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小朋友,你好旧时光

每人作者 每日人物 2019-02-20


不久前,每日人物向读者们征集了属于他们的老照片,我们从数百份回答里挑出了这20张照片和它们背后的20个故事。照片和故事凝结的,可能是他们最珍视的人生瞬间,每到团圆时刻,总会忍不住翻翻它们。这个春节,请和每日人物一起,再回到我们的旧时光看看。




策划 | 黄沁 金匝

编辑 | 金匝




 @ 栗子 27岁 


都说3岁看老,爸妈很喜欢抓拍我小时候思考时的表情。这张照片是7岁那年暑假第一次去帝都玩儿,当时的我因为天气太热,连从宾馆走去附近商场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的爸妈应该不曾想过,自己女儿长大后会是个爱独自旅行的妞儿。


 @ 大琳 25岁 


爸爸年轻的时候大概是个半吊子摄影师,很喜欢给我拍照,拍我放学路上,拍我参加运动会,拍我六一儿童节表演,现在都是满满的回忆。这张照片是胶片还剩几张时,爸爸想要拍掉后去把相片冲洗出来,就让我在阳台上摆拍,当时“矫揉造作”的凹造型,真的是很可爱了。然而长大后的我,不再喜欢拍照,照片也不多,镜头前也太拘束,不知道要摆什么pose,可能只有爸爸镜头里的那个小人儿,才是放松自在、大方不羞怯的我吧。


  @ 姗迪 20岁 


小时候一回老家,就变身为狂热爬树爱好者,谢老爸老妈拍的照片。


 @ 东单三条老王 35岁 


这张照片拍摄于30年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门前,协和礼堂对面。彼时王府井、东单还没有经历大改造,东单头条、二条、三条还被小平房堆满,住的都是骑自行车下上班的普通人。当时附近的小孩,都喜欢去协和医学院里面玩,喜欢骑门口的石狮子。我在东单三条出生、长大,度过短暂的童年,随着1995年前后东单的大拆迁,我的童年结束了。有一次在午夜,我梦到自己躺在东单拆迁的瓦砾里,仍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醒来后脸上都是泪。


 @ 郑璇子 35岁


这一张是我母亲工作时的照片,同事帮她拍的。那时候母亲刚刚从衡阳调到716核工业单位,她是一名勤劳认真技术娴熟的车工。如今已经64岁的老太太,当年也是风华正茂!


 @ 低气压 27岁 


这张照片是我父母结婚时候拍的,颜值很高吧。如今他们都已年过半百。从小到大,爸妈对我十分疼爱,竭尽所能给我好的生活,我很感激。我爱你们,从来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爱你们在心口难开。


 @ 芷傲 22岁 


旧照片里不是我,是妈妈大学寝室几个人的合影,都是美女。那个年代的人,不用怎么化妆,随便一个抓拍,都是自然的、不加粉饰的、不经雕琢的美。


 @ 乌兰苏 28岁 


1990年春天,我姥姥姥爷带我去湖北襄阳的荟园游玩,照片是我姥爷亲自拍摄和洗出来的。当时我6个月,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这一过就是30年。30年中,我的父母很少管我。其中的酸甜苦辣一两句也说不完。现在我姥姥、姥爷83岁了,还在帮我带孩子。


 @ 希仔 30岁 


钱塘江是老家的母亲河,小时候每一年夏天都要去玩。在我的记忆里,那条河好大好大,我以为那就是望不到边的海,尽头连着天。长大了再回去,才发现对岸原来那么近,仿佛一脚就能跨过去。就像父母的臂弯,曾经以为那是可以为我挡掉全世界风雨的地方,长大了才看到那坚强背后的脆弱,需要我们悉心呵护。P.S.我是女娃,祭出如此劲爆照片,扶我上墙啊!

 

 @ 小贾贾 23岁 


记得小时候拍照要用胶卷,而且冲洗照片对我们家里来说也不是一笔轻松的开支,所以每次拍照之前,我妈总是在我稀稀拉拉的头发上别上几个小卡子,用她那支有点拔干的口红在我的额头上打卡,作为对胶卷底片的尊重。当然老贾也逃不掉,要换上精神的羊毛衫。虽然下面穿的是并没有那么讲究的秋裤,但是架不住老贾年轻时紧致的皮肤和迷人的小电眼。小时候我最喜欢和老贾一起玩儿,本来我妈安排我站在老贾身边,沙发侧边,奈何我抱着舍不得喝的旭日升钻进了老贾的怀里。曾经年轻的老贾真好,现在年轻的小贾也好。

 

 @ 高明 30岁 


1995年,我6岁,爸爸单位有两个旅游名额,分到了他一个,带家属需要另外交钱,妈妈和哥哥要交大人的费用,而我作为小孩子,费用比较少,所以爸爸只带了我一个。照片中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那是我在上大学前唯一一次旅行。

 

 @ 雷云湘 22岁 


2000年,我过3岁生日,那时还不是很富裕的爸爸、妈妈给我准备了生日蛋糕、充气小兔子,邀请了我的哥哥、姐姐和朋友们来给我过生日。


 @ 杨熙凡 24岁 


2004年,我和弟弟在我们村小学国旗杆下拍的,刚好把“南堆(方言第三声)小学”四个字拍了进去。现在我和弟弟都已经二十多岁了,曾经的小学也再无人念书了。


 @ 周亭竹 32岁 


左起第三个小女孩是我本人,其他几个分别是我的表姐、表哥、表妹,这是我们29年前在姥姥家的沙发上照的。那时我们在姥姥家一起长大,如今四个天各一方,有在异国他乡的大不列颠,有在西南重庆,有在中原郑州,而我定居在了自己爱的城市北京。虽然几年才能聚在一起一次,但我们平时也经常联系,不管分开多久,分隔多远,我们的心总是连在一起,感觉从未分开过。

 

 @ Yikunnn 22岁 


从我出生到上小学,爷爷拍了上千张我的照片,赖床的,哭鼻子的,打架的,是真正地用相机记录了我的成长。而且那时候用的还是胶卷相机,不管拍成了什么样都洗了出来并留了下来。这是上千张照片中我和妹妹打架的一张,完全无p图无滤镜,想象一下,家里两个孩子在打架,爷爷在一旁拍照,也是一幅很温情的画面呢。


 @ 张红杰 39岁 


1984年,那年4岁,和母亲一起在当地看戏剧时拍的黑白照片。日月如梭,35年过去了,谢谢每日人物,提醒我们大家一起回忆过去。

 

 @ 兔好样 29岁 


1992年,我3岁,爸爸长驻深圳工作,妈妈带着我跨越3000公里,从哈尔滨坐飞机到深圳看爸爸。这张照片是爸爸摄于深圳民俗文化村,那时候的妈妈是大美女,真年轻啊。 后来,爸爸在我10岁的时候去世了,到今年已经是整20年了。  爸爸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拍照,拍的照片都很好看。他虽然走了,但是给我和妈妈,妹妹留下了整整一个抽屉的照片,在我有记忆的童年、少年时光中,在家里翻看这些照片一直是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今年我生了宝宝,妈妈来杭州照顾我的时候,顺便带了两册我小时候的影集。看着小时候的我和年轻的爸妈,再看看宝宝和我和老公,有一种生命轮回的奇妙感觉。


 @ 沈静 38岁 


80年生人,家境并不宽裕,可是爸爸还是非常舍得买设备和胶卷给我拍照,黑白、彩色照片加起来得有几千张吧,同龄人里我应该是最富有的吧!


 @ 李韦良 31岁 


每年我们哥俩生日,一家四口都会到相馆拍一张全家福。相馆里是千篇一律的背景,拍摄时照相师傅总是会要求我们眼神微微看向前上方30度,营造一种对美好生活憧憬向往的氛围,今天看来,这样的表情太具有时代感。后来,爸妈两人分开,那年我们上小学二年级,开始一星期跟爸爸生活、一星期跟妈妈生活的日子。 我始终觉得,我是幸运的,父母的分开只是一场物理上的距离相隔,而情感的维系始终因为我和哥哥的缘故从未断过。


 @ 李颖薇 20岁 


这是我家44年前后的全家福对比照。


黑白的全家福摄于1974年春节,当时一个摄影师来村里,就在老房子门口拍了这张照片,照片上面一共是8个人,分别是我爷爷、奶奶,还有我爷爷的妈妈,以及我大伯、我爸、叔叔等5个儿子。


照片右下角的“1974年摄”是后来照相馆师傅加上去的。比较有趣的是,其实拍摄时头顶是只有一盏的灯,后来照相馆扫描的时候为了对称,又P了一盏上去。


这张全家福一直在我爷爷手里珍藏着,它是我们家全家福的开端。后来,我们家每增加了新的家庭成员,就会拍一张全家福。


现在,我家已经有27口人了。今年春节我还打算拍一些照片,记录一下我的家,记录一下我们客家人的年。


如果未来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应该会延续我家拍摄全家福的传统,因为每拍一次全家福,都是一次珍贵的团圆。



(本期推文封面图为读者青儿提供。)



每人互动

你最喜欢今天的哪张照片、哪个故事?为什么?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