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2018-03-16 文化上海

  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魅力在哪里?

  答案莫过于“文化”。凡是能称得上“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都有其打得响的文化品牌,纽约、巴黎、伦敦等概莫能外。

  历来是“文化重镇”的上海,在新时代如何让文化为城市塑形铸魂,如何以文化的“润物无声”作用,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全国两会会场上同样引起热议。代表委员认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应诠释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应当体现上海作为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座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始终面向未来、志在影响世界的全球城市的独特担当。


凸显红色文化当代价值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伟大梦想在此启航,留下了重要的红色基因。上海曾是知名的“文化大码头”,各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形成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上海也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的根脉在此延续。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构成上海文化的三条主线。如何挖掘这些资源,传承并激活这些资源?代表委员认为,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不仅要讲好革命时期上海的“英雄本色”,更要展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排头兵先行者风采,凸显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上影集团上海电视剧公司编剧王丽萍对“海派文化”情有独钟。在她看来,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给了她源源不断创作灵感。“许多小人物拥入上海,通过奋斗实现梦想,这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种体现。”

  “传统文化是时代行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优秀作品。当下真实反映时代发展的作品,今后也会被冠以‘传统’和‘优秀’。文化就是这样链接起来的,不能隔开来看。”言及文化传承,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来体现正在发生的故事,怎样做到千锤百炼,给后人留下最真实的信息,这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人才集聚转化成影响力


曾经颇令人纠结的“码头”与“源头”之辩,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看来并不是问题——只要“码头”够大,能够吸引各路名家、人才、展演和艺术品前来“停靠”,成为“源头”便水到渠成。他始终坚持,上海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可复制性”。

  能否将“码头”做大、做强、做优,发挥文化资源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则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大关键。

  “程十发先生有一句话,海派无派。不同的流派、风格,糅杂在一起,慢慢就变成海派文化。”曹可凡谈起当年各路文艺名家来上海“闯码头”,并最终奠定地位的盛景。“就像越剧,如果不到上海、没有上海文化的渗入,也许至今还只是‘滴笃班’。”

  这同样应当成为当下的写照。事实上,数十年来上海对文化人才的持续集聚,已转化成了文化影响力。“引进尚长荣之后,诞生了《曹操与杨修》,引进陈薪伊之后,有了《商鞅》,引进罗怀臻之后,有了《金龙与蜉蝣》……”曹可凡继续举例,“谭盾在上海住下来了,蔡国强也经常回来,还有谭元元……这些在全球范围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开始慢慢回流。这种回流,就是文化的集聚。”

文化是否“顶级”,除了有没有能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打着“飞的”来观赏的展演,还要看作品有没有能“走出去”、“上海文化”的内涵能不能为世界接受。

  对此,王丽萍深有感触。她回忆起曾带着电视剧《生活启示录》的导演和主演去蒙古国参加活动的经历。当地观众看到里面展现的上海都市风情,十分感兴趣,都说“上海特别美,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上海。”她说,“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却又深入人心,对外展示的是我们的软实力。”

  对“走出去”格外关注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他说,“我们要探索出一条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人的情感总是差不多的。比如英国文化大家拉斯金就认为,伟大民族都非常看重艺术史对于记述历史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国艺术史,就能很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只要我们采用融通中外的沟通方式,切实提高叙述技能,以中国历史文化之丰富多彩,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出让世界读者叫好又叫座的书籍。

  

“精品”需要工匠精神


  提升“上海文化”品牌含金量,不少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到了“精品力作”。

  文化上的“上海制造”,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提到沪剧《敦煌女儿》时说,“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我们关注了那么多年,用了很多年的心力来创作这部作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体现了文艺工作者攀登‘高峰’的决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有着同样体会。“经典、精致的作品就是‘高峰’,并不是场面宏大、有几百人堆在台上才是‘高峰’。”她认为,要始终坚持“古典”与“现代”齐步走,通过精品力作来讲好中国故事,做大做强“上海文化”品牌。

  精品力作的产生,亦是竞争的结果。在曹可凡看来,一个高手云集的“大码头”,本身也会带来“鲶鱼效应”,促使本土人才不断提升水准、适应竞争。

  柏林爱乐三次来上海,看重了上海这个巨大的市场。曹可凡说,“越来越多的名家名团来,本身也倒逼本土乐团自我革新。”

  这种“倒逼”,也来自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王丽萍认为,这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影节电视节举办期间,那么多观众连夜排队,就为等一场电影,这种盛况令创作者感动。”

  “上海文化”品牌必是与市民文化素养共同成长的。上海有全国一流的乐团、芭蕾舞团,文化场馆设施也是国内一流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王苏认为,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大家关注、喜爱上海文化。“不是把经典灌输给观众,而是要引导观众喜爱,因为喜爱了才会走进剧场。”

  以京剧进课堂为例,王苏认为,仅仅让一个唱段、一段独白进课堂是不够的,这样孩子们只是被动地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演完再让他们欣赏京剧演员的高超技艺。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了不起,就会喜欢上这门艺术。”

  “上海‘快餐’文化太多了,有的戏只演一轮就结束了,有的话剧只演一个星期。应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秀作品,像纽约百老汇那样长期演出。”王苏建议。

  时下要做的,正是集聚再发力。“我们不忧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曹可凡表示,上海还是要有一个更宽松的文化氛围、建一个人才集聚地,让好的东西停靠住、留下来,让其慢慢“发酵”。“跟纽约相似,上海有自我容纳、自我融合、自我繁衍、自我唤醒的文化基因,这就是招牌。”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骏 朱珉迕 吴頔

推荐阅读

上海菜花节3月18日开幕,错过等一年!

不用去伦敦,在上海就能看到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最新力作

2018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发布官方海报

【活动】当“樱花”遇上“文艺之花”#上海樱花节#

点击右上角"…" 创造分享乐趣

关注"文化上海" 尽享沪上新鲜文化资讯!


回复相应数字获取...

回复1获取市民文化节信息

回复2获取文化场馆信息

回复3获取当月展演信息

回复4获取便民服务信息

回复5获取福利赠票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