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玄奘取经回国后,究竟过得怎么样?

新读写 2020-09-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最爱历史 Author 最爱君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来源:最爱历史(ID:solovehistory)

这位凭借信仰的力量,九死一生从印度取回真经的佛学大师,返回大唐后,就要面对中国社会,尤其是政治的现实了。


      话说,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西天以后去拿经书的时候,几个神仙竟然跟唐僧索要小费:

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唐僧到佛祖那里告状,没想到被佛祖训斥了一顿: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神佛世界也要讨价还价,搞得唐僧满眼垂泪:

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


      这是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里面的情节。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这部神魔小说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借神佛妖怪的世界,写出了从古到今中国社会的实况。即便是现实主义小说,也很少写得像它这么入骨。


      今天要讲的,正是唐僧的原型——历史上真实的大唐玄奘(600—664年)的故事。这位凭借信仰的力量,九死一生从印度取回真经的佛学大师,返回大唐后,就要面对中国社会,尤其是政治的现实了。


1、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46岁的玄奘出现在大唐帝国京城长安,眼前的场景一定让他十分恍惚:


      沿路挤满了追星的人群,每个人都想目睹这位传奇人物的容貌。


      在西京留守、宰相房玄龄的接待下,玄奘进入下榻的弘福寺。


      朝廷还在长安朱雀大街南端,把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657部佛经和150粒如来肉舍利,以及7座金、银或檀刻佛像陈列出来,供官员士人瞻仰。


      因为盛况空前,必须动用京师治安衙司维持秩序,不许参观者随便烧香散花。


      大唐用盛典欢迎偶像的回归。


      此前为取真经无畏无惧的玄奘,此刻却颇为惶惑和疑惧。


      早在一年前,他到达于阗进入大唐帝国边境后,就派人跟随商队到长安向朝廷呈上表章。用意只有一个,向朝廷解释自己当年违禁偷渡出国的原因。


      尽管十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担心朝廷会治罪于他。


      那是贞观三年(629年),他利用朝廷允许饥民四处就食的机会,跟随寻找粮食的队伍,溜出了长安城,一路向西,费时四年,行程几万里,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当时,唐朝开国不久,西突厥雄踞中亚,新疆以及阿富汗一带的小国家均仰其鼻息。唐朝政府为了国防需要,禁止人民私自出国。玄奘多次向朝廷请求出国,都未获同意,只能采取偷渡的形式。结果,一路艰险,都被他逢凶化吉。


      现在,他要回国了,仍然担心朝廷追究旧账。


      上表八个月后,他终于接到允许回国的敕令。到达沙州(今甘肃敦煌西)时,为了证实朝廷敕令的确切,他再次呈上表章报告自己的行踪,听候朝廷发落。


      唐太宗李世民这时正在洛阳,准备出师远征高句丽,接表后敕令玄奘速来相见。


      玄奘得到消息日夜赶路,希望在皇帝出征高句丽前见到他。



2、


      皇帝的召唤和长安官员的隆重接待,都未能使玄奘放下心来。去国这么多年,他对国内的政治尺度有些吃不准。


      安置完携带的经像佛典,玄奘匆匆忙忙赶赴洛阳。


      二月一日,他在洛阳皇宫仪鸾殿拜谒了唐太宗。此时距他抵达长安仅过去一周。


      此后20天中,玄奘被连续召入内殿密谈,从早到晚直至擂鼓关闭宫门。他们具体谈什么,史书并无记载。


      唐太宗为什么如此礼遇玄奘,一个曾经的违法出境者?历来说法不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唐太宗此时迷上了佛教。但其实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李唐统治者尊老子为先,用“黄老之学”治国。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道佛并举,但仍以道为主。史载,唐太宗曾要求“战地建寺”,为殉国战士作法事,但此举只能说明他是为了告慰安抚人心,而不能说明他本人对佛教有多少信仰。事实上,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对佛典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唐太宗急于召见远道归来的玄奘,应该与他亟欲建立东方世界霸业有关。过去几年,他相继平定高昌,占领焉耆,准备征服龟兹。此刻,又要出征高句丽。所以,他对佛学并不关心,而是让玄奘尽快整理西域各国的真实情况,好为他的“天可汗”大业服务。


      很明显,唐太宗是个惜才的皇帝。他觉得玄奘谈吐不凡,对西域各国地理、历史和国情了如指掌,便竭力劝说玄奘还俗,在朝中做官辅政


      很不巧,他碰到的玄奘,也是个伟大人物——如果之前十几年的付出,只是为了积攒声誉,好在朝中做官,那就太把他的理想庸俗化了。


      无论当年的九死一生,还是如今表面风光的君王礼遇,玄奘都未曾改变初衷。


      他的一生,只为信仰而活。


      玄奘一再婉言拒绝了唐太宗的“好意”。


      唐太宗又要求他跟随御驾东征高句丽。玄奘以佛门弟子不得观看兵戎厮杀为由,拒绝了。


      不过,玄奘向唐太宗提了个请求,希望皇帝可以让他到少林寺翻译佛经。但这个请求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皇帝不许他躲避入山。


      在这名雄才大略的天子眼里,玄奘说到底是有“前科”的人,现在虽说载誉归来,可以既往不咎,但我对你的了解和把控十分有限,而且你初到长安就万人空巷,号召力这么强,终归让人不放心。一切超越皇权掌控的举动,都不会被允许。


      玄奘与皇帝的分歧,已经暴露无遗。


      一个得道高僧,拼命想要挣脱政治影响,安安静静地翻译经书,传播教义,而政治注定要与他纠缠下去。



3、


      玄奘的译经事业,单靠他一个人是无法进行的。他终归要与政治发生关系。


      在他的一再请求下,唐太宗虽然不许他入少林寺,却恩典他入居长安城中条件最好的寺院——弘福寺译经,并给予官方经济资助和其他便利条件。


      短短两个月内,玄奘就组织起规模空前的第一流“译场”,汇聚了当时帝国首屈一指的佛学才子。


      玄奘知道,没有皇帝的特许和政府的财力支持,这一切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因此做出了一些有底线的妥协。


      他请求皇帝派出五名护卫守门,说出来的理由是长安万人空巷,争相观看,他担心译经受到干扰;没说出来的理由则是,他知道唐太宗对他有疑虑,派人守门可以让唐太宗放心。


      他在翻译佛经工作开始之时,第一时间应唐太宗的要求,日以继夜写出了10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作为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


      他虽然反对以佛教理论比附道教,但还是在唐太宗的紧迫命令下,组织参与将道家经典——老子《道德经》翻译成梵文,并由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中印度时带走。


      这一切,使得玄奘的译经事业有了顺利进行的保障。


      为了换取皇权的支持和恩惠,他不得不违心完成朝廷交给他的一些任务。


      唐太宗在生命最后的两三年,对佛教和玄奘的态度有了一些微妙的转变。玄奘曾将他正在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送给皇帝详览,唐太宗看完后连称“佛教广大”,并承认自己以前对佛教的批判都是妄言。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与玄奘交好的重臣,趁机替玄奘说好话,唐太宗于是赐给玄奘一领价值百金的袈裟,以示对玄奘的重视。


      为了佛教在唐朝站稳脚跟,玄奘早先就曾向唐太宗乞经序,但遭到拒绝。这一次,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皇太子李治也受感染,写了《述圣记》。这两篇文章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佛教在唐朝传播的护身符。


      贞观廿三年(649年),唐太宗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玄奘扔下手头翻译的经卷,陪从唐太宗到终南山上的翠微宫休养。他在御榻前讲经,给了病重的皇帝很大的宽慰。


      一直到唐太宗病逝,玄奘才随着送葬灵枢返回长安。



4、


      新皇帝上位后,玄奘的命运随着政治沉浮,遭遇更加凶险。


      由于唐太宗晚年转而笃信佛教,时为皇太子的李治为了讨得父亲的好感,也与玄奘频繁互动。但像父亲早年一样,李治也是道教的拥趸,追求炼丹长生。


      继位后,唐高宗李治逐渐卸下伪装,对佛教和玄奘的态度有所转变。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尚药奉御吕才公开质疑玄奘的佛学不权威,原因是他发现玄奘三个弟子对佛经的疏解互有矛盾,莫衷一是。吕才列举了玄奘弟子的释经中互相抵牾的40多条内容,写成一本书,在朝野间广为传播,以此打击玄奘。


      这件事对玄奘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的弟子慧立后来写信求助于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或许是在朝中高官的出面干预下,吕才方才不再大肆宣扬。


      这场学术官司最后打到皇帝跟前。唐高宗敕令,让群臣学士等人去慈恩寺,由玄奘与吕才当面定对。


      据佛教徒的记载说,结果是吕才“词屈谢而退焉”。不过,实际情况可能是不了了之,因为吕才的原作已经遗佚,现在看不到了。


      尽管事件平息下来,但吕才的出现,背后的动机并不单纯。


      当时,玄奘的地位相当于先朝国师,唐太宗在世的最后日子里,几乎都是他陪侍在侧,朝臣中也有很多高官是他的弟子。而吕才作为尚药奉御,只是替皇帝皇后亲尝药物的五品下小官,如果没有来自宫廷更高层面的授意,他会冒冒失失地向玄奘“开炮”吗?


      总之,吕才事件后,玄奘的行动已经不那么自由了。唐高宗不仅派出六臣“监视”玄奘译经,移驾东都洛阳也要玄奘随行。这些表面看是对高僧的优待,实际上却形同监禁。


      在洛阳,玄奘同唐高宗的关系,几乎重复了当年他与唐太宗的关系——互相提防,互不信任。


      玄奘再度奏请入少林修禅并译经,唐高宗很不高兴,除了拒绝,还让玄奘以后不要再说类似的话。玄奘这才知道,自己又一次冒犯了禁忌,赶紧上表谢恩,表示“不敢更请”。


      唐高宗为什么这么提防玄奘?


      这主要与当时的权力斗争有关。


      继位几年后,唐高宗欲从父亲指定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手中夺回大权,发动了打击辅政旧臣的政治运动。玄奘从太宗朝就与这些大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因而也被归入打击的派别。


      玄奘其实并不糊涂。他应该预估到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凶险,在各种上表中极力讨好唐高宗和武后,包括称颂帝国出现祥瑞之兆,并说服唐高宗、武后将皇子李显剃度。他这么做,仍是为了佛教的传播,以及译经事业能够得到朝廷的资助。


      然而,结果似乎不理想。


      随着辅政旧臣中硕果仅存的于志宁——那位在吕才事件中帮助玄奘的朝臣,也失势远谪,玄奘在朝中可以说已经孤立无援了。


      不久之后,玄奘上表请求到玉华寺(遗址在今陕西铜川市)译经,以自贬求自保,希望远离京师避祸。



5、


      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玄奘圆寂。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他已经预感到译经事业在有生之年不可能完成,因此勉励弟子们加紧翻译,勿辞劳苦。


      这是他毕生的心血所系。


      想当年,他只身赴印度取经,充满了拼命的精神。史学家黎东方评价说,本来,天下的大事业何一非由拼命得来?这条命如果不拿去拼,拼取比较有意义的东西,勉强留下来也无甚价值可言。因为活到一百岁还是要死的啊!


      回国后,他为争取最高统治者对佛教和译经事业的资助,不惜多方妥协,甚至“讨好”皇帝。对于他这种原则性极强的人来说,如此心理斗争,也是相当拼命的。


      为了追求一个目的,他就苦干到底,必要时还要拿性命来孤注一掷。这就是玄奘。


      玄奘去世后,御医才从长安出发赶往玉华寺。唐高宗不太待见玄奘,由此可见一斑。


      通行的说法是,唐高宗听到玄奘圆寂的消息后,罢朝三日。实际上,他只是当日罢朝,次日依旧临朝。


      更奇怪的是,玄奘下葬时,唐高宗仅表示朝廷负责丧葬费用,但并没有任何朝廷官员出席葬礼。他的塔也没有塔铭,没有公卿名士撰写碑文。这跟唐初其他高僧的死后待遇,差距很大。


      唐高宗对玄奘无疑心存很大的芥蒂,无法消解。


      玄奘起初葬于白鹿原,5年后,被起棺重葬于少陵原。


      在入土为安的文化氛围里,改葬是很忌讳的一件事。历史文献一般解释为,唐高宗时常从长安城宫中望见白鹿原上的玄奘白塔,产生伤感之情,所以要让改葬。但这一说法疑点重重,最基本的,唐高宗如果对玄奘感情这么深,就不至于改葬的时候依然没有给予任何殊礼,依然没有塔铭及其他尊荣,也依然没有朝廷官员参与。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唐高宗是要看看玄奘的遗身是否完好,借此验证他的修为。信奉道教的唐高宗,知道道士修真有尸解之功。


      结果,发棺重葬,发现玄奘肉身不坏,完好如初。


      而对于改葬这件事,据玄奘的追随者慧立记载,则是“门徒哀感,行侣悲恸”,信徒们显然是不愿意的。


      文章开头说了,《西游记》是一部极其伟大的小说。但有一点必须提出异议,在《西游记》里,唐僧被写成为了大唐皇帝的江山永固而赴西天取经。这不仅是对玄奘的信仰和终极关怀的诋毁,更是无视玄奘归国后政治境遇的瞎编。


      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只知道《西游记》里唐僧的无能和鸡贼,而不知道历史上玄奘的勇猛与痛苦。


参考文献: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傅新毅:《玄奘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淑芬:《玄奘的最后十年(655—664)——兼论总章二年(669)改葬事》,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95期

杜斗城、杨富学:《唐玄奘的理想》,载《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4期

本文插图来自摄图网、电影《大唐玄奘》剧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作者:最爱君。获取更多好看文章,请关注最爱历史。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