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上春树: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爱我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又一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千年老二村上春树,又一次成为陪跑者。


29岁以《且听风吟》声名鹊起,几年后《挪威的森林》风靡全球,多年来,村上春树在诺贝尔文学奖各大赔率榜上,都无一例外地处于前列位置。然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与诺奖失之交臂。


这结局,其实村上春树早就想到了,在《人生马拉松》中他写道: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那时30多岁的他,正式站在了文学的起跑线上。


      如果我爱你,而你正巧地也爱我。


      那你生病的时候,我会去照顾你,陪着你到好。


      你骑车的时候,我会要你小心一点,还要你到的时候打个电话跟我说。


      你忘了吃晚餐的时候,我会装做很生气,然后说“你这样会让我担心呢!”


      你头发乱了的时候,我会笑着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的在你发上多待几秒。


      你想哭,我会陪你掉泪,尽管前一刻我的心情其实是雀跃的。


      你要笑,我会陪你笑出声,不管我上一秒其实是沮丧的。


      我在空闲的时候,会念念你的名字,想想你的声音。我在逛街的时候,会想到:啊!你正好缺了这个。


      我在发现了好东西的时候,一定马上想到:一定要你来看看。


      我失眠了之后,听到你也失了眠,会在心里偷偷地傻笑。


      我在熬夜的时候,接到你只为了说声“不要太累,早点睡吧”的电话会甜甜地笑着,而且乖乖的去睡。


      我在想着你的时候,知道你也在想着我。


      但是.......

      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地不爱我。


      那你生病的时候,我只会打通电话慰问你,不敢奢求待在你身边。


      你骑车的时候,我只会暗暗地在心中希望你安全。


      你忘了吃晚餐,我只会笑笑的问”为什么不吃阿?”


      你头发乱了,我只能轻轻地告诉你”头发乱了哦。”


      你想哭,我只能在旁边无奈地轻轻叹着气。


      你想笑,我只能微微地对你笑着。


      我在空闲的时候,还是会念念你的名字,想想你的声音。


      我在逛街的时候,会想到:是谁帮你买了这个了呢?


      我发现了好东西的时候,无奈地想着:会是谁告诉你这个好消息呢?


      我失眠之后,会躲着不让你看见我的黑眼圈。


      我在熬夜的时候,不敢期待会有电话声响起来。


      我在想着你的时候,会想到,这时的你,是想着谁呢?

      如果我不再爱你了,我一定就不爱你了,我会去爱上别人。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


      我相信有。你最好也相信。


《人生马拉松》
村上春树


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我妻子却无论怎么吃也胖不起来。这让我时常陷入沉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需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


      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老化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


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


      几年之后,我终于步入小说家的行列,还成功减掉了多余的体重并戒掉了烟瘾。说起坚持跑步,总有人向我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


      说老实话,我觉得跑步这东西和意志没多大关联。能坚持跑步,恐怕还是因为这项运动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械和场所。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人生马拉松”,你跑到哪儿了?

      在这期间,我坚持每年都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不过100公里长的“超级马拉松”只跑过一次。那次经历真是终身难忘。


      那是1996年6月23日,我报名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佐吕间湖畔举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全程100公里。清晨5点,我踌躇满志地站在了起跑线上。


      比赛的前半段是从起点到55公里休息站间的路程。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


      到达55公里休息站后,我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些妻子准备的点心。这时我发现双脚有些肿胀,于是赶紧换上一双大半号的跑鞋,又继续上路了。


      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此时的我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我拼命摆动手臂,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牛肉,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一会儿功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我。


      最让人心焦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我时大喊:“坚持下去!”


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关键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

      “怎么办?还有一半路,如何挺过去?”这时,我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于是我开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


      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我排除在外。


      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接近最后一段赛程时,已经将200多人甩在身后。


      下午4点42分,我终于到达终点,成绩是11小时42分。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
      当时的我只有30多岁,但也不能称为“小伙子”了。在这个年纪,我正式站在文学的起跑线上——虽然已不再年轻。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