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三缺一话教育:国际化教育,从校长抓起!

刘文婧 留学杂志 2019-03-29


这是一档非工作时间的访谈节目

可能在休闲会所、深夜酒吧、健身休闲馆


在这里

你将看到行业大咖的多面人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撞思想火花





今天《留学》三缺一的

嘉宾

华智英才(北京)国际教育中心主任





杨旸



VS

来自

《留学》杂志


子琛

南风

鬼宿



REC



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

剑桥大学哲学、教育学双硕士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副研究员

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剑桥Eos中心主任

华智英才(北京)国际教育中心主任



外人眼中的超级“学霸”,

投身国际教育事业,

从学校管理层开始,

对接中英两国教育资源,

旨在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精彩节目即将开始




纵观整个出国留学行业,送学生出国留学仍然是主要趋势,您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校长的海外深造?


现在的留学机构都做的很有规模,大家都有自己的体系。无论从学校申请上看还是从学生规划上看,留学顾问积攒的多年经验让整个留学流程非常完善。而仔细分析我个人专长还有我团队教授们的兴趣点,我们更愿意投身于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个领域。


我们做的校长培训,严格意义说来不属于留学范畴,我们主要是针对校长的管理理念:其中包括对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研修。这些工作与教育的国际化紧密相连,应该属于一个泛留学的概念。



总体来看,教育一定是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的,这个趋势是无法阻挡,也是无法回避的。如果我们能够帮助校长们拓宽国际视野,实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学校的日常管理上、老师的课堂教学上与世界前沿模式接轨的话,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在留学前置的阶段,也就是在学校里面把一些适合海外学习的能力准备好,我们的学生也就更有可能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成为精英与领导者,这也是我做校长培训的初衷。




有一部分预备出国留学的家庭选择就读国际学校,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可以非常顺利地出国以后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求同存异进行留学“过渡”,您对此有何看法?


这是国际学校的职能之一,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国际学校的存在是在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给孩子提供另外一种培养方式。我国体制内的学校可以培养出很强的集体意识、背诵能力、演题能力、考试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并非不重要,国际化学校也要客观地认识到体制内学校在很多方面的优势,从而探索如何能够在我国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更加综合的、适应未来全球经济与跨国竞争的一套能力。我希望在国际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不要把这样的学习经历当作出国的一个过渡,而是觉得自己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所获得的能力更加适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目标才做出的选择。

 

从更深的层面来说,目前我国的国际学校和体制内学校采用两个互不相通的体系,我认为这两个体系都不是完美的,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更希望我们的国际学校能够重新审视“国际化”这个定义,从课程内容上,能够优化课程设置,从目前的“引进”阶段过渡到“融合”阶段,让国际与中国相通相融。反之,对于体制内的学校来说,也要进行这样一个思考与提升,从教学法与考核模式方面,更加生动活泼地去教学、全面立体地去评估。归根结底,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学校还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培养人才,而不是为了向别国输送人才而存在;而如何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下一代,应该是国际学校与体制内学校共同思考、共同完成的命题。




从您回国从事留学行业以来,您有没有觉得哪些问题是值得被诟病的?


首先,我并没有真正身处传统定义的留学行业,所以我的观点来自侧面的观察与教学中所遇到的事例。留学这件事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环节,比如树立目标、规划学业、了解信息等等。不管由什么样规模的中介来指导学生申请,这整个的过程还是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且就录取成果而言也确实是以学生的自身条件为依据的。说到这里,就是我想提出的一个留学中所谓的“痛点”吧,那就是学生与家长的惰性,这是非常致命的。我们遇到了太多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和家长,他们过于依赖留学中介机构,有的家庭可能觉得整个申请过程都无需自己动手,完全是我交费你办事的心态,这就是我说到的惰性。


 

我们之所以有惰性,或许是因为我们教学的体系给孩子设置的目标从来都是比较遥远且单一的:似乎从我们上学开始,目标就是12年后的那个高考,所有的学习都是为考上好大学这个目标而服务的,成绩分数是唯一的考核标准,甚至连特长的培养都变成了父母给孩子谋求的一个高考加分的途径。如此远期且标准化的目标很容易让孩子和家长们产生惰性,不再关注具体的教育问题与方法,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与家长身上也并不少见。但是在国外,考核是分解的,分散到孩子的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能力领域上,一个孩子各方面软实力都将计入考核,也将在其升学的道路中成为被评估的因素之一,这就使得外国的学生与家长比较关注教育的过程,而如果保证了正确的教育路径与方法,结果通常不会差。

 

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必须认识到,申请是留学的第一步,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走出去的第一步家长和学生必须要负责任地参与;那么既然它是第一步,留学成功就更需要踏实、笃行,学习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付出与回报也是成正比的,一切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学生本身,留学行业所做的工作只能是对孩子的一个辅助和提升。




您怎么看待未来学校高管人员到国外研修这个领域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和我们的教育一定是朝着国际化发展的,我们的学生们或者我们的下一代肩负着民族情怀和公民使命的同时,也要具备国际化的能力,一种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为了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我们做教育的投资人们、董事长们,还有校长们、老师们当然也要具备这样的视野与格局,这是我们为更好的教育应做的准备工作。

 

高管的海外研修让董事长们、校长们有了一个途径和渠道,亲自去跟外国的学校进行更广泛的、更深入的交流,去观察、去收集数据、去总结,然后用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的方法论去分析所见所得,并且回归到自己的学校,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把我们的课程定位为“研修培训”就是想突出这样一个学术过程,这是我们最突出的亮点,而且我们认为这样的交流是值得提倡的。如果我们能够打造起使家长、学校、中介机构、外国学校更加紧密合作的泛留学圈,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会是更加全面。




一说到英国,很多人就会联想到贵族气质,觉得它的教育也是趋于精英化。那么,您觉得所谓真正的精英到底是什么?


精英主义一定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能用一种固化的思维进行简单化一的判断,更不能自以为是地将学历与成功进行一种必然性的关联。真正的精英首先要具备自省的能力,并且会带着对这个社会的思考、这个时代的思考,去探索这个时代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而自身又将如何成为其中的一股力量。我们是否够跳出自己的利益圈,用我们的力量去为更广大的群体做些事情;我们是否能够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注意到他人的权益,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行动甚至退让去捍卫他人的权益。我觉得能这样思考的人才称得上精英,这样的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召唤的,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家国使命感。




杨总作为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是大家口中常说的学霸吗?您怎样定义学霸?


我曾经一度比较排斥学霸这个词,因为大家好像对学霸有一个固定的印象,尤其是女学霸,比如从形象、思维到为人处事的方式不合群等等,我一直以来比较排斥。

 

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典型的学霸,可能因为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下子把目标定在我以后要上名校,只是一直对学习很有兴趣,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一番想法。



而且,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眼中的“学霸”是否也有限于所处的教育体制:比如说一个外国的好学生,未必能够战胜我们国内的高考,反之亦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却应该是没有文化隔阂的一个定义,成绩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这样的人应该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这是作为一个好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同时这个人还应该能够观察社会、观察周边的人、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评估、自我反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然后寻求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能够具有这些成熟行为,并且把学习学好的人可能才能称之为学霸。




 您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育者吗?


那是一定的,不管是从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的工作来看,还是我做的校长培训的工作来看,我觉得教育者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


我认为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启迪人生,给人以启蒙的作用,做的是一种挖掘人的潜力,让其实现更广大空间的这样一个工作,这是对所有教育的一个普世的定义。

 

学习是一个丰富阅历的过程,在教育学里面,教育涵盖两个层面:一个是正式教育,也就是说发生在体制和教学环境内、学校内的教育;还有一个是非正式化的教育,那是通过社会的、家庭的,包括同龄人之间的互动而进行的,其实,一切社会化的互动过程都可归到教育这个本原上。简言之,教育就是让大家吸取经验和吸收知识这样一个过程。




是不是还没看过瘾?


下期精彩再会

也许 下期的主角就是你!

《留学》三缺一等你来碰杯



1

END

1




往期精彩

【杂志特辑】考文垂大学:用新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是大学的使命

美国名校的严酷真相:我活着走出了芝加哥大学的方庭!

在斯坦福读本科是什么体验?碾压你的不是学霸,而是天才!

201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举行,这些获奖者里有没有你的校友?

《留学》三缺一合辑第三季| 震撼来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