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名作中那些令人玩味的哲理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任何一本好书、一篇佳作,总要给人一些东西——譬如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智慧。但是,读者往往乐于接受你传授的生活哲理、人生经验,却又不乐意被直白地、不加修饰地塞给他,而是希望作家能以一种更睿智、更形象、更含蓄的语言呈现出来,让他们独自去咀嚼,去玩味。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理趣盎然、耐人寻味,的确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

 

01、关于成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山居笔记》



成熟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也难于说明白。余秋雨用一组排比句,以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揭示出成熟的真谛,让你觉得具体可感。“从容”“大气”“微笑”“淡漠”“厚实”“高度”这几个关键词加上前面的一连串定语,“成熟”一词被剖析得极其到位。



02、关于穷酸

 

穷一经酸化,便不复是怕见人的东西。别看我衣履不整,我本来不以衣履见长!人和衣服架子本来就是应该有分别的。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别看我落魄无聊,我有所不为。这样一想,一股浩然之气火辣辣地从丹田升起,腰板自然挺直,胸膛自然凸出,裴褒啸傲,无往不宜。在别人眼里,他是一块茅厕砖——臭而且硬,可是,人穷而不志短者以此,布衣之士而可以傲王侯者亦以此,所以穷酸亦不可厚非,他不得不如此。穷若没有酸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梁实秋《穷》



穷酸,大概是多数人会见到后绕着走的东西。可是在梁实秋笔下,“穷”乃是一种令人景仰的气魄——因为俗人眼中的“穷”,恰恰是我的正气、正义、正直使然,恰恰是我独特的人格和修养的体现。而“酸”则是一味防腐剂,一面抵抗外界嘲讽和白眼的坚固的盾牌。穷而且酸,乃是古今中外多少正直的文人的可贵、可赞、可爱、可敬之处。



03、关于污点

 

从一张报纸上读到一篇虽然很短却很有意味的文章:有ABC三位候选人,如果要大家从中选择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人,人们会选择谁呢?


那三位候选人的情况分别是这样的: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C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着素食的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

 

答案不是明摆着的吗?除了C之外,人们难道会去选择A或者B?


不,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选择。


我接着告诉你:因为这三个候选人分别是——A的名字叫富兰克林·D·罗斯福,后来不仅成了美国总统,而且还接连四次连任;B的名字叫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出任英国首相,而且算得上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首相,且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而C的名字则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谁都知道,他最终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魔头……

 

曾经的污点(也包括曾经的优点)是只能够用来说明“曾经”的,而“曾经”是根本没法决定现在和将来的——能决定现在和将来的,唯有你在现在和将来的所作所为。

——汝荣兴《曾经的污点》



污点,大概是人们最忌怕的“身外之物”了,因为染上容易,褪去太难。更可怕的是,污点往往会成为永远贴在一个人身上的道德标签。当你读完上面这段文字,还会迷信曾经的“污点”和“优点”在证明一个人的品质和考量一个人的未来时的价值吗?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这句话值得铭记。

编辑:青柠



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