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份工作不满意怎么办?150年前的留学生选择继续努力

留学杂志 留学杂志 2021-03-12


在上一期“留美幼童”推送中(请点击文字回顾→公费出国?分配工作?150年前的留学生真的如此幸运吗?),留学君为大家介绍了这次历史事件的背景、进程和结局,今天的推送则主要为大家介绍回国之后的小留学生们拥有怎样的人生历程。



对于小小年纪便远赴大洋彼岸留学的幼童们来说,留洋经历固然已经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但回到祖国才意味着这段崭新的人生的崭新开始。尽管遭遇了种种不公,他们绝大多数还是在国内发挥了自己从国外带回的技术与理念,成为中国近代化道路上重要的代表性人物。

100多年前,这百余位留学生与4亿中国民众相比,如同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但即便人数稀少,他们仍然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之声,并以切实的成绩证明,出洋留学只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他们为后人铭记的个人历史,由自己书写。




远渡重洋的那些孩子们

——记留美幼童远洋(下)








外交舞台 大显身手




在《远渡重洋的那些孩子们——记留美幼童远洋(上)》一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中国被迫向列强开启国门后,急需通晓中外语言的外交人才处理国内外事务,虽然当时已经设立总理衙门,但真正意义上的外交队伍并没有建立起来,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许钤身为驻英正副使臣;同年12月,身在美国的留美幼童正副监督陈兰彬、容闳被任命为为驻美国、西班牙和秘鲁的正副使 臣。

使节制度在中国确立,无论是派驻各国的公使还是使馆所需工作人员,都存在着大量空缺亟待填补。顺应这一趋势,归国后的留美幼童有不少走上了外交和翻译岗位,为沟通中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留美幼童参与外交工作的有30人左右。

1873年,陈兰彬和容闳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地处理华工事宜,他们两人先后带领调查团调查古巴和秘鲁的华工情况,最终迫使秘鲁和西班牙政府答应停止对华工实行合同苦力劳役,并对迫害致伤的华工给予合理赔偿。他们两人开中国外交队伍维护境外华工权利的先河,第二批留美幼童之一的吴仲贤继承了他们的事业,为保护华工及索赔等付出了很多努力。

吴仲贤在美国就读于耶鲁大学,返国后曾作为和硕醇亲王(载沣)随员,因义和团事件专使德国,后来他被李鸿章派往朝鲜,担任过朝鲜元山领事、日本神户和大阪领事及横滨总领事。1911年,他出任墨西哥代办。在担任代办的两年中,他为在1912年墨西哥革命中丧生的108名华侨与墨西哥政府就赔偿问题开启谈判,并最终争取到了310万美元的赔偿。吴仲贤一生在国外任外交官30余年,民国建立后,曾获得二等嘉禾勋章,并被提名为驻外公使人选(遇缺即补)。

除与外国公使等交流的需求外,民间发生的教案也是促使清政府派出留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西方侵略势力不断深入中国内地,传教活动在中国逐渐合法化,各地的教堂、教会及传教士规模日益增长,引发了中西文明的进一步冲突。不少中国人视西方宗教为“异端”,是列强侵略的代表,加之有一些传教士在中国欺压百姓,“国仇”未灭“家恨”又出,由于对列强侵略和教会势力的仇恨 , 晚清民众掀起多次反洋教斗争,史称历次教 案。

在影响较大的南昌教案、连州教案及山东地区的多起教案中,留美幼童梁敦彦、梁诚和唐绍仪等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列强的无理要求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唐绍仪在山东处理了多起教案,其中与法国人有关的教案累积多年,涉及30余个州县,法国主教索赔百万,经过减让后仍有84万之巨,经唐绍仪与法人反复争论协商,最终以1.79万金了结。1901年11月13日,袁世凯在奏折中对此评价:“事势艰阻  ,几费唇舌,始将数年积案,一旦廓清,士民交口称快 ,殊非始愿所能及此。”

唐绍仪

更为重要的是,留美幼童们投身外交事业后,积极维护我国主权,尽最大努力保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后,胁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把西藏纳入英国势力范围。同年,清政府任命唐绍仪以西藏议约全权大臣身份赴印度与英国代表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他采取了十分强硬的态度,坚持废除《拉萨条约》,英国必须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双方僵持不下,一直到1906年4月27日 ,中英双方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英国国家应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坚持了我国对西藏主权的声明。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开始不断向中国输出资本,竞相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山,而问题是,在中国土地上修筑的铁路,清政府却不持有路权。如1898年中国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由合兴公司借款并负责修筑粤汉铁路,但后来美西战争爆发,美国不顾合同“不得将合同转给他国及他国之人”规定将路权出售给比利时,一时引发中国国内激愤,不少人主张取消合同。但梁诚考虑到毁约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造成损失这一实际情况,与美方多次交涉,最终于1905年8月29日与合兴公司订立《收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售让合同》,不仅保留了铁路,还将合兴公司在中国粤汉铁路的各项权益成功收回。张之洞8月13 日致电梁诚云“此事仰赖阁下,志趣正大,谋划精密,识力坚定,挽坏局,保主权,洵为奇伟之 功”。

梁诚

除此之外,梁敦彦、唐绍仪等人对收回津镇铁路、关内外铁路(京沈铁路)路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留美幼童加入外交队伍后,清政府的外交效率与成果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投身实业 兴国富民




除外交事业外,“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是清政府派出留学生出洋留学的重大原因,归国的留美幼童投入到中国的科技领域,尽自己所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由于幼童召回仓促,洋务派并未对他们做出什么有效率的职业规划,而只是按照当时实际需求将他们派往各行各业,很多时候并未考虑到他们在美国所学专业。有不少人开始是作为翻译人员进入各类实业,如黄开甲曾担任上海水务局翻译,梁敦彦、唐绍仪等人担任天津电报学堂英文翻译,唐国安在开平煤矿任英文秘书兼职翻译等,从这些岗位上,他们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之路。

铁路和电报作为当时民用科技的重要领域,关系到国家交通与通信,清政府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曾参加过铁路工作的留美幼童有29人,占全体回国幼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当时的中国铁路为外国人所把控,特别是技术专利尽为外国人所有,詹天佑、邝景扬、罗国瑞等人初步意识到“交通乃实业之母”,而“铁路又为交通之母”,中国人必须有能力自建铁路,掌控路权以图自强。

詹天佑在他们当中最为知名,对中国铁路事业作出最大贡献。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是少有的大学毕业后归国的留美幼童。1905—1909年,詹天佑带中国的工程队伍用四年时间建成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不仅技术和效率上有很大突破,完成中国人自行修建铁路这一重大目标,也有着深刻的意义。1909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取詹天佑为正式会员,他是加入该会的第一位中国工程师;1910年,清政府授予詹天佑工科进士头衔。

詹天佑

由詹天佑担任会长的“中华工程师学会”一直存续至今,1914年春,该会出版的年终会务报告改为月刊《中华工程师会会报》,发表各地工程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詹天佑编著的《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京张铁路标准图册》和《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书籍由该会出版。1919年临终之际,他仍心怀学会,恳请当时的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遗言道“中华工程师学会被举谬充会长,曾上书请提倡奖励。窃谓工程学会影响于中华实业至要且宏,兴国阜民。悉基于此,仍恳不弃,有以振奋而发扬之”。

除他之外,邝景扬曾任粤汉、京绥、津浦等铁路总工程师或顾问,钟文耀、黄仲良曾任沪宁路、津浦路总办,罗国瑞进行了云贵、广东一带的铁路勘测等,不少留美幼童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1880年, 清政府在天津创办电报学堂,第一批学生21名回国后均送电报学堂学传电报, 后来又有学生陆续加入。这批留学生是中国电报业的开拓者,成为中国电信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参与了当时全国大多数电报干线的勘测施工,为全国各省电报线联成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1895年,留美幼童朱宝奎、黄开甲、周万鹏等人获得电报总局督办大臣盛宣怀的奏保嘉奖。1907年,周万鹏代表中国出席在葡萄牙首都举行的万国电约公会, 他了解到,我国电报业缺少西方各国所具有的统一的电报政策与技术规范,只能被迫受制于人,于是回国后编辑了《万国电报通例》, 促使我国电政得以统一,推动了我国电报技术标准化和国际电报业接轨作出重要贡献。1909年,他担任全国电报总局兼上海电报局总办,将旧式电报机全部换为新创的韦斯敦机,使上海电报局趋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到了19世纪末,投身电报业的留美幼童们已成为中国电报事业的中坚力量,如先后担任上海电报总局会办、提调及总办,1914年任交通部邮传司长兼领邮政总局及电政督办的周万鹏,1913年任江苏电报局监督兼上海局总办的唐元湛,粤汉路电报局主管、汉口电报局长方伯梁等人。

自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不少外国企业在中国开采矿山,设立工厂,将中国的地质矿产信息及资源掌握在手中。洋务运动的一大重点便是“富国”,自然希望自主开矿,留美回国的人才正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拟订官督商办章程,招商集股,1878年7月24日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1881年全面投产。这是一座以西式新法采煤的煤矿,雇工约有3000人。一部分幼童被分配到这里,据统计,从事过矿业工作的约有15人。其中最知名的有吴仰曾、邝炳光和邝荣光等人,他们曾参与过很多省份的煤矿勘探与开采。1909年,吴仰曾、邝荣光被授予工科进士。

吴仰曾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在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学习,被安排到开平煤矿工作几年后,1886年他被派送到英国伦敦皇家矿冶学校继续学业,并于1890年毕业。他也是极少数有机会能再度出国继续学业的幸运儿之 一。

从英国完成学业回国后,他历任热河银矿总工程师、南京地区煤矿及铜矿局长等职,并实地勘察过浙江、湖北、京津等地的矿产,写下了很多精细的调查报告。而他的成就并不仅限于矿业领域,他还著有《化学新编》、译著《照相新编》等书,后者是他多年摄影经验的总结,向读者介绍西方照相的先进技术和新时代器材,为中国早期摄影技术提供了宝贵的指导。1914年,京华印刷局出版了由吴仰曾校阅,李建德所著《淘金学》。

《照相新编》书影

邝荣光与吴仰曾一样,都是首批赴美留学的幼童,父亲是澳洲金矿的矿工。他在拉法叶学院学习矿冶,回国后也被分配到开平煤矿,在直隶省担任各煤矿工程师多年。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邝荣光在山西临城煤矿任总工程师,他丰富的煤矿开采经验曾在最令詹天佑感到困难的山洞开凿上提供了不少帮助。

1905年直隶省矿政调查局成立,邝荣光任总勘矿师。在此期间,他绘制出三份重要图件,即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份地质图《直隶地质图 》, 以及《直隶矿产图》,第三份是《直隶石层古迹图》,这是中国人绘制的第一幅古生物化石图,绘有三叶虫、凤尾草、螺和珊瑚等化石,成为现代中国地质学与古生物学的重要发端。








从军报效 军事起步




洋务派的另一大重要口号是“自强”,这一点反映到军事上,便是中国近代军事队伍建设和军工企业的兴起,如北洋、南洋水师及各类枪炮制造厂等。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清政府认识到日本将“为中永久大患”,洋务派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具体措施的“海防议”,主管留美幼童事务的李鸿章正是“海防议”的最坚定支持者,相当一部分归国幼童被分派至海军部门。

曾国藩和李鸿章在选派留美幼童之初就提到,“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造船、制器等事,无一不与用兵相表里。凡游学他邦得有长技者,归即延入书院,分科传授,精益求精  ,其于军政船政直视为身心性命之学。今中国欲仿其意而精通其法,当此风气既开,似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以仰副我皇上徐图日强之至意。”显然,对比当时的煤矿、铁路等实业,洋务派在军事上对幼童们的规划更加明晰,目的也更为鲜明。

对当时的清政府而言,资金不是训练军队的问题,真正的难题在于中国缺乏了解西方科学技术和军事理论的人才,军队对新式武器的使用及日常养护不甚了解,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严重的效率低下。在紧急召回这批留学生后,清廷希望他们能迅速发挥作用,“出洋毕业各亦先后回国 ,南北洋争先留用 ,得之唯恐或后。”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安排50名学生进入与军工领域息息相关的行业,即他在奏折中提到的“经臣札饬津海关道周馥会同机器、电报各局逐加考验 ,分拨天津水师、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医馆等处学习当差”。

事实证明,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和理论的留美幼童们确实对发展近代军事科技有一定的帮助,李鸿章在奏折中对归国学生的表现也赞誉有加,“臣查选募学生出洋肄业西学,培养人才实为中国自强根本。惟事属创办 ,风气初开 ,该学生等童年应募,远涉重洋,学成回华,分派各处当差,均能始终勤奋,日进有 ,迭经面加校试 ,考其所学。其习水师者 ,内如鱼雷一种理法最为精奥,洋师每有不传之秘,该学生等讲习有年,苦心研究,于拆合演放修整诸事,皆能得法。此外水雷、旱雷施放灵捷,驾驶、测量讲求精细。其分赴各营教习者,于外洋操法、阵法、口令,均臻娴熟 ,所教弁勇(低级军官和士兵),颇有成 效。”

回国的学生们不仅在科技上作出了贡献,有不少在军队服役的人为保卫国家献出了生命。由于他们大多学业中断,没有接受完整的军事教育,因此各支舰队的领导人物多半是留欧归国的留学生“后辈”,如“济远”舰长方伯谦、“镇远 ”舰长林泰曾、“定远 ”舰长刘步蟾等人,留美幼童则担任大副级别的中级军官。

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中国军舰其中六舰上均有留美幼童任军官,薛有福、杨 兆南、黄季良、邝咏钟四人英勇牺牲。1884年9月2日美国驻华公使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照会中,美国驻华公使杨约翰 (John R. Young)表示了对他们的赞赏,并希望清政府能重新派遣留学生。10年后,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从军的留美幼童们再度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战斗意志。“济远”号大副沈寿昌、“致远”号陈金揆中校、“广丙”号大副黄祖莲在战斗中牺牲。

学习过西方科技文明的留美幼童成为军事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中国海军近代化进程中发挥过英勇而重要的作用,尽管他们所学并不能力挽狂澜,改变中国落后的根本局面,但这毕竟是一次有益的努力,他们的功绩也被后人所铭记。



参考文献:

[1]  经盛鸿,经姗姗.从留美幼童到铁路之父——中国近代留学运动中的詹天佑.[J].炎黄春秋.2018(8):29-35.

[2] 李志茗.夭折的创举——晚清留美幼童的悲剧命运.[J].探索与争鸣.2009(7):72-75.

[3]  鲁涛.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实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10):114-117.

[4] 茆诗珍,徐飞.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海军科技发展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9.(4):184-187.

[5] 茆诗珍.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133-138.

[6] 叶霭云.大清留美幼童一洋务运动中被遗忘的译者群体.[J].中国翻译.2014(1):41-47.


来源:《留学》杂志2020年第7期(总第148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记者:张影监制:李璨
责任编辑:云阳

·END·
 

扫描二维码

订阅杂志


微信号:liuxuezazhi






牛津词典为它破例更新,看看这些新词你认识几个?

牛津剑桥等英国高校发布声明|不接受延期入学申请!

五一来啦!这些风险要警惕

公费出国?分配工作?150年前的留学生真的如此幸运吗?

日本多所大学为学生发放补助金,总金额最高达五亿日元!|留学事务所

“欧洲文化摇篮”意大利:环球同此凉热|新刊速递

暖心!父亲为留学女儿写满日历,网友评论令人泪目疫情之下,这些专业的人才将被大量需求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