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虽然近期世界杯是全国关注的焦点,但内地电影市场热度不降反升,仅仅是端午三天假期,全国累计票房就达到9.07亿元,直接刷新了2017年端午节记录。
其中,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2》独霸榜首。截止到18日晚,该片综合票房已突破9亿元,相比之下国产片显得力不从心,总计票房不及它的一个零头。这种情况跟《复仇者联盟 3》上映之初是很相似的,对比近几年来全球电影Top榜,内地电影总数竟不及外国电影的二分之一。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先来看几组对比吧!
英雄主义情怀的迥异
美国是一个具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纵观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如《蜘蛛侠》、《蝙蝠侠》、《美国队长》….),其中的主人公不论是强大的战士还是羸弱的青年,他们永远以个人的姿态活跃在荧屏前,面对危机发挥无限潜力,化险为夷,保护世界。个人英雄主义,即体现在个人身上的,面对困难、克服危机与矛盾时的英勇抵抗与自我牺牲精神。
而在中国,英雄是普世价值的化身,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是一个时代、一种思想的体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很多时候中国电影更倾向于“悲情英雄”,像《赵氏孤儿》、《关云长》这样主人公在任务不能完成之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影片,往往更符合国人心中对英雄主义的理解。
实际上这样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的历史。在美国的历史中,个体概念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他们所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是绝对的平等,要求个人有挑战集体的资格,更加看重个人价值,这样的价值观与我国某些主张是并不趋同的。90年代以来,中国在加强对文化艺术业总体调控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电影文化的具体规范。“主旋律”电影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弘扬者,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领头位置。优秀的国产电影其实不少,只不过在体制的限制下,这些电影总会落得被埋没的命运。
纪录片的跨文化实践
提到这种类型片,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BBC(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史诗般的画面、壮美的镜头、精良的制作,每一帧都可以拿来当壁纸!
广义上的纪录片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对客观的记录,而我国却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形式——专题片。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国内纪录片的制作者在创作前就已经为整个纪录片定下某种情感基调,从而使其在选材、撰词等方面具有某些倾向性。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不同
东方文化崇尚整齐划一,人们讲求中庸之道,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喜欢先立意、后泼墨,去个性化现象明显;西方文化则重视逻辑,人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对未知世界力求真理,创作中更偏向客观地再现。
(二)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强调知觉,喜欢综合思维,但不够严密,常常轻视分析方式和实际观察,注重统一,主客观划分界限模糊。英美人逻辑思维发达,喜欢从具体实施出发,大量收集事实和数据,重实用主义,以线性思维方式为主。
(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追根溯源,引起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的原因应该是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西方人的价值观,更多来源于近现代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生长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而产生的工业文明和科学精神。有研究表明:美国儿童积极、进取,敢于挑战问题;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趋于被动、忠顺,忍受环境压力而不去改变它们。
翻拍电影中的细节差异
《无间道》
这部号称华语警匪片巅峰的作品,当年国内外各种颁奖典礼上拿奖拿到手软。2005年被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看中并买下版权,翻拍成电影《无间行者》,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那一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双料奖项。
小李子版的《无间行者》其实就是一部普通的美式惊悚片,除了拥有好莱坞流水线上完成度较好的剧本和节奏,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并不出彩。港版就不一样了,贯穿三部曲的宗教隐喻,以及每个角色身上保留的那种东方人特有的谦虚和内敛,个性不如美版张扬,却极具爆发力。
《跟踪》
这是一部由香港导演游乃海执导,任达华、梁家辉主演的悬疑警匪片,曾获台北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多次提名。韩国将其翻拍为《绝密跟踪》,于2014年上映。
导演曹义锡对情节和人物进行了修改和丰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故事结尾处,队长任达华被匪首刺破大动脉躺倒在血泊里,给所有的队友讲笑话故事的情节。这本是《跟踪》的高潮部分,煽情到了极致。但在《绝密跟踪》里,这个情节被弱化了,薛耿求演的队长没有讲笑话,而是在被送上救护车后,用订书机在脖子上订了几下止住血,又回到犯罪现场亲手击毙了郑雨盛,个人英雄主义感十足。
无论从评分还是观众的体验上来看,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完美的电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中外电影中有不可避免的文化差异,但不管是哪种文化,其中总会有触碰到观影者的动情点,并能引起群众共鸣的地方。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目前,国内电影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以说,中国电影就与其经济一样,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此,留学君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在借鉴外国影片拍摄的同时,充分找到自身的特点,融合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将其映射到电影之中,相信国内电影业前景一片光明!
编辑:杜亚娜
- End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请至后台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留学》杂志"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