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微信公号私房艺术,ID:wh2dian)
20多年前,
一位来自荷兰的摄影师,
受到法国版《Vogue》的邀约,
来到上海,记录了他眼中的中国,
拍下那个年代真实而珍贵的画面。
这位摄影师对于上海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
在成为摄影师之前,他逃离过军营,做过洗碗工和油匠、在法国南部摘过葡萄、在可口可乐工厂打工……为的都是可以游历世界、自由摄影。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罗伯特曾驱车游历世界,却因一场火灾,他用一年半时间前往北美和南美所拍摄的照片全部化为乌有。
“那年我31岁,突然间我洞穿一切。”
好在1979年1月,他拍摄的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人文照片,在巴黎的展览获得了成功,从此,罗伯特成为被《地理杂志》、《时尚》、《星期日泰晤士报》等杂志社邀约的自由摄影师。
1990年4月,
因《Vogue》法国版的拍摄工作,
罗伯特首次来到亚洲,
第一站到达上海后,
便与魔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罗伯特在上海和平饭店展示他的摄影作品
那时候黄浦江对面的陆家嘴,
没有东方明珠,
没有环球金融中心,
没有金茂大厦,
也没有香格里拉。
有的是人民广场的白鸽,
和旧时那幽深的弄堂。
那时上海的天还是蓝的,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没事儿的时候总喜欢来人民广场,
晒晒太阳。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
甚至电视也很少,
凤凰是最拉风的自行车,
路上还能看到各种巨型海报。
那时候的上海,
路上总会有时髦的女郎,
或者戴着蛤蟆镜的帅气少年,
吸引人们的目光。
年纪尚轻的罗伯特,
虽然早已环游世界拍照,
可唯独中国让他留了下来。
仅仅在上海待了一天后,
他就深深爱上了
这座城市与这里的人们,
并在之后定居于此。
“上海是一个能靠步行去感受的城市,道路旁的绿树在春夏季郁郁葱葱,老派上海人穿着睡衣与邻居们坐在树下喝茶闲聊。”
罗伯特说,
他喜欢上海这儿的烟火气。
无论是黄浦江边晨练的老人,
在路边乘凉的大爷大妈,
还是当地热闹非凡的茶馆子……
一切在他眼里都很稀奇。
罗伯特漫游在上海的街道,
从这里到那里,从早到晚,
带着对这座城市的一无所知。
没有任何计划的在街道上闲逛,
从城市到郊区,不停拍着照片。
他从不摆拍,
只是随意抓拍经过的路人,
记录下那些不为人知的记忆。
“走在大街上最让我吃惊的是,尽管我在不断地拍人拍景,但没人注意过我。
直到一天晚上,我无意拍摄了正在唱卡拉OK的一家人,没想到他们特别兴奋,第二天接我到了家里,做了一桌大餐招待我。”罗伯特说道。
“中国普通百姓表示友好的方式让我难忘,他们会让我坐下,给我点烟,请我喝茶,问问一下我从哪儿来等等。”
有人说,看到罗伯特的照片,
想起了小时候没那么多高楼的时光。
而这些照片,
不仅是罗伯特自由不羁的见证,
更是中国瞬息万变、
蓄势迸发的社会能量的珍贵影像。
在罗伯特的这些照片里,
上海似乎还只停留在刚刚过去的昨天。
25年的时间很长,上海发展得很快,
但她的洋气,从未改变。
与西方崇尚独立和英雄主义不同,“家”这个字在中国人心中,是个特殊的含义。
定居上海后,罗伯特也渐渐了解到“家”的文化,尤其是“家”的精神价值深深种植在中国人心中。
于是从2004年开始,
年过六旬的罗伯特,
花费6年的时间,
走访中国20多个省份,
拍摄2500多个家庭
(多数是底层家庭),
将他们的生活用镜头记录下来。
“家,
是中国人心中唯一的城堡。
我想借此拍摄,
谈谈家在大伙心中的地位,
和对家的理解。”
不会说中文的罗伯特,
只能带着翻译开启自己的
中国乡村拍摄之旅。
当地人也都对这个远道而来的老外,
感到新鲜有趣,纷纷热情地招待他。
“用眼神、用情感、
用我的感受来交流。”
和罗伯特最初想的不一样,
“他们比我想得开放多了”。
当地人不仅都很积极配合
罗伯特的摄影工作,
还会在他离开之时,
备上些许食物、水果,
“中国人真正的样子,
是努力且热情好客。”
罗伯特笑着说道。
“他们请我坐下,让我跟他们一起饮茶,我会永远记住他们对我的好奇,他们的真情和热忱让我深感欣慰。”
拍摄时,他既不打光,也不用后期软件,拍照时就只是带上相机和三脚架。
他会仔细观察人的表情、屋内的痕迹、装饰——他说这些都是这户人家对生活的衡量,对美的理解和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反映。然后就等在那,等合适的光出现,然后按下快门。
这些照片构图精致,
用光考究,
充分表现了罗伯特眼里
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而罗伯特最终拍摄的画面,
精美无比,像荷兰的古典油画般,
看得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工作。
“来到中国后,我才发现家庭对一个人影响非常之大。
我的家庭不美满,所以中国让我真正有家的感觉。”
在罗伯特看来,
中国的乡村文化,
又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
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另一种文化。
当地居民淳朴敦厚、
勤劳善良的价值观,
也深深打动了罗伯特。
在罗伯特的眼中,
他们格外能吃苦耐劳,
格外能勤奋工作,
也格外地不计较个人得失。
“我会感受到他们的决心、勇气和意志力量。看来他们只有一个行进的方向,那就是前进。
在我的照片中,我要展现这样的美好。”
因此,
他们也成为了罗伯特心中,
中国最能吃苦耐劳、
最有奉献精神,
和广阔胸襟的一群人。
即使经历那么多磨难,
他们却依旧乐观,
始终认为生活没有亏待自己。
他们没有金钱、时间看世界,
但在他们的内心中,
一直憧憬着能去更多的地方,
去看更美的风景,
去填补日子里的一个个空白。
在罗伯特按下快门的时候,
心里充满了对被拍摄者的尊重。
“在这以后,我发现自己能够融入他们的家庭了,就像在那些我能够用语言交流的国家那样,进而能够拍下与他们默默交流的那一个又一个瞬间。”
最终,罗伯特将这6年拍摄的作品出版成影集《中国人家》。
此书一经发售,立即轰动世界。
罗伯特还在《中国人家》扉页上写着一行红色的小字:献给中国人民。
如今的罗伯特,已经78岁了,
但他依旧没有停下他的摄影之路。
“如果可以,
我还想用我的照片,
诉说更多的故事,
哪怕只是一瞬间,
传递那一瞬间的理由和激情。”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中流逝,
岁月在流逝,我们在成长。
感谢罗伯特的每一张照片,
因为那都是时光的标本。
或许最美的事,
不是留住时光,
而是留住记忆。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