儿子平安健康长大,她要求弘昼从小掩藏锋芒。从这点来看,作为母亲,相比于嘉嫔,她对儿子的爱,稍显明智真诚。


      只是,妇人之仁的她,却对儿子弘昼百般溺爱,以致于弘昼为人处世霸道无理。比如,仗着皇恩,在朝堂外当众殴打重臣、在皇帝茶宴上戏弄同族宗亲。惹得众人敢怒不敢言。后来,弘昼做出奸污宫女之事,裕太妃不仅没有责备,反而采取杀人灭口的行为,来包庇纵容孩子的罪行,最终自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惯子如杀子,倘若不是裕太妃一味的纵容和包庇,他们母子俩的结局或许大有不同。


      细想一下,弘昼放在现代,其实就是惹是生非的“熊孩子”,而裕太妃就是典型的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而熊孩子和熊家长的例子,在生活中几乎一抓一大把。


上海迪士尼,8岁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女游客屁股,女子说了男孩几句,反遭男孩家长推搡辱骂扇耳光...


家庭聚会上,熊孩子从背后狠推了孕妇理由是“看电视上说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餐厅里,孩子想要年轻姑娘的手机遭拒绝后,往别人火锅里吐口水,父母却毫不在意地说:“孩子小,不懂事,让一让就好了。”得到原谅的孩子却把滚烫的锅底泼向了姑娘...


      真正有格局的母亲懂得,一味娇惯、纵容、包庇孩子的错误,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孩子的害。


      处在格局第二层的母亲(父母),懂得爱孩子,却不懂如何管教孩子。这样的母亲(父母),注定也只是小格局的母亲;母亲(父母)的格局太小,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只能是心胸狭隘、心中勉强只能装得下自己的“匹夫”。


第三层:太过善良却无力护孩子周全


人物代表:皇后



      要说《延禧攻略》中最让人心疼和怜惜的角色,那便非皇后富察·容音莫属了。作为六宫之主,皇后为人善良、大度、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却依然屡屡遭人陷害、算计。她辛苦怀孕三次,却只换了三次丧子之痛:长子永琏十岁时在一场大病中夭折;次子还未出生就被遭人陷害,胎死腹中;拼命生下来三子永琮,也在第二年除夕夜葬身火海。


      哀莫大于心死。再次失去爱子的皇后,不堪重负,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对于孩子,皇后只是盼其平安健康地长大就好,不安排孩子的人生,不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这份开明和大度,是一般母亲难以企及的。只是,皇后与孩子的不幸遭遇,虽让人悲痛,却也让人有些“怒其不争”的感觉。


      倘若皇后能够在保持心善的同时,懂得自保,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或许她的孩子就不会屡遭暗算、多次夭折。


      作家慕颜歌说过,你的善良,要有一点锋芒。女主魏璎珞也曾说过,人要心存善良,更应懂自保。 作为母亲(父母),不仅要爱孩子,但也要有保护孩子的能力,替孩子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是我们的本能,更应该是我们不断提升的一项能力


      爱孩子,同时具备保护孩子的能力,这是母亲(父母)的第三层格局。



第四层: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强大自己


人物代表:愉贵人



      愉贵人,作为高贵妃等一众反派人物的重点整蛊对象,从怀孕的第一天,便开始了战战兢兢地生活。一开始,高贵妃以探病为由,逼迫愉贵人服用枇杷膏。计谋失败后,高贵妃又与嘉嫔合谋,直接派小太监暗杀。暗杀不成,嘉嫔又想出用“雪球”惊吓、以贝壳粉代替珍珠粉下药等方式陷害愉贵人。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有了孩子的愉贵人,慢慢从一个胆小怕事者成长为淡定从容地谋略者,不仅选择了正面迎敌,最终还同魏璎珞一起扳倒了黑化的纯妃与娴妃,可以说是非常励志了。


      而她所怀的孩子五阿哥(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还珠格格》里的永琪),长大后也深受皇上宠爱。


      愉贵人的成长与经历,就好比一个一无所知的少女,为了生儿育女,一路过关斩将,将自己磨炼得更加自信强大的过程。人们常说,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便是为了孩子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而这一点,愉贵人无疑是剧中做得最漂亮的一位。


     也因此,作为母亲(父母),为了孩子变得更加强大、变得独当一面、变得处变不惊,这是为人父母的第四层格局。 


      在《延禧攻略》中,有些人物,如高贵妃、娴妃让人恨得牙痒痒;有些人物,如皇后、裕太妃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她们最后的悲惨结局却同样让观众心疼。而造成她们悲惨结局的原因,除了那个时代,还有她们的家庭教育。


高贵妃式教育:你必须有出息

      

      高贵妃的父亲身居要职,自己又在后宫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小父亲给高贵妃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力争上游、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长大的高贵妃,既嚣张跋扈又心怀嫉妒,处处要比别人拔尖,于是不择手段地往上爬。她残害妃嫔,差点活埋了五阿哥,连剧中的女主都曾被她几番折磨。但是最终,争了一辈子的高贵妃还是凄惨地死去了。


     一味地要求孩子力争上游,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看似积极向上的教育观,实则为孩子的成长种下了苦果。因为这样功利主义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和他们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种子。


      更有甚者,如高贵妃的父亲那样对孩子说出“你这副没用的样子,哪还像我高家的女儿”这样的话,使孩子长期暴露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终生在自卑与嫉妒、焦虑与恐惧中艰难挣扎,拼命讨好别人,一旦得不到肯定就立刻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才胜德谓之小人。网上也有句调侃的话:就怕流氓有文化。两句话都指明了一种观点和现实:有才无德、没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危险的。前些年,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都是此类悲剧的典型。


     作为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给孩子一个追逐自己梦想的机会,并赋予他们健全、高尚的人格,用妥善的方式为孩子打造健康的体魄和聪明的大脑,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娴妃式教育:你要做个完人


      娴妃一出场,就成了清宫里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她闺名辉发那拉淑慎,封号为“娴”,清高、文雅,规行矩步、淡然处世,犹如空谷幽兰一般遗世独立。


      娴妃的阿玛从小教育她要“有德”,要保持清高的节操,却没有教她融会贯通、与光同尘、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辩证道理。天真的娴妃就完完全全信服了她阿玛的那一套,力图做一个道德完人,不敢稍有差错。同时她也以为,只要坚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于是她忽略了才能和智慧的重要性。所以,后来当幻想破灭时,娴妃“黑化”了,从白莲花变成了黑莲花。她想要的,是获得万人敬仰的地位,让所有欺负她的人都付出代价,而这个目的,只有黑化之后的她才能做到。最后,娴妃落得个被打入冷宫的悲惨结局。


      家长追求高尚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能容忍孩子的小失误、小瑕疵,处处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如此换来的,其实只有失望和痛苦。不少家长常常会用完美主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诸如“99分就是不及格”或是因为一个细节没做到位,就将孩子的成果全盘否定。


      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使和孩子容易发展成极端型、边缘型人格,不仅染上焦虑症、强迫症,对别人也吹毛求疵,难以真正信任所有的人和事;一旦他人的言行达不到他心中的标准,便会爆发出极大的破坏力,从而失去所有人的好感与支持。


      这个世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道德”和“至善的完人”,就像这世上也不存在最高的才能和智慧一样,“最”一般是没有的。追求这种不存在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会失望透顶,觉得三观尽毁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人做事,都不要走极端。想要追求极端的善,最后可能会走入极端的恶。



皇后式教育:你要丢掉锋芒,懂顺从


      全剧最让人怜惜的角色,当属皇后富察·容音了。作为六宫表率,皇后从小便被教育要顺从、懂规矩、识体统的她,严守祖宗规矩、不争不妒,做到了所有人心中最好的皇后,但遗憾的是丢失了最好的自己,屡遭人算计。经历三次丧子之痛后,她最终在绝望中自杀。


      爱默生曾说过:“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现在很多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却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独立人格,忘记告诉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只是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成长,渐渐地失去了最初的棱角和锋芒。一个在父母面前没有底线的孩子,在别人面前也会习惯性地节节败退


      窦靖童离开学校当歌手时,王菲只是说了一句:“你不会后悔就好。”


      吴晓波的女儿放弃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想当流行歌手,他只说:“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王朔的女儿被送到美国读书时,他对女儿说:“你有兴趣学就去学,你没兴趣学你就当普通人。当个普通人不丢人。”


      陈道明谈起女儿常说:“我从不改造她,绝不强加。我给她定的指标特简单,第一是身体好,第二是生活要快乐,第三是尽量学习好。”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回顾我们的人生、治愈自己的过程,是引导孩子做自己的过程,也是我们突破自己的第一步。



      作为《延禧攻略》的大女主,魏璎珞虽历经磨难,却最终成为最有战斗力与正能量的大女主,她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魏璎珞式教育:带着爱和理解,护其一世周全


       剧中女主角魏璎珞,就是历史上的令妃。作为最大的赢家,她的家庭背景又是怎么样的呢?比高贵妃稍显幸运,璎珞虽然也早年丧母,但从小拥有长姐的疼爱,这让璎珞的人生有了些许颜色。在得知长姐死因后,璎珞希望与父亲一起替姐姐讨回公道,但父亲却全然不顾女儿感受,对璎珞的诉求从不予以重视。父亲一再隐忍退让,最后璎珞只能铤而走险入宫寻找真相,父女关系一度恶化。


      但是,魏璎珞有幸遇到了另一位“母亲”——富察皇后。作为璎珞在宫中的引导者,皇后对其毫无保留地信任关怀,使得二人从主仆到师生,超越年龄与阶级,最后成为彼此的知己。皇后教璎珞读书认字,在她迷茫无助时,善于倾听、护她周全。可以说,皇后更像是璎珞的一位慈母,成了照亮她人生的白月光。


      父母的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会带来孩子的认同,打开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结,让彼此的关系更为亲密。只有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毫无保留地被爱、被接纳的时候,心门才会为之打开,用尽全身力量去拥抱未知的世界


      愿所有的父母不仅拥有富察皇后的善良与宽容,也能拥有愉贵人的智慧与果敢,同时懂得抛却嘉嫔的短视,也能规避裕太妃的溺爱,与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强大、更优秀的自己。


编辑:艾彼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