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出炉: 这部中国风动画, 戳痛了每个妈妈的心

留学杂志 2019-03-29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美国当地时间2月24日晚,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举行。由华裔女导演石之予(Domee Shi)执导、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迪士尼电影公司发行的动画短片《BAO》(包宝宝),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

短片不到8分钟,没有一句台词,讲述了一对母子之间的“相爱相杀”的故事。短片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式亲情”的讨论。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那颗自以为对孩子好的心。(文章结尾可观看完整视频)



本文来源:蓝橡树(ID:blue_oak),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美国大头妈妈、心理严选、动画学术趴。



一、


短片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令人熟悉的传统中式室内摆设,还有更为令人熟悉的传统中式夫妻关系:妻子做早饭,丈夫匆匆吃完出门上班,两人的唯一沟通桥梁就是食物——桌上的一笼包子。


妻子一个人在家,感到十分孤独。突然间,她亲手做的一只包子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



包子慢慢长出手脚和身体,妈妈惊喜地把包宝宝认作自己的孩子。



正如所有初为人母的妈妈一样,这位华裔妈妈把包宝宝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细心喂养,百般呵护,生怕他受到一点点的伤害。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妈妈发现包宝宝的世界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母亲在打太极,包宝宝却偷偷溜走,去和两个男孩踢足球;


他有了自己的秘密,不想让妈妈听见;



他和朋友去玩,无视妈妈精心准备的大餐;



......


妈妈做的一切,固然是不希望包宝宝离开她、担心他受到伤害,但是包宝宝“不领情”。


原本亲密的母子,闹起了矛盾,包宝宝久久不回家,母亲变得十分沮丧和无助。


直到有一天,包宝宝找了个老外未婚妻,决定离开家生活。



妈妈一气之下把女孩关在门外,阻止包宝宝离开。然而,包宝宝铁了心要走,怎么也不肯留下。



在愤怒情绪支配下,妈妈含泪一把将包宝宝吞吃入腹,随后跪在地上痛哭。这个情节极富震撼力,迅速将短片的思想升华至一种大格局——母亲用爱养育了子女,却也有可能用爱将子女吞噬。



或许有人觉得“吃人”的片段很恐怖,而这种会伤人的爱,却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言:“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雏鹰离开巢穴,方能学会振翅高飞。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渐行渐远的旅途。


二、


该片导演石之予(Domee Shi),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导演。这部短片的故事亦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



生于重庆,长于加拿大的石之予,曾在被称作“动画设计师的摇篮”的谢尔丹学院学习动画节目制作,并于2011年6月成为皮克斯的实习动画分镜师,不久后就正式受聘成为《头脑特工队》的分镜师,随之搬到了加利福尼亚。


独生女儿的离家,让石之予的父母第一次感受到了分离的焦虑。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总是把我看作手心里的小包子,不允许我乱跑,也不允许我离开他们的视线。”石之予回忆道,“当我真正的离开家以后,这种转变让他们很难适应。”


父母的“过度保护”让石之予有些难受,但是当她真正长大了以后才发现,父母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爱她的具体表现。


特别的成长经历成为了石之予灵感的源泉。2014年前后,她萌发了以包子为角色创作一部短片的想法。包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每到节日,石之予的母亲都会做。而“包”又谐音同“宝”,巧妙地寓意为母亲的掌上明珠。

就这样,一位空巢母亲和一个古灵精怪的包子的奇幻故事,横空出世了。


石之予努力在动画的细节中尽可能地展现了亚洲文化的特色:墙壁上的合照中人物身着中式服装,装饰物是中国特有的“福”字日历,木质桌子,藤椅,红色的釉瓷碗等等。


作为一名华裔加拿大人,石之予希望尽可能地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家庭环境,恰好美术指导又是一个华裔美国人,他们合力将场景尽可能完善。


短片中有一个片段是母亲为了哄小包子,给他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其中的菜就有麻婆豆腐,水煮鱼等。石之予表示,她很喜欢父母给她做的这些菜,所以还特意带着团队去四川学习川菜的做法。


为了把Bao做到最好,石之予还请了妈妈来办公室,教大家做馅料、擀皮、包包子,让同事们有机会准确地捕捉面皮和肉馅儿的肌理。



石之予妈妈曾经说过:“好希望把你塞回肚子里,这样就一直知道你在哪儿。”




亚裔的家庭文化在欧美并不是主流,所以也有人不赞同短片所传达的价值观,认为影片的结局有点渗人。皮克斯内部提案时大家也曾担心,“太黑暗或太诡异的剧本,需要特定文化背景去理解。”



但《头脑特工队》的导演、石之予的导师Pete Doctor则力挺这个“有点奇葩”的剧本,最终让石之予心中最初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三、


很多观众把这部短片的主体部分看成是妈妈做的一场梦,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这位母亲的眼里,孩子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弱不禁风的“包子”,自始至终,这个“包子”都是母亲眼里儿子的形象,而并非儿子真正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在母子之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剧烈冲突后,不愿放手的母亲把“包子”吞进肚中,却反让她看到了儿子真正的模样——他是一个成人,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的个体。


在母亲眼里,“包子”变成了“人”,与此同时,她也终于学会了放手和尊重。



大抵来说,《包宝宝》描写的是中国家庭关系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现象里:父亲常年缺席,仿佛并不存在;母亲以孩子为生活全部重心,以至于迷失自我;孩子则因时代和文化语境的隔阂,从精神上与父母渐行渐远,迫切想要离开原生家庭。



短片所传递的内容十分有针对性,导致很多西方人看得不知所云,亚洲人却觉得十分触动人心。


白人观众:



亚裔观众:



观众们对同一部电影有着如此极端化的反馈,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比如,


在中国,如果孩子想追求一个相对来说不切实际的梦想(比如五音不全却想当歌手),那么这个孩子的梦想肯定会被无数次冷水拍灭。


而在美国,他的身边会有数不清的老师和朋友鼓励他通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在美国,除非孩子十分没有主见,否则一旦亲子观念起了冲突,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被父母制约的可能性非常小。


同样的,从物质层面来看,美国社会主张成年的孩子经济独立。孩子一旦成人,家长可能就不会在物质上继续付出了,甚至学费都让孩子自己打工去挣或者自行贷款。


而在中国,父母们却为孩子的工作、住房、婚姻、养育子女之类的大事小事操碎了心,生怕自己付出得不够多。


普遍受到西方文化渗透影响的中国孩子们,越来越向往自由自主,而父母沉重的爱却成为了孩子高飞的枷锁。中国家庭的主要矛盾在于:中国家长无暇对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立技能进行培养,孩子们想自主却又无法自立。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又护子心切,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太多,埋怨子女不领情;子女反认为家长管太多,极尽所能想挣脱父母的束缚。


如最近频上热搜的《我家那闺女》,焦俊艳作为未婚独立女性,明确跟家里人说过自己单身很幸福,“我现在处于一个很平静的状态里,可能过个两三年发生了变化,但目前是比较平静的。”


然而不结婚不生子,在焦爸爸看来就是“异类”,“结婚生孩子是人生这个阶段必须要经历的事情,要早一点,否则人生就不完美。”



中国文化崇尚孝道和长幼尊卑。因此,中国家长很容易在亲子关系中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在父母眼里,孩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他们无法学会把子女当成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在父母眼中,“包子”永远都是包子,无法变成“人”。


殊不知,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对等的尊重就不可能进行顺畅地沟通,也不可能通过换位思考来互相理解。而这些恰恰是孩子们最需要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这可能也是如此多孩子在看短片时被深深触动的原因。


要改变这个现象的关键,除了子女应做到自重自强之外,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逐渐放开手,给他们学习自主自立的机会,最终把他们当作和自己平等的成人来对待。


正如泰戈尔说的: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点击观看视频:

往期精彩

美国名校录取公式大揭秘,“红包项目”竟能加40分!

卡戴珊6000万豪宅何以在加州大火中毫发无损?背后的体制问题让美国人怒了

《留学》一周资讯(2.18-2.24)

私立和公立学校到底哪个好?BBC这部纪录片,告诉你答案

特别关注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未来教育往哪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