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命运?

为你打call的 留学杂志 2019-03-30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拉开序幕。

 

一面是,衡水二中高考冲刺誓师大会颇为震撼,“百日只为高考狂,扬名清北孝爹娘”的这些震天响的口号,和它传递出的满满焦虑;毛坦中学送考队伍浩浩荡荡,这些几乎天天考试、三个月看一次手机、高三连体育课都取消了的学生们终于要“解放”了。

 

另一面是“全民护考”的温暖氛围,高考期间饮食消费提醒,广场舞调静音为高考让路,街头巷尾的爱心送考出租车队。

 

还有保送生和留学党对于高考的“遗憾”和“不遗憾”。

 

每年6月芒种时节,高考,这两个字会准时回到人们的视线,勾起一幕幕全民的集体回忆。

 

下一个思绪是,恢复高考以来的40年,高考经历了什么,我们又经历了什么?

 

这时,关于高考、关于过往的记忆突然鲜活了起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考试制度,它的恢复与改革可以把国家与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除了中国高考。


时间拉回到四十年前。

 

1977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停考十余年的高考在1977年恢复了。当年8月初,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者纷纷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得到邓小平明确支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从8月中旬开到9月下旬,在争论一个月后最终达成共识,改变“推荐上大学”的招生方法,恢复高考


当年10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570万出身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悬殊的人,涌进考场。父母兄弟、师徒师生同挤“独木桥”。很多人白天去工厂、农场上班,晚上点起煤油灯,拾起荒废十多年的功课。


1977年12月11日,上海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图片来源新华社)


@忆往珍惜 60后 1977年参加高考

高考是唯一可以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

 

那年高考是在冬天,我们站在部队的敞篷卡车上,顶风冒雪赶到几十里外的考点去考试。这大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10月《人民日报》发表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12月考试,次年3月开学。当时学习条件差,连英语都只能捧着毛主席语录的英文版自学,当时的老师都是因为出身、历史等问题从城市发配到我们农场的。

 

1977年的高考,各省份自我命题考试,只考四门: 数学,语文,政治,理化。在数学考卷的附加题上,我第一次看到不等式的题目,第一次看到微分符号,感觉像看天书。那一年,有一些大学连专业都保密的,我们填写志愿的时候只能填学校,专业要到报到后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去找。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哭了。我是她下放十多年里教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整体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40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一系列的高考改革的举措相继发布。


1978年高考,全国首次实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自此,分省录取的制度基本沿用至今。


1983年,我国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85年,我国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82年,一名天津考生在等汽车的时候抽空读书(图片来源新华社)


1984年,上海高校的研究生在联谊活动上的“英语角”用英语热烈交谈。

(图片来源新华社)


@站在幸福肩上 70后 1988年参加高考

没考上大学就招干,最不济就进工厂


我们那时候的高考录取比例仅为考生总人数的1%-2%,在黑龙江每年五月先要进行初试。经过这一关,淘汰掉百分之七十的考生,剩下通过的才有资格参加七月的考试。考上的自不必说,当时的天之骄子。没考上的叫“大学漏”,当地的公检法及工商税务就在这里选拔人员,充实到各个岗位,叫招干。


我考了两年没考上,那一年招干迟迟不见消息,后来在父母的劝说下就考进了当地的电厂。转眼已经退休,30多年了,每年高考这几天,心里总有些不甘,常常有再参加高考的冲动。


1996年以后,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高考压力逐年递增。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招生规模扩大,民办大学兴起,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1999年,高校扩招,教育部开始推行“3 X”科目考试方案。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1年,我国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除个别省份外),固定在每年6月。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啃樱桃的小丸子 80后 2003年参加高考

毕竟这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

2003年高三,学校为了我们不受其他年级同学的影响,把我们安排在了一间大大的实验室。高考的最后一个月闹非典,每天戴着口罩上课,到了考场还戴着口罩,进考场时广播里面不停的播放某某次列车上的人到某地集中,意思就是在那趟列车上发现了非典感染者。本来就紧张的我更加慌乱了。


再后来,又参加了难度不亚于高考的考试,考研、考公务员,几乎是一路考过来。虽然说压力大,但我还是坚定的认为高考才是人生的分水岭,没有高考,真不知道现在过着怎样的人生。


2003年以后,我国教育部逐渐放开国外高校来内地招生的权限,出国留学成为选择,高考生和出国党的“遗憾”和“不遗憾”分化明显。


2004年,我国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出国留学人数正快速增长。


2008年,一位浙江考生在向美国教师咨询出国留学事宜(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2年,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长达13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走到终点,并开始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

 

2014年,我国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学生在居住地参考,“高考移民”引起警惕。


异地高考接受调查(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年,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度“缩水”,取消了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各地还要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来没有的加分项目,不得新增。

 

@INNA WU 90后 没有参加高考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没有参加高考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被保送,想要早点进入社会,或者是出国留学等等,我是属于出国留学那一类的人。


我念的是普通高中,周围的同学大多是学习非常勤奋、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当时我们班还有另外一个选择留学的女生,除此以外,整个年级出国的学生好像屈指可数。其实我从初中开始就有想要出国的想法,一开始是想要去亚洲国家,后来眼界宽了,选择了美国。

 

在普通高中里没有机会学习到出国考试的知识,所以只能去外面的补习机构学。每天三到四节一对一,再加上背单词,写作业的时间,我是没有可能再回到学校的。当时我妈和我们班主任谈,班主任说学校不允许这样的,我只能退学。


高中英语和托福真的是差了不少。每天背单词,听听力,练口语,因为我的听力口语有很大不足,但是距离我递交申请也没剩几个月了,我一直在用那种速成的办法,也没什么时间看美剧学习听力和口语。第一次考试还算理想,后来遇到了瓶颈期,成绩一直卡在那,最后也是用了不太高的成绩申请了学校。


为考SAT奔波过很多地方,去韩国和香港考。第一次SAT我是在韩国的小考场考的,很放松,感觉就像高中时候的期末考试。后来到了香港,上万人坐在同一个考场里,考前入场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压抑。坐在我隔壁的一个同学因为没听懂指令,提前翻卷了,被监考发现,立马请出了考场,我看见他一下子就哭了,一直在请求监考人员再给他一次机会。但是没办法,还是被赶了出去。我觉得这些经历对我来说也堪比高考,虽然不是一次考试决定命运,但是我也有很大压力。


2018年高考是00后首次集体走上考场,也是千禧一代第一次进入社会的历练中,他们对高考的态度引人深思。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到975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同时,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也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今年也是00后首次集体走上考场,备受关注。 


近日,有网络媒体对2万余名00后高考考生、考生家长和其他网友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左右受访的00后考生认为高考是为了增长经历,而非改变命运的大考。而受访家长选择“增长经历”的比例更高,占到了70.7%。对于这崭新的一代而言,高考虽然重要,但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2020年起,北京将实行“3+3”高考新模式。考生高考成绩将分为3门必考与3门选考科目两部分。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为选考。这意味着,沿用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将取消。


 2018年6月,河北某中学高三生在备战高考(图片来源视觉志)


@Renee 00后 没有参加高考

谁说人生必须有标准答案

 

很多个晚上,盯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英文教材时,我经常幻想,如果我当初选择了高考这条路,会是怎样呢?

 

当TOEFL换成语文英语课,当AP课程折合成数理化,当SAT变成高考,当课外活动变成社会实践,这应该会是另外一种体验吧。有时我背着单词也在想你们的生活,语文课前精心准备后的侃侃而谈,英语课后一直坚持的十五个句子,数学课一张接一张的卷子,物理课从不间断的讨论甚至辩论,化学课挤在前面看焰色反应,生物课刷刷的笔记声响。

 

我在焦急等待着申请结果,而你们也拿着模考成绩单在走廊里徘徊。高考只是增长经历,而非改变命运。愿所有努力都有回报,日臻美好。


@留学君


高考的恢复,让无数曾在迷茫与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看到了曙光。40多年过去了,高考在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同时,也彰显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对知识的渴望,对人才的尊重。在高考这条路上,你或许走到最后,或许半路出国,两者并不冲突,高考生有难熬的六月,出国党有焦虑的申请季。


无论高考还是出国或许都不能改变命运

但知识能!


遥祝:

十年磨剑试枭雄

一笔生花上九霄

在高考结束铃响

合上笔盖的那一刻

你有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



Reference:

http://www.xinhuanet.com/yuqing/2018-06/07/c_129888939.htm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8-06/06/content_17264955.htm

http://bbs.voc.com.cn/topic-8408312-1-1.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855696/answer/18208281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203/06/276037_727342398.shtml

http://m.3gv.ifeng.com/lady/vnzq/doc404?from=news&aid=123571884&online=-1&doctitle=

http://www.eol.cn/html/gaokao40/index.html

http://www.yxtvg.com/toutiao/1034/20170607a05aac00.html



End


往期回顾:

移民不移居,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青睐“轻移民”?

哪些误区,阻碍了你的移民大计?

不容错过的留前语言、学习、心理指南

留学美国四年的“中国状元”,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美国税务局为啥这么牛,连黑社会老大都不敢逃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