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生家长: 您的孩子可能正遭遇“文化休克”

王怡蕊 留学杂志 2019-05-30
点击留学杂志加星标~





520

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

谐音为“我爱你”。


在今天这个网络情人节里,

也许“520”不仅可以送给有情人,

还可以送给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亲人


在这里,

《留学》杂志祝愿每个人

都能收获自己的“520”


☆☆☆


接下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已经和未来要成为父母的您,

都需要仔细阅读。


即使他\她将来不打算出国,

这里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成长。



也许,你跟身处异国的孩子交流时也有类似体验。明明已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尽量鼓励、宽慰,甚至把自己年轻时的“黑历史”扒出来现身说法,但孩子对你的安慰和激励反应平平,有时还显得反感。

文:王怡蕊

编辑:夏至

设计:毕燕飞

王怡蕊


心理学博士,毕业于昆士兰大学,持有澳大利亚的注册临床心理学家从业执照,是美国心理学会、澳大利亚心理学协会、语境行为科学协会的会员。


于2008年开始在澳大利亚从事临床心理工作,曾供职于澳大利亚的国立医院、心理诊所、政府儿童保护部门和澳大利亚高校。于2015年初被纽约大学派驻到上海校区任职。



浩宇今年 15 岁,独自在美国读书。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他,对于寄宿家庭拉着他一起祷告这事儿很介意,尤其最近一次,他们竟然感谢上帝赐给浩宇优秀的成绩。优异的成绩明明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为什么要归功于上帝呢?


浩宇的父母和很多家长一样,觉得这是件小事,挺容易处理:或者身处其中敷衍一下,或者避免参与。他们搞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焦虑。


要想读懂小留学生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难点,给孩子提供真正有效的心理支持,你需要明白: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经历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

置身于另一种文化的冲击感



当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时,就好比鱼儿生活在水里,置身于河水却习惯忽略河水的存在。一旦离开河水来到岸上,鱼会突然意识到水和空气的差别。就好像置身于另一种文化的我们突然发现,很多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习俗在另一个世界里并不一定成立,这种冲击感就是“文化休克”。


对于浩宇这样笃信个人努力的无神论者来说,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结到上帝身上是不可思议的事,仿佛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对最终结果都没什么影响,这否定了浩宇的自由意志。


然而对于一些信仰宗教的西方家庭而言,全家人手拉手的祷告一方面可以强化自己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可以让家庭成员更加紧密。


将寄宿家中的留学生也囊括在这个餐前仪式中可能承载着寄宿家庭对学生的善意和接纳,他们或许希望学生可以因此更好地融入这个家庭,能有一种家的感觉。



这一刻的浩宇,正面临一个选择。作为一个长居异乡的学子,15岁的浩宇是应该固守自己的价值理念,还是过上一种西化的生活?如果我们要求孩子中西融合、有所取舍,那么,应该怎么去融合,融合什么内容,舍弃什么内容?


我认为,浩宇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值得鼓励。只有心里有个准绳,才能自信、坚定地做出文化取舍。


浩宇相信诚实,不想违心地说祷告词;他坚信无神论,不想把命运交到神的手中;他看重平等和尊重,不希望别人在没有询问他意愿的情况下就安排他做祷告。



面对文化休克  

家长需从三个方面支持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理解和支持孩子遵循自己价值观的努力,并帮助他在现实允许的条件下践行自我。具体来讲,我们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孩子。

1. 安全感流失


留学往往意味着用自己的第二语言去适应一个全新的教学考核体制,和一群土生土长在这个体制中的同龄人展开不公平的竞争;离开自己熟悉、温暖的家人和朋友,寄宿在他人家中。这种寄人篱下、鱼儿离了水的感觉,会让留学生安全感流失,更加诚惶诚恐。


而且浩宇今年只有15岁,儿童和青少年短浅的人生阅历通常意味着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大局观和手段。所以,他们更加容易放大事情的影响力,感到无助和害怕。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离开自己的家乡旅居国外,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一个成年人突然决定去某个不熟悉的非洲国家定居。


这种不安心、不确定、进退失措的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体会。



如果你是一位留学生家长,我想请你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


想象自己的身高、体能、人生经验、生活技巧、沟通能力、知识面、对生活现状和未来的掌控力全部大幅度缩水,回到了自己青春期甚至更加年幼的时候。如果那时候的你作为一名小留学生去国外求学,寄宿在外国人家中,遇到了和浩宇一模一样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


第二件事:


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没有一些现在的你可以轻松处理,童年的你却觉得深深无力的困难?有没有一些现在的你觉得幼稚、可笑的担忧,在当时却显得十分真实,给你造成强烈心理冲击?



2. 认知偏差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自然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和结果。那么家长也许认为不大的一件事,却很容易伤害到孩子那颗并不踏实的心。


作为家长,尽量不否定孩子的感受,也不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以己度人。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明白:孩子的想法也许跟现实存在偏差,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感受是不真实的,更不代表他的痛苦是虚幻的。在试图纠正孩子“幼稚”的想法、帮他解决问题前,请先理解孩子的心情,和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会事半功倍。


如果你是一个不习惯情感外露的家长,那么你可以只说一句,“孩子,我知道你心里委屈(或者害怕、担心、难受⋯⋯)”,或许你可以试着更加相信,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寄宿家庭谈,他只是希望父母能听他说说话、诉诉苦,体会他的辛酸和不易,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这样他就可以坚定地往下走。其实何止孩子,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3. 现实中的困难和障碍


在解决问题层面,面对前面提到的情况,不管是拒绝参与祷告,还是有界限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哪怕是请老师出面协调,浩宇都需要进行沟通。



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擅长人际交往,用英语去驾驭一个可能会引发争论的微妙话题就更让他没有信心。更现实的问题是,浩宇不知道拒绝参与祷告会不会因惹怒寄宿家庭而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寄宿家庭会向学校或家长告状吗?学校和家长会理解、支持他吗?会不会把他狠狠训斥一顿?即使学校和家长支持他,万一寄宿家庭不让他住下去,短时间内他能找到住宿的地方吗?如果因校方对他不满而使他中途不得不调换寄宿家庭,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学习表现和校园生活?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倾听孩子的纠结和担忧,不要轻易地帮孩子下结论。


一方面我们可以帮孩子理清这件事情的利害关系,引导孩子总结出2~3种潜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每种方案所对应的优缺点。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家长的身份和学校取得联系,按照成人的方式与学校协商,让学校了解到家长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态度。



不论这件事情最终如何解决,浩宇是否明确提出不参加祷告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明白:我们是站在孩子一边的。如果孩子确信,我们会去倾听他的心路历程,给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哪怕我们并不赞同他的选择,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和尊重他,他就能感受到安全,就能更容易地采取行动。


或许你可以常常提醒自己,理解和赞同并不是同一回事,对孩子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同意、赞同孩子。假如你无法赞同孩子的观点,也很难体会孩子此时的心境,你仍然可以试着理解孩子,容许亲子之间差异的存在,不着急给孩子下结论或者说教、批评孩子。在这个基础上,你会发现孩子加更尊重你,更愿意听取你的建议。


往期精彩

【杂志特辑】留学生毕业,你的职业规划做好了吗?

十封咨询邮件,七次雅思考试,双非学生终入牛津

“归国潮”撞上“裁员季” 5G时代,留学生就业突围,路在何方?

詹姆斯儿子被全美名校哄抢!15岁才上高一的他已经拿了下了杜克、UCLA....

身体健康是留学的第一要素,这些健康常识不可忽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