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几万去游学到底值不值?

留学杂志 2019-03-30


小学6年,全班只有儿子一人没出过国!妈妈被逼急:花两三万去游学到底值不值?



于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


这两日,一位杭州孙女士的发问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而与之有关的“中国素质教育”等话题也再次成为焦点。



据《钱江晚报》8月1日消息,杭州的孙女士这几天有点忐忑,因为自己在民办小学读六年级的儿子即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英国游学,她坦言“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一次游学起码3万元,抵得上我三个月的工资了。



据悉每年寒暑假,孙女士都会陪儿子在国内旅游,但没带出国过,“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经济考虑。”然而,今年暑假她改了主意:“我是被逼急了,现在才知道,小学6年,全班只有儿子一个没出过国。”


孙女士说,每次开学,同学都会交流假期生活,分享出国经历,儿子插不上话。最终,她只好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目前,孙女士正哭笑不得,毕竟接下来三个月又要节衣缩食了。

此事在微博引发热议,并登上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六年级的时候还没出过省 





但更多网友纠结的是每月一万的工资





还有网友发问,为何非要去英国




有网友表示这是攀比之心,不能有



紧接着就有人说不是



还有不少网友很耐心地传授经验




的确,孙女士处于工薪阶层,咬咬牙才能把儿子送出国游学,但其实班里大部分学生的护照上早已盖过几次章了,这种家庭经济上的悬殊并非“打肿脸充次胖子”就能弥补的。


有网友冷下心肠理性分析,建议遇到类似问题的家长,索性帮孩子办理转学


毕竟,唯有经济才能支撑起孩子的格局与视野,如果经济尚且不能满足孩子精神及心智方面的需求,不如先让孩子一心一意接受“应试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洗礼吧。正所谓三代才出一个贵族,阶级进化永远是一个冗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至此,小编想起逻辑不一定靠谱的罗胖曾讲过的一句话:今天的中国,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远着呢,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实则不尽然,留学君姑且认为罗胖所指的“英雄”是罗曼罗兰笔下的英雄,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笑对生活的英雄。


因为,生活远比你想象的要残酷,社会远比你所见的要现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


正因如此,认清自己所处阶级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融入不属于自己的阶级,只会徒添烦恼,甚至将孩子引上一条自卑且没有动力的人生道路。


图片节选自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如今,北美教育或许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资料显示,北美社会普遍将教育分成三大层,顶层是“精英教育”,中层是“素质教育”,而底层则是“应试教育”。


没错,北美也是有应试教育的,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把孩子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至中产阶级,“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主要起作用的便是“家庭教育”,
家庭和学校联手,才能令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以等待社会挑选。

而最顶层的精英教育,说白了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环境。但最终起作用的是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



01

底层应试教育


简言之,北美底层应试教育,不是在培养一个人才,而是在打造一个工具


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创立于1994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KIPP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它是一种针对贫民区孩子所建立的公立学校,KIPP意为“知识就是力量”。


据悉,在这个学校系统上学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自穷人家庭,他们依靠抽签而不是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可它的大学升学率却超过80%——要知道,美国贫困家庭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只有8%!而它的管理之严格,堪比国内的衡水中学。



可以说,这所学校的办学是相当成功的。它的诀窍很简单:就是跟中国一样,做应试教育。你可别觉得北美的学校都是什么素质教育,其实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至少可以让他够上一个饭碗。


这种KIPP的学校核心就是考上大学。学校有两个基本点:WORK HARD,BE NICE——就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

它的基本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这些底层的孩子,尤其是那些黑人,或者拉丁裔孩子跟他们原来的社区切割干净。



原来跟街区的小混混一起玩,一起吸毒。现在就天天在学校呆着;别人早上八九点钟上学,下午三点放学,KIPP的娃早上七点半上学,下午五点钟放学,然后大量的家庭作业,做完作业累趴了直接睡觉,根本没时间跟街区那些小混混玩了。


总之,这所学校什么都管,从考试成绩,日常习惯一直管到吃饭,上厕所,包括用多少卫生纸,都是有规定的,接近军事化管理

因为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让底层的孩子克服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习性,然后进入一个大学门槛,他们命运才能彻底改变。


由此可见,中国的应试教育并不应被贬得一无是处,因为它是底层孩子们至关重要的踏板,唯有踏出这一步,才能向原有阶级轻轻地说一声再见。



02

中产素质教育

然而,素质教育又是在哪儿展开的呢?答案就是中产阶级聚集的学校里。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类学校往往注意培养孩子,更多的体育特长或才艺,同时让孩子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组织人群的能力、还有探索问题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素质教育仍不是培养顶级精英,他培养的是一个中产阶级人格。
即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让孩子具备更高的素养及才智,以待将来步入社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更快地被社会挑选。



03

顶层精英教育

最后,就得说到顶层精英教育上来了,也就是北美著名的“私校”传说。它的核心使命不是让孩子“变得更好”,因为“变得更好”是为了被人挑选的,而他们那个阶层却是“挑选别人”。

真正顶级精英教育核心只有一条,就是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这种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要让孩子学会选择和改变世界


其实,目前中国也有类似的精英教育出现。例如此前知乎上大火的一个帖子。主题为“用身边的故事讲讲中国的阶级固化现象”,一名国家博物馆馆员的回答获得了1500次赞。



他讲述了自己接待北京两所来访学校时的不同体验。其中一所位处东郊的中学,管理混乱,不守时间,组织参观纯为应付上级。初中二年级的孩子知识结构匮乏,表达能力欠缺。馆员讲解了不足十分之一课程时,带队老师便急着打道回府,理由是“该吃午饭了,不能让送餐的公司等,不然要被罚钱。”


另外一批来参观的孩子来自东四著名重点小学(据猜测是史家胡同小学)。这所学校每周都组织一次国博授课,学生的积极性高,互动良好,宁可错过饭点儿也要坚持把课听完。管理员在讲课时提了一个引导性问题:“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按套路,小朋友们应该回答“南宋”。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孩子给出了“伪楚”这个答案。



伪楚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是在金灭北宋后扶植的一个汉人治汉的伪政府,前宰相张邦昌被迫称帝,前后存续不过32天。


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不仅知道伪楚这个毫无存在感的政权,更是详细点出:张邦昌登基是在三月,赵构登基是在五月。

这名负责接待的馆员感慨,东四的小学生全面碾压东郊的初中生。精英家庭的孩子在人生伊始就已展现出超凡的优势,
不拘于眼前小利,目光极其长远,且能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做出正确选择



04

中国教育会重复这种未来吗?


记得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曾说:我需要学习政治和打仗,然后我儿子才能学地理、自然、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再之后我儿子的儿子才有机会学绘画、诗歌、音乐、雕塑、挂毯和瓷器。


这句话也印证了欧洲著名谚语:三代才出一个贵族。而以上三种教育的本质便是这么来的——为了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基本需要。



但不能忽视的是,当今中国教育有两大致命缺点:


1.教育资源稀缺
2.社会竞争高、基本保障低


结果导致大量城市家庭要兼顾“应试”和“素质”,最后在时间和金钱方面投入巨大成本,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一种无望的焦虑之中


大家纷纷高呼:贵族我就不指望了,但我奔个小康咋也这么难呢?!


因此,再次引用罗胖的话时,留学君忍不住笑出声来:提升认知,成为英雄!

哈哈别扯了,认知再通透,也没人能在操蛋的生活里逞能充英雄。你看,写完这些,留学君不又要去搬砖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部分信息源于北美报告、《逻辑思维》。

往期精彩:

2019年英国、加拿大留学将大幅增长!

八个细节告诉你,美国高等教育为何全球领先!

官方活动|2018年度南澳州学生大使甄选活动在京举办

2019年性价比最高的大学请查收!平价的学费,四星的学术水平

辟谣!签证/移民申请再无补件机会?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