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藤妈的反思:藤校是否“堕落”了?
每年常春藤大学本科在中国大陆录取的总人数也不到200人,所以能幸运地入主藤校曾经给这些藤孩儿,藤爸藤妈带来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本文的作者一直认为藤校的教育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藤校的学生不会以世俗的成功定义自己,有着创造真正快乐和幸福的使命感。
可在她的孩子就读藤校后,看到自己的孩子以及身边其他就读藤校的孩子的表现,她隐隐觉得藤校在“堕落”。本文是她的个人反思,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
记得以前在某留学公号发的留学印记文中我曾写过关于留学的感想“美国名校绝不仅仅是排名,优美的校园,卓越的师资,收获的也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名校的文凭,就业的机会,更是赋予你了一种情怀,让你可以坦然面对生活而不随波逐流,活出真实更好的自己。”
“听从内心的呼唤,不用世俗的成功定义自己,这便是我亲密接触 UVA(弗吉尼亚大学)一年最深的感悟。”正是基于如此的亲身感受,当孩子在美国知名高中交流后有去美国读大学的愿景时,我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文中也提到激发起我留学兴趣的原因是拍摄于大藤哈佛的影片“爱情故事”,常春藤大学在当时就是全球最优质教育资源的代名词,录取率极低,高不可攀。即使到现在,每年常春藤大学本科在中国大陆录取的总人数也不到200人。所以能幸运地入主藤校曾经给这些藤孩儿,藤爸藤妈带来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兴奋的尖叫应该是每个人最深的记忆吧。
随着仪式感极强的入学典礼,我们随孩子走进藤校,优美古老历史感厚重的校园,大牛的教授们,踌躇满志青春洋溢的面孔,让刚进入藤校的孩子家长们延续着收到录取时的兴奋自豪憧憬等等状态。
然而喧嚣过后,开课,寒假,暑假,跟随孩子的脚步和视野,家长群的线上线下交流聚会,藤校的面纱逐步被揭开,藤校不再是影视作品里的故事,不再是各种藤校男孩女孩的传奇传记,也不再是各种光鲜靓丽的排名,而是各种生活学习职业选择真实的呈现,无论好与坏,悲与喜,感恩与担忧,都让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藤校的现实。其实我也说不清是否以前把藤校想的太完美,还是世界变化太快,关于藤校还真有有话要说的感觉。
藤校学生自杀消息不断
记得我家孩子大一的那一年藤校学生自杀的消息不断,尤其在Final季和毕业季,有个学期几乎每周都有坏消息,搞得家长们心惊胆战的,没想到连快乐指数最高的藤校也没能幸免。学生自杀的原因被归结为各种压力山大,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这些看似正常的压力在某种特定环境特定语 46 33194 46 15232 0 0 2714 0 0:00:12 0:00:05 0:00:07 2980境下有可能转变成致命的重力。
为啥这么说?我的孩子大二的时候考试98分还觉得不满意,大一选的数学课期末一定要提前交卷还要满分,说是要不然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自中国,这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一个专业还不够,要双学位,因为还有同学三学位呢;暑假实习有同学拿到FB的面试,其他同学立马压力感倍增。
那些收入极高的高科技巨头和知名投行咨询公司从某年起几乎成了藤校生毕业后的最佳选择,而这些公司往往也把藤校生作为招聘的最佳人选。所以保持高GPA,大二找到相关实习,大三争取到理想公司实习offer,大四拿到工作offer成了老生给新生的经验之谈,精英教育逐渐有了向蓝翔教育发展的趋势。
学生因青睐硅谷科技公司
放弃尝试不同课程
举个例子,以文艺快乐自由著称的布朗大学为了让学生本科期间可以深入探索自身兴趣,建立了一种记分体系,可以不用ABCD打分,而用通过/不通过记录,通过即可拿到学分,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可以选一些你认为不擅长但有兴趣了解的课程,而不用担心万一真不对路子拿不到好成绩影响GPA。
这样理科学霸可以大胆尝试艺术表演等完全不同的课程,更有助于通识教育的实现。但这种一直被称道的记分制度现在也遭遇麻烦,据说一些公司尤其是学生特别青睐的硅谷科技公司会把采用这种记分方式得到的“通过”按C计算,导致想去这些公司的学生为保GPA而放弃一些尝试。
为毕业高薪而追求高GPA
心理扭曲,滥用药物甚至吸毒
藤校之一的哈佛曾被称为“心灵的故乡”,20多年前拜访几所藤校时是怀着敬畏之心的,普林斯顿穿米黄色风衣的老教授,耶鲁哥特式的图书馆,哈佛的红砖建筑,宾大的水幕墙,光是在校园里漫步都觉得被智慧真理之光照耀,身边和你擦肩而过的点头微笑的路人没准儿就是某位影响改变或即将影响改变世界的大师。
我的想象在这样的大学里谈论的话题应该是宇宙的真理,人类的命运,人文艺术宗教哲学,反正应该都是一些不俗的话题。还听说藤校生大多家境殷实非富即贵,很多学生毕业去非洲等贫困地区或NGO做义工。
我家孩子的留学顾问就是一位达特茅斯毕业生,毕业后加入美丽中国行来中国云南支教。一直觉得藤校的教育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藤校的学生不会以世俗的成功定义自己,有着创造真正快乐和幸福的使命感。
所以这些年当我看到藤校生为了获得高薪工作机会为目的而保高GPA,放弃原来对历史或政治等不易就业或低薪专业方向;越来越多人认为藤校生就应该去投行做咨询或去高科技巨头拿高薪,而且一入校就时刻准备着等等现象时,总不免心里暗暗感慨一下藤校的“堕落”。这种风气下,学业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很明显被放大而且会发生些扭曲,心理出现状况导致轻生的风险增大,滥用药物甚至吸毒也很普遍。
我孩子学校每年都有因精神身体出问题休学的,朋友在藤校的孩子也出现过到学校就不好离开学校就开心了状况。我有个朋友孩子去年某藤校毕业后去了硅谷某大公司工作,竟然坦言并不喜欢她的大学,这所学校以同辈竞争压力大而著称。这真让人感到悲哀!
有些藤校孩子生活艰难
课本都买不起
最近有一贴广为流传,说为就读名校老美有钱家庭要花170万美金。国内家长也很拼,精英大咖们冒不爱国的误解给藤校巨额捐款以增加孩子爬藤几率,中产家长为保录取率放弃申请资助。某些排名机构给的统计数字也显示藤校学生大多来自非富即贵的家庭。这一切似乎说明藤校是为精英阶层服务的,爬藤的孩子应该家境殷实,不用为现实所困而追寻自己的理想,为社会进步做些有意义的事。
事实上这几年某些藤校也有些变化,我知道至少两所藤校这两年在招生方面格外关注“第一代大学生”群体,表面上看很“政治正确”,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减少“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但现实很残酷。
据说其中一所藤校招来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入学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因贫穷而遭到冷落的环境选择转学离开。我孩子的学校温和很多,有专门管理一代大学生的部门,尽管同学很友善不会有意冷落家境不好的同学,但这些孩子生活挺艰难,有的连课本都买不起。
我孩子选的营养学的大课因为有学生买不起课本,教授决定考试不考课本上的内容,给参考只给章节不给页数。某些做法初衷正确,但应该多角度考虑问题,并有配套的保障措施,搞成“政绩工程”就不好了。
当然,瑕不掩瑜,藤校的积淀深厚,写出担忧是为探讨藤校的教育目的究竟何在?毕竟像群里家长调侃那样以每年一辆高配奔驰的价格送孩子去那么难被录取的藤校,还是希望孩子能有所值的收获(这么说也挺功利的)。藤校早申发榜季又到了,祝孩子们好运!
作者简介:
谷子,北京邮电大学通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放弃令人羡慕的外企主管工作,赴全美公立排名第一的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在她的言传身教下,自己的孩子目前也在藤校就读。
内容来源:留学家长报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