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小学全班停课!官方发布:发热病例持续上升

合肥晚报 2024-04-12


近期,

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

出现医院门诊和急诊量增长、

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增多的情况,

关于“发烧”的新闻也多次登上热搜!

↓↓↓



浙江绍兴:已有学校全班停课


11月24日,浙江绍兴有一所小学通知一班级全班停课4天。



11月24日,据报道,浙江绍兴越城区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有班级多名学生因发热请假,目前已下发停课通知。


据停课通知显示,11月23日,该班班主任报告班中多名学生存在发热现象,经调查,23日陆续有学生因发热请假,当日发热38℃以上超过5例。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区疾控中心汇报。根据越城区疾控中心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意见,现在是流行性感冒高发期,班级目前的情况需要采取停课4天的防控措施。因此,该班级于11月24日起至11月27日停课,11月28日(周二)复课。


最新消息


今天(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
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
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发挥中医中药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
要向社会及时公开、持续更新提供儿科、发热门诊等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发挥互联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有序就医;
要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人群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和探访。
在此也提示大家:
要坚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
目前,全国各省份卫生健康部门已在官方网站和政务微信平台公布了本地可以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并将及时更新。
点击查看↓>>安徽省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名单
延伸阅读如何看待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怎样应对门诊“一号难求”?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权威专家解答热点话题
所谓“叠加感染”并非今年新发问题
不同病毒的流行会不会造成“叠加感染”?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所谓“叠加感染”不是今年新出现的问题,即便某些病人身上分离出多种病原微生物,但这些微生物未必都是致病的。
童朝晖说:“实际上,冬季一直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过去我们不太关注,其实每到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分离出现两种、三种都很正常。”
如果测出两三种是否都需要治疗?童朝晖解释道,检测出两三种微生物,不一定都是致病菌,还需要靠临床大夫通过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影像学以及一些其他检验化验进行综合分析。即便检测出两三种微生物,实际上致病的可能就是其中一种。
此外,有人担心这一波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新冠病毒有关,对此,童朝晖表示,二者完全没有关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都是很相似的,都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社区医院、互联网医院有能力承担诊疗
一些孩子发病后出现高烧情况,家长担心其身体健康,纷纷前往一些大型医院进行就诊,于是出现了“一号难求”的情况。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发烧温度的高低不绝对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就发热本身而言,只有当发烧出现超高热或发热时间超过三天,才必须要去医院就诊。如果症状不重,家长可以在家观察孩子情况,或是带孩子就近去基层医院、社区医院进行检查。
“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生病的情况,让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状态和营养摄入,这对于恢复健康非常重要。”王荃说,孩子一旦生病最好居家休息,家长也不要再带孩子去人多或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去,注意给孩子戴好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切忌自行给孩子用药预防感染
近期,由于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出现了呼吸道疾病集体发病的情况,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会被传染,于是选择自行给孩子服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千万不要自行用药物进行预防,让孩子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习惯就是最好的预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服用治疗的药物来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很大的认识误区。
刘清泉提示,如果自行提前用药防治,吃错药、乱吃药都有可能出现耐药的问题,这不仅对孩子甚至对全部人群都可能产生影响。
而对于孩子生病出现发烧情况,刘清泉说,孩子发烧不必急着进行输液。发烧可以靠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西药见效快,中药退烧缓慢但效果持久。医生会根据孩子病情判断是否要输液,并非所有发烧都需要打点滴。
刘清泉说,预防主要还需依靠调理好日常生活,注重适当锻炼和劳逸结合,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清淡、营养的饮食。如果一些老年人本身有慢性疾病,最好去咨询医生提供具体预防方法。



来源:越牛新闻 央视新闻 新华社编辑 邓奇/值班主任 张艳/ 值班编委 季东平



小编起早贪黑、不眠不休

只为盯紧最新消息求亲们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