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告白祖国 | 名师与名著:计璧瑞·《回顾一次写作》
推荐人
计璧瑞,女,文学博士,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业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台湾文学。代表作有《台湾文学论稿》《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概观》《2000 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回顾一次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推荐理由
这是中文系几位老先生近半个世纪后回忆青春时代参与文学史书写的回忆录。作者是谢冕、孙绍振、刘登翰、孙玉石、殷晋培、洪子诚。本书是作者参与集体编写新诗史的追忆,呈现了新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基本方式和历史氛围,以及写作对作者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的型塑;也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历程和学术成果。
——计璧瑞
书摘
新诗诞生在风雨如晦的五四前夜。
五四前夜,中国面临着一个大变动的时代,也是我们民族和民族文化再生的时代。发生在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求的和规定的。新文学的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最鲜明的旗帜,而新诗的出现又是新文学革命的一个信号。
新诗是应着时代的呼唤诞生的。它是无产阶级崭新的文化生力军中勇猛的一员,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领导,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摘自第一编“新诗发展概况”
1949年那个历史大转折的时刻,我像那些怀有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那样,离开了学校,开始了新的痛苦的、甚至可以说是艰险的人生追求。我自信我当年的选择,不是由于浅薄,也不是由于轻信,是当年我所接触的有限的文学,使我对人生有一种向往,文学使我对真理和正义、平等和自由,以及人性的尊严的认识,具体化了。我的人生选择,是基于对当时的丑恶、黑暗和无边苦难的否定,并在现实中找到了自认为可以实现理想的转机——这就是我当年投笔从军的简单动机。那年我17岁。
——摘自第二编“学术踪迹自述”中谢冕《文学是一种信仰》
近年来,一种观念渐渐深入人心,即“历史”非即关于“事实”的知识,“历史文本”是有赖建构的。文学史亦然。对既有文学史文本的质疑,借助对“建构”及其过程的还原的努力而得到了表达。较之1980年代由王晓明、陈思和发起的“重写文学史”,背景、视野已大有不同,尽管清理“建构”者,自己也不免仍在某种有待清理的视野中。既寻找“历史”,又寻找历史中的“我”,《回顾》呈现的,是充满差异的记忆,文字间各人情态互异,性情在相互的映照中分外生动。其中不乏有趣的细节。孙绍振先生关于朱德熙先生的汉语课的记述真让我惊异——那些被认为先锋、前卫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岂不像是一度“轮回”?谢冕先生所写当年处理稿费时的心态(页48),我猜想已非当今的年轻人所能懂得。
——摘自赵园《读<回顾一次写作>》
一方面力求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不断辨析自身的位置和依据,在移植启蒙主义式的评判和道德裁决的同时仍然坚持最低限度的价值尺度——这种困难和微弱的叙述既与那种清晰和坚定的、“毋庸置疑”的文学史的堂皇叙事相去甚远,也无法成就优美的或者充满独创精神的文学史。然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学术史上,它却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它或许与个体的人格气质和学术性格有关,也与一代学者整体的精神结构有关,但应该说更是由他们对先前的生命体验的整理和学术经历的反省所带来的。
——摘自《文本背后的新诗史:个人经验、审美话语与政治——关于<回顾一次写作>的对话》
冷霜部分
编者按
六位作者回顾他们“共同的学术起点”:在1958-1959年的学生时代集体撰写的《新诗发展概况》一书。在书中我们能看到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一批的文学史撰述经历,能看到自1949年以来第一个十年间的对文学的观照与学术思潮,以及一代学者们个人的生动性情与整体的精神结构。如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七个十年,让我们值此佳际读一读六位前辈先生如何追忆这一段对文学史文本的最初“建构”,让年轻的一代中文人回望我们新中国的历史与笔墨如何走来。
采集:中文系团委微信平台 朱泽明 王少坤
整理:中文系团委微信平台 于洋 邰佳依
审核:中文系团委主席团 覃蔚
编辑:中文系团委微信平台 潘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