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诗词名句解读 | 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

陈霭生 新读写 2021-04-17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日撞了个满怀,让人们的心底又多了些许期待。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人情、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1、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探源】

出自宋代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

万人鼓噪慑吴侬,
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
越山浑在浪花中。

【释疑】

看潮:观看钱塘江口海潮。

鼓噪:古代出战击鼓呐喊以壮声势。

慑:威胁,使害怕。

吴侬:此指观潮弄潮者。吴,古国名,在今江浙一带。侬,吴语自称。

浮:泛舟。

阿童:西晋名将王濬小名。平蜀以后,王濬造战船、练水军,顺流东下,消灭吴国。

欲:想要。

识:知道。

潮头:潮水浪峰。

几许:若干,多少。

越山:近指吴山、凤凰山,远指龛山、赭山。

浑:简直,几乎。

【解读】

诗句大意:钱塘江口,潮头奔涌,呼啸而来,如同万人击鼓呐喊,使得观潮人弄潮人都非常害怕。那怒潮卷来,犹如当年王阿童统领水军顺江东下,迅猛袭来。想要知道这潮水浪峰有多高吗?你看那高峻的越山简直沉浮在水花四溅的浪涛中。

诗人故作设问,渲染中秋海潮潮头之高涨,潮势之汹涌,令人顿生往观之欲。

【互动】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唐·曹松《中秋对月》)诗人为何赞赏月亮“不曾私照一人家”?
 

02、

旧传月径圆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探源】

出自宋代杨万里《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

月到中秋故故无,
今宵月好莫渠孤。
旧传月径圆千里,
影落金杯只粒珠。

【释疑】

既望:过了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故故:常常,频频。

宵:夜。

莫渠孤:不要辜负她(否定句代词宾语“渠”前置)。

莫,不要。

渠,表示第三人称。

孤,辜负。

【解读】

诗句大意:月亮到中秋夜常常不照面儿,今夜倒月色美好,我们可要好好欣赏她哦。从前传说月亮面积广袤千里,可她落到我这金贵的小酒杯里,影子只有一粒珍珠那么大噢。

“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月下小酌,杯中赏月,生动见自然,平实显幽默,耐人品味。

【互动】

“强饭日逾瘦,夹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元好问《倪庄中秋》)为何有评论者认为本诗“在中秋诗词中独树一帜”?
 

0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探源】

出自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疑】


怀远:怀念远方亲友。


生:草木长出,此指出现,升起。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情人:有情的人,此为诗人自称。


遥:长。


竟夕:整夜。


起:难以入眠而坐起。


相思:思念他们。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光满:月色皎洁。


披衣:披上衣衫出去望月。


滋:增多。


盈手:双手捧满


还寝:回屋就寝。


佳期:美好的约期聚会。


【解读】

诗句大意:海上升起了皎洁的圆月,我和远方亲友天涯相隔,这时都在仰望明月,思念彼此。我抱怨这月夜漫长,彻夜难眠,更是思念远方亲友。我觉得皎洁的月光很可爱,便熄灭了火烛,披衣出户,仰望明月,以至夜露打湿了衣衫。我不能掬上一捧月光赠予亲友,还是回屋安歇吧,或许能在睡梦中和他们约期相聚呢。

诗人“望月”——“海上明月共潮生”,广阔幽远;“怀远”——“千里共婵娟”,情真意切,实乃千古佳句。

【互动】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明·徐有贞 《中秋月·中秋月》)请你说说这首词的寓意。
 

04、

鹤飞闻坠露,鱼戏见增波。

【探源】
出自唐代羊士谔《褒城驿池塘玩月诗》:

夜长秋始半,圆景丽银河。
北渚清光溢,西山爽气多。
鹤飞闻坠露,鱼戏见增波。
千里家林望,凉飙换绿萝。

【释疑】

褒城:在今陕西勉县。

玩月:赏月。

圆景:月亮。

丽:附着,依附。

渚:水中小块陆地,此指水边。

清光:明亮柔和的月光。

爽气:明朗开阔的景象。

家林:家乡。

凉飙:秋风。

换:变化。

萝:植物名,此指草木。

【解读】

诗句大意:夜里时间见长了,原来是到了中秋时节,月亮依偎着天河,当空朗照——北边池塘里,如水的月光好像要漫溢出来;西边山上,一派明朗开阔景象;只听得栖息树上的白鹤被惊飞而抖落露珠的声响;还见得那藏身水底的鱼儿嬉戏游乐而增添了水上的漪涟。遥望那千里之外的家园,原来秋风已经使得那翠绿的草木变得枯黄啦。

诗人 “录制”深夜之亲见亲闻——“鹤飞”和“鱼戏”,生动展现了中秋月夜之静谧和通明,精彩奇妙,令人叫绝。

【互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本诗末句的“落”,有版本为“在”或“属”,你认为选用哪个字为好?


05、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探源】

出自元代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释疑】

一轮:指月亮。

镜:铜镜。

乾坤:指天地。

玉露:晶莹的露珠。

泠泠:清凉的样子。

银汉:天河。

婆娑:形容树枝摇曳的样子。

老子:老人自称。

恹恹:同“懕懕”,安静的样子。

如何:为什么。

【解读】

诗句大意:中秋圆月宛如天空飘浮游移的铜镜,是谁将它打磨得如此明亮?月光照得神州天地通明,山川原野透亮。晶莹如玉的露珠让人感到清凉,澄碧如洗的秋天夜空明净得连银河都不见波澜。月光比平日夜晚更加明亮柔和,完全没有妨碍月宫桂树展现其摇曳的秀逸风姿。老夫要引吭高歌,请问嫦娥,这美好夜晚如此静谧,为何不纵情一醉呢?

诗人以“一轮飞镜”,点明月形溜圆,月迹移转,突出月光之明亮——神州大地普照,万水千山通明,展现了中秋月夜之幽静雅致。

【互动】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唐·李峤《中秋月》)这首诗立意有何独到之处?
 

06、

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

【探源】

出自唐代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 遍地水光疑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中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释疑】

镜:用镜照。

九州:天下。

冰彩:冰上折射出的光彩。

拂:掸掉。

水光:如水的月光。

疑:好像。

欲:将要。

华岳:高山。

露掌:指仙人掌,金铜仙人托盘承露的手掌。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处。

君:指中秋月。

照:知晓,明白。

【解读】

诗句大意:万里无云,明月如镜,照耀天下,最能满足人们相聚欢度的时日,就是中秋节啊。中秋之夜,人们衣衫上像是凝结了冰霜,折射出五彩光芒,掸也掸不掉;满地月光像泛光的水面正要流淌;那高山宛如明镜中金铜仙人承接寒露的清秀手掌;那海口风高浪急,还翻滚着白浊的波涛呢。正因为中秋明月了解我的心事,她消减了我这忧愁人整夜的烦恼啊。

是天上的圆月成就了人间的“中秋”,“团圆”是“中秋”的永恒主题,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互动】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明·王守仁《中秋》)结合本诗,查阅资料,了解一点“阳明心学”。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