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特辑】四十年中国当代留美史
中美两国关系虽然历尽艰辛与曲折,但在教育领域,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却是不断走向广泛和深入的。
本文原刊于《留学》杂志2018年第22期,总第116期
四十年中国当代留美史
中美关系不断深入的一个缩影
——专访美国驻华使团副团长傅德恩
2018年7月,是傅德恩第四次来到北京。这次他前来中国,出任美国驻华使团副团长。这是他第四次开启在中国的历程,也是他再一次站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中美关系,鞠躬尽瘁的一段旅程。
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源起于40年前的一通越洋电话。1978年7月的某天凌晨,正在中国会见邓小平的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将电话打到了白宫,从睡梦中叫醒总统吉米·卡特,转述邓小平的询问“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及“能不能派5000人”。卡特回复:“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那个时候,中美还没有正式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也还没有召开,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先于政治,被两国的领导人提上了日 程。
就这样,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留学大潮翻涌而起,以美国为轴心,向海外世界席卷而去。
与傅德恩的对话,更像是一场关于中国当代留学史的回忆,他与中国的情缘恰巧暗合着中国留学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中美关系虽有曲折,但在教育领域,是一直不断走向广泛、走向深入的。”傅德恩先生如是 说。
1981-1983
应中国需要
给破晓时期的中国讲美国
1981年,傅德恩乘飞机来到北京,而后转乘火车到沈阳,来到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
当时的傅德恩是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年纪不过二十出头,本科主修比较政治学的他对中国有着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好奇。
就在他来中国的三年前,52名中国中年人途径法国转机去美国留学。经济的窘迫加之内心的忐忑,都没能抵挡得住他们内心对于曙光的向往。然而语言成为了最大的拦路虎,不仅出国需要外语,整个改革开放所迎来的时代都需要外语的支持。正是因为当时中国对外语的巨大需求,傅德恩作为“被需要者”,来到中国。
傅德恩参加了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一个亚洲志愿者协会,教中国老师学外语。沈阳的东北工学院,是他的第一站。
在1980年,有一张新闻照片让人印象深刻:一位西方女游客在故宫参观,而走廊上站满了“参观她”的中国游客。这种陌生的好奇傅德恩也体验过,他对《留学》谈起,他当初在沈阳逛街的时候,背后总会有很多人拥过来,对他非常好奇,他们会在他背后议论,“他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物?他在沈阳干什么?等等”。
同样的,傅德恩对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后来他走遍了中国各地,去乌鲁木齐等一些遥远的地方时,会坐三四天的火车,他在火车上与中国朋友聊天、打牌、嗑瓜子,向他们介绍他自己,介绍美国。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让我更多地了解中国,同时也让我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我要把我的国家、我的文化还有我自己介绍给不了解这些的人,就需要我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更新,我自己会颠覆以前习以为常的观点,重新思考、定位,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我。”傅德恩告诉《留 学》。
而这段经历,也为他今后成为一名外交官,埋下了伏笔。
拎客
傅德恩(Robert W. Forden)
傅德恩(Robert W. Forden)于2018年7月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开始担任使团副团长。傅德恩先生在美国国外勤务工作近30年,身居高级国外勤务公使衔参赞级别。
傅德恩先生之前在中国有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1981—1983年在沈阳和北京的大学里教授英文。1995—1998年和2007—2011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官员。2005—2007年担任美国国务部中国与蒙古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和政治组组长。傅德恩先生也曾在2015—2018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AIT)副处长,并在2002—2005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处长。他也曾在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馆和美国驻河内大使馆任职。
傅德恩先生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并曾于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修国际贸易与亚洲外交史专业研究生学位。他通晓中文普通话和越南语。
傅德恩先生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夫人纪慧娟是来自于台湾的美国人,二人育有二女一子。
1984-1994
自费出国留学出现
美国成为留学生首选目的国
1984年,傅德恩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就在同时期,中国的留学也正在酝酿着一场蓬勃的变革。
1982年夏天,傅德恩从沈阳搬到北京,来到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年轻的林毅夫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看中,推荐到芝加哥大学学习农业经济;他的北大校友海闻刚从北大毕业,但没能拿到公费留学,只能考虑自费,他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学校与北京图书馆,从北图抄写下美国的地址,一封封申请信寄到美国,最后被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录取,成了改革开放后北大“自费出国第一人”。
同样是在1984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自费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人们自费留学的渠道。
在那年的春晚上,身着中山装,带着眼镜,貌不惊人的张明敏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不仅风靡全国,也佛动了世界各个角落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无论是身居海外的学子,还是即将出国的留学生,心中最柔软的情感,都被触动了。
仅在1985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生总人数就达到了3.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7000人。在之后的十多年间,这些人中很多都回到中国,政界、学界和商界不乏有他们的身影,很多人成为了后来中国各个领域的“领航 者”。
而这些留学生的首选国家,就是美 国。
来中国工作过的傅德恩毫不避讳说去美国留学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去美国留学所能够接触到的文化不仅只有美国,美国是全球化、多元化做得最好的国家,因此,可以说,去美国留学就等于去全世界留 学。”
1991年,美国学校的大门开始向中国敞开,他们向中国学生大批量地发放全额奖学金,参加出国英语考试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就在此时,按照传统方法讲课的北大外语培训中心关门了,而俞敏洪的英语学校迅速发展,每年收入几倍地增长,“当时可能比卖鸦片还要赚钱。”俞敏洪说,“这个时候,我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是遵循最初的打算,挣够学费出国留学,还是全力以赴地经营英语培训。”
1992年,邓小平南巡,总结了当时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改革开放的新一波浪潮由南向北,形成了巨大的号召力。那一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国家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俞敏洪拿到新东方办学许可证的1993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12字的方针正式被定为出国留学的方针,国家教委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进一步放宽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动员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火爆全国,将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出来。里面有一句台词引起多数赴美者的共鸣,“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美国的国际化和开放性,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年轻人从区域性的思维过渡到全球性的思维,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会迷失,但这种迷失本身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就像我当年刚到中国时的困惑一样。”傅德恩告诉《留学》。
1995-2004
中国的发展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1995年,傅德恩再次以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官员的身份来到北京。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宽阔的马路上,来往的汽车已经代替了原来的自行车,海淀中关村从原来的养满猪羊的农村变成了“中国的硅 谷”。
这个时候,许多海归已经学成归来,面对开放的中国市场摩拳擦掌。1995年,俞敏洪觉得,新东方要想长期做下去,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他只身前往美国找到徐小平、王强来帮他。徐小平在1996年1月9日下的飞机,为了隆重,俞敏洪特意买了一辆德国原装进口帕萨特去机场接他。
1997年,为了让海外华人研究者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中央提出了“为国服务”概念,与传统的“回国服务”不同,“为国服务”认可留在海外的公费留学生的贡献。同时,政府为海外人员提供一系列便利,譬如允许同时保留海外和国内的职务,参与国内外合作项目,回国教书以及技术交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企业等。
这时的傅德恩,已经在亚洲多个国家担任过外交官,亲眼目睹了中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他坦言,中国的发展是本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相当于将400年的历程压缩至40年。
“美国在中国的外交代表部门是其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交代表部门之一,除了驻北京的大使馆外,还有5个领事馆,正是因为美国了解中国的重要性,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才会如此的重视。“傅德恩告诉《留学》记者说。
2005-2018
打破区域性、着眼全球化
未来世界共同体是年轻人的平台
2005年,中国留学行业的发展进入了野蛮生长期。“走出去”的需求渗透进了每一个有物质基础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接受新的文化、拥有全球化的思维。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本科学费和生活费一年需要5万美元,在中国很少有家庭能负担得起。但在21世纪以来,很多家庭的存款已经能够达到100万元,房子也变得值钱起来,实在不行换个小房子,供孩子去国外读书,已经成为常态。
2007年,傅德恩再次回到中国工作,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官员。这时,美国高校不断对中国敞开怀抱,到2010年左右,中国的学生甚至只需要托福过关就可以去美国读大学,留学迎来了它真正的高峰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进一步确定了鼓励人才流动的指导方 针。
截至2016年,美国在读中国留学生总人数已超过100万人,每年中国赴美留学生总人数已经超过35万人,连续8年居于美国国际生数量榜首,美国仍然是中国留学生首选国家。从最初登上美国飞机的52人,到今天的不断刷新的记录,中美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发展,从未止步。
美国作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国家,不仅大量地承接了中国留学生,同时还派遣相当数量的留学生来到中国。2015年12月1日,著名的“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便是由美国政府发起,但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民间机构以及慈善家,而非联邦预算,预计在未来4年内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将目前派往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加倍,以加深中美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计划已经得以实现,并由美国政府继续发起了“百万强计 划”。
2018年7月,傅德恩第四次来到北京,出任美国驻华使团副团长,再一次站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中美关系贡献自己的力 量。
当问及傅德恩如何评价中美留学生往来时,他告诉《留学》:“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年轻人的才能与智慧将有一个全球化的可发挥的平台,从我走过的中美关系的发展历史来看,我认为世界共同体无论对美国还是对中国都是有益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打破旧有的区域性观念,增强自身的全球化意识,对于未来世界的建造,尤为重要,这也是教育所能够带来的最大收 益。”
傅德恩接受《留学》杂志专访
往期精彩
耶鲁校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逝世,妻子曾说“唯有死亡能打败他们的婚姻”
王思聪、陈奕迅、汤唯、江疏影、李治廷...盘点毕业于英国名校的中国名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