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生多金 赤松茸环保又增收
曾先富(左)正在指导村民进行播种。
温热的发酵料薄薄地覆盖在泥土上,十几位村民分工明确,有的挥动铲子翻土,有的堆放发酵料,为了新一季赤松茸的播种忙得不亦乐乎。“要注意控制好湿度,赤松茸才会长得更多、更乖。”近日,在简阳市石钟镇火烧庙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成都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曾先富蹲在田垄间,“把脉”新一季赤松茸播种的关键环节:起垄、播种、覆土……他一边观察,一边向村民们传授赤松茸种植管理的要诀。
“这批赤松茸种下后,40天后就开始采摘,一直到明年4月底结束,每亩产量稳定在9000斤以上,产量大,生长周期短。采摘下的赤松茸根据品相质量分成ABC三个等级,A级赤松茸每公斤批发价可以卖到10元左右,收益十分可观。”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派驻火烧庙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王进介绍,发展赤松茸种植是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扶贫对口帮扶项目之一。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是一种草腐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其朵大、色泽艳丽、清香可口,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人工培育种植赤松茸的技术要求不高,因此管理起来十分方便。
“种植赤松茸前期准备主要包括玉米芯、木屑、谷壳、麦草等原料,需要建堆发酵。”王进详细介绍道,“发酵完成后,这些原料将被运进大棚。铺好料后,将菌种揉散,均匀播种在料面上。”
今年,是火烧庙村种植赤松茸的第三年,秸秆正在这里变废为宝。据了解,农作物的秸秆是种植赤松茸优质的原材料,将玉米秆、玉米芯粉碎后作为赤松茸的发酵料,既保护了环境,又有效利用了农作物废料,还避免秸秆焚烧而引发的风险和污染。另一方面,火烧庙村还推出了村民用秸秆换取赤松茸发酵料的模式,既处理了村民零散的秸秆,又推广了赤松茸的种植。
同时,赤松茸种植可以盘活土地,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一地生多金”。“我负责开车拉发酵料,收获时参与采摘和分拣,平均一年能多赚1500元。”火烧庙村4组村民李大全高兴地说。在成都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领下,村民们通过自愿参与、共同管理、效益分红的模式种植赤松茸。在此模式下,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上一季度就达到了16万元。今年又开辟了16亩土地进行试验,目前已超过25户村民参与。
当天,特地从资阳赶来的胡才秀夫妇听说有专家过来指导,一早就来到了田里学习。他们听说种植赤松茸效益很好,也想把家里闲置的2亩地利用起来种植赤松茸。“经过前两年的示范种植,我们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火烧庙村党支部书记熊富德说,“下一步,我们还计划适当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4-11-04
2024-11-04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