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上海博物馆三月讲座安排(附预约链接)

2018-03-05 文化上海 文化上海

上海博物馆

三月讲座安排


1
西域石窟
壁画艺术漫谈

时间:2018.3.5周一 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高清晰度影视中心

新疆古称西域。佛教大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传入西域。公元3、4世纪进入繁盛期。石窟寺也开始大量开凿。古代西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的多元性和共存性非常明显。这种特点在新疆石窟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古代西域分别形成了疏勒、龟兹、焉耆和高昌等石窟艺术中心,它们之间尽管存在联系和相似性,但各自的特点也是非常显著的。西域石窟艺术在其本土特点形成后,继续向东传播,影响了河西、中原北方地区早期石窟的开凿,是佛教东传的重要媒介,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主讲人:苗利辉  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997年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2010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2014.9-2015.7中央美术学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师从罗世平教授。2015年9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就读博士。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龟兹佛陀造像思想研究”,参加教育部重大课题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形制和布局研究,编著《西域石窟艺术》、《弥勒佛》,参与编著《龟兹石窟与佛教历史》、《库木吐喇石窟内容总录》、《克孜尔尕哈石窟内容总录》和《森木塞姆石窟内容总录》等,此外还为《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新疆卷·雕塑篇》副主编。

想听讲座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



2
色挂物象穷神变——
中国古代壁画纵横谈

时间:2018.3.10周六 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高清晰度影视中心

主讲人通过筹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的亲身经历,具体回答中国现在具备不具备保护壁画的科研能力,揭取壁画是保护壁画的必要手段还是破坏壁画的罪魁祸首,壁画离开了原址是否在价值上有严重损害等问题,说明当前保护壁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又通过筹办“色挂形象穷神变——中国古代壁画源流展”的实践过程,肯定壁画在中国绘画史无可替代的科学价值,指明只有通过对六千年来中国壁画发展史的系统了解,才能全面成系统地认识整部中国绘画史,改变过于重视纸本和文人画所带来的半部绘画史的缺失。

一部中国古代壁画史,也是一部中古古代图像史。讲座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米拉壕汉墓壁画、山西忻州九原岗北齐大墓壁画、陕西礼泉唐昭陵陪葬墓壁画、陕西韩城盘乐村北宋墓壁画,以及明北京法海寺壁画、青海乐都瞿昙寺壁画、四川剑阁觉苑寺壁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昭寺壁画和陕西凤翔清代九天玄女娘娘庙壁画为例,作出深入的讲解与论证,说明古代壁画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文字历史无法表现的内容,对历史文献起到重要的纠谬补缺的作用。希望通过以上分析,引起大家对中国古代壁画保护事业的重视与参与,以期推动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应有的保护与利用。

主讲人:周天游  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

著名历史学家。原西北大学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现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 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特聘教授。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顾问。也是文博专家。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现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曾筹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现创办全球唯一“色挂形象穷神变——中国古代壁画源流展”,并成功举办三届“曲江壁画国际论坛”。

想听讲座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


3
被遗忘的
阿富汗与贵霜王朝的美术

时间:2018.3.11周日 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高清晰度影视中心


欧美、亚洲等地区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内,展示着丰富的贵霜王朝的艺术作品,尤其是以犍陀罗雕刻最有特色。这些充裕的资料中,对于阿富汗地区和犍陀罗的雕刻制作的年代学却一直并不明朗。同时对于馆藏的雕刻资料,从何遗址、以及何文脉繁衍出来的资料信息也有很多难以揭明的困境,因为这些雕刻有些是回收、有些是早期无序的发掘获取,缺少周围地层和环境信息。现在的犍陀罗雕刻往往是指佛教盛行年代的贵霜王朝时期制作的,但对于贵霜王朝兴衰前后的造像情况,基本上都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同时对于阿富汗地域的新发现资料由于信息沟通滞后,也常处于忽略的状态。本次报告将与您一起讨论这些长期被遗忘、忽略的问题。

主讲人:邵学成  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美术考古博士。对于公元前3~公元10 世纪欧亚物质文化交流史和阿富汗宗教考古美术的关系抱有浓厚兴趣,同时一直关注丝绸之路和东亚考古学的学术史梳理研究。担任“从希腊到奈良——丝绸之路文物展览(筹备)”中日双方协调人,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宝展中国展区协调策展人等。

想听讲座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


4
山川离散,光气殊分——
中国古玉流散加国追记

时间:2018.3.16 周五 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高清晰度影视中心


1908 年,一艘载有数十件中国文物的货船,由英国伦敦缓缓驶出,为多伦多大学的博物馆运送了一批来自东方神秘古国的艺术珍品,其中一件中国玉器成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以下简称ROM)的第一批玉器收藏,并由此开启了ROM 百年藏玉之旅。

玉器,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成为大洋彼岸博物馆关注收藏的重点。是什么机缘促成了ROM 以近1400 件高品质藏品,成为当今海外收藏中国玉器当之无愧的风水宝地,这批玉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风云际会和人事变迁呢?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是加拿大最大的集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历史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是现今海外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博物馆,其中中国古玉有近1400件。ROM的资深策展人沈辰博士为我们讲述一段中国古玉的加国收藏史,不仅解读这些玉器年代和起源地的信息,真正令人感怀的,是这些玉器一百多年来跨海来到加拿大的曲折坎坷之路。 ROM的藏玉之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记录了文明的延续。它们的到来丰富着ROM 的馆藏,其背后的人事流转也同样拓展着我们对于文化遗产和文明的认识。留存下来的精美玉器不仅凝聚着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也铭刻着曾与其时空交集的个体过往,当然还有应该铭记的一代代博物馆人——柯雷利、克劳弗斯、怀履光、明义士、列维……正是这些西方人士缘于对热爱中国艺术的热爱和他们不懈的努力,才为今天的全球公众提供了欣赏和理解人类文明的机会。

主讲人:沈辰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

加籍华裔考古学家和博物馆学家,研究领域为旧石器考古、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学。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0年起留学于美国和加拿大,1997年获多伦多大学人类考古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任职至今。现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兼任世界文化部主任、东亚考古研究员,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与东亚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立青学术讲座教授。沈辰博士负责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6万余件东亚(中国、日本、韩国)文物藏品的管理、研究和展示,并与中国文物单位在该博物馆举办过“三星堆文化”“中国秦兵马俑”“紫禁城:故宫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等展览。2017年和南京博物院合作主持的“法老·王”展览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为中加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想听讲座长按识别二维 预约 


讲座需提前预约



推荐阅读

3月,上海超多精彩演出,你想去哪个?

市文广影视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5人!

【重磅】杨浦大剧院改建!上海大剧院为杨浦区度身打造YOUNG剧院

【艺术电影】赫尔佐格电影回顾展即将开票!来看看有哪些佳片吧!

【收藏】实用贴!上海125家博物馆(纪念馆)开放时间

佛国山水Ⅰ:造像深处丨喜玛拉雅美术馆2018开年大展

点击右上角"…" 创造分享乐趣

关注"文化上海" 尽享沪上新鲜文化资讯!


回复相应数字获取...

回复1获取市民文化节信息

回复2获取文化场馆信息

回复3获取当月展演信息

回复4获取便民服务信息

回复5获取福利赠票信息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