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破冰行动》导演刘璋牧:41个“真实”缔造的“真·警匪缉毒剧”

肖晓 娱乐独角兽 2019-06-10

 

真实案件远复杂于现在的影视呈现,因为它错综复杂的宗亲关系、案件侦破中参与的公安人数等都远高于剧里体现的”。

 

《破冰行动》,是沉寂许久的公安题材、缉毒刑侦元素在影视市场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尤其是改编自2013年广东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的真实背景,一度让舆论沸腾。不过提及对真实案件还原度,导演刘璋坦言。

 

事实上,《破冰行动》也是刘璋牧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之前他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摄影指导、《战狼2》执行导演。作为一部多人联合执导的大剧,刘璋牧主要负责剧中的林水伯支线、法国支线,以及大部分的动作戏——开篇燃爆的「夜袭塔寨」、「养鸡场宋洋之死」便是出自他手。

 

 

压力比较大,片子体量很大,格局也很大”,回忆2017年接触项目到后来担任导演,刘璋牧表示。所幸,投注市场观众的反响便是最好的认可:全网热度居高不下,豆瓣8.4分领跑2019国产剧口碑榜、央视连续多日全网收视第一,《破冰行动》可以说成绩斐然

 

近日,随着李维民被带走、李飞夜闯塔寨、赵嘉良林耀东互相试探,“破冰抓鱼”再次升级,【一点剧读】也联系了这位幕后操盘手,了解剧集拍摄的种种。一个小时的沟通里,他曾41次提及“真实”这一词汇,频率之高不难发现这正是《破冰行动》“破局”市场的关键


“大格局”:

真实案件的影视表达

 

 “要怎么把这些旁枝错节凑在一起,让观众看明白,拍摄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没底”。尽管刘璋牧坦言影视化已经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瘦身”,但《破冰行动》的支线繁多、人物关系复杂仍然让他颇为伤脑筋。——按照支线拆分拍摄,是《破冰行动》有条不紊进行的第一步

 

“拍摄的时候我要先把这一条线弄明白,想清楚每条线、每场戏在整部剧里承载着什么作用”,刘璋牧进一步解释道,“一定要提前做功课,把每场戏怎么拍做一个文字分镜头,准确地做好每个部门的分工,这样才能在拍摄时得心应手”。

 

 

以林水伯支线为例,刘璋牧为我们分解了他的拍摄思路。“作为缉毒题材,毒究竟体现在哪儿?林水伯这条支线上就是真正被毒品所害的人”。立足剧情的定位分析外,他还指出,从观剧体验来看,在公安支线的大型“狼人杀”、塔寨村支线的宗族关系、香港支线的斗智斗勇后,观众也需要“歇口气”、“缓一缓”。

 

 

没有考虑是不是煽情,只是要把每个人物都做活,不是单一色彩,任何一个人物都是多面性的”,让人物更丰富、更饱满、更人性化,是刘璋牧拍摄时的指导思想。为此,他研究了大量的素材和视频,观察被捕的毒贩、研究广东当地的小混子,并借助造型和表演去还原这种“真实”。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被毒品所害的最底层人群:为了帮儿子戒毒而吸毒的林水伯,即使为毒品所困仍然保持善良;为了救父亲而贩毒的伍仔,有着混子的一面,但在面对林水伯的善意也曾纠结;还有在审讯中情绪崩溃的麻子、抵死反抗的大虾,他们都是最鲜活的底层缩影。

 

 

相比林水伯支线在人物呈现上难题,他负责的另一支线——法国支线,贩毒链条上的销毒方——更加倾向于“硬件难”。“最难的就是沟通成本太大,而且法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每场戏的拍摄时间都是规划好的,不能超时”。

 

提前做好详细预案,从每个分场景如何拍摄、各部门间的协调、到中西方演员配置,都需要提前做好彩排。除此之外,中西方演员表演风格的磨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诸如塞纳河、埃菲尔铁塔等知名景点,也都是刘璋牧需要考虑的。

 

“按照支线来拍摄,然后靠剪辑来调整,最后呈现给观众,这确实是一次尝试,也确实不知道观众会不会喜欢,或者看不看得懂,后期也是调整了很长时间”,所幸,刘璋牧的这些“忐忑”,目前来看,观众是极其买单的


“无间道”:

把人物藏起来,把演员藏起来


“谁是狼人”,是《破冰行动》掀起的破案狂潮。而在“戏里破冰捕鱼,戏外狼人杀无间道”的全网狂欢背后,需要反思的是,市场从来不缺少警匪缉毒题材,“保护伞”、卧底等元素更是不少见,为何《破冰行动》能够成功突围呢

 

在缉毒部分,剧本很注意去渲染无间道的感觉,把人物藏起来,也为观众留一个悬念,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刘璋牧的话或许可以视为解题思路,当然归根结底还在于剧本对“真实”的关注。

 

 

另一方面,作为影视化的最终呈现,演员表演能否传递出“无间道”的感觉也尤为重要。“我们要把演员藏起来,控制演员的表演,好人不能往好的演,坏人也不能往坏了演,而是通过一些动作、细节来作局,尽可能让观众相信”。演员选择便是关键。

 

虽然在剧集领域首执导筒,但刘璋牧有一套自己的演员选择标准。“演员最好不要是去演一个角色,他应该就是这个人。选角上贴近人物,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因人物反转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热议的蔡永强,扮演者唐旭正是刘璋牧极力推荐的。

 

蔡永强是第一个被主角李飞、以及观众贴上“狼人”标签的人,所有的矛头都曾对准了他,但是随着剧情推进,他逐渐洗清嫌疑,和李飞的超强默契、和李维民的高能对话也圈粉无数。这种超强反转也对演员表演提出了要求:如何让观众跟着剧情走,在不同的阶段相信这个人物

 

 

“我最怕的就是演员本身太有名气,让观众印象固化,最好的就是选择一个戏好、但又是生面孔的人,说白了就是好演员里挑那些还没大火的。”在刘璋牧看来,作为王千源、刘敏涛的同班同学,唐旭演技过硬,缺少的只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而蔡永强正是那个契机

 

在唐旭的诠释下,蔡永强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前几天播出的他和李维民的对话中,坦言缉毒警所面临的生命危险以及诱惑风险时,眼含热泪、目光坚定感染了无数人。“每天晚上收工后,他都会来找我,和我聊人物聊表演。我被那场戏感动了,真的是鼻子酸想哭”,刘璋牧透露。

 

 

同样基于这一标准选择的还有林耀东的扮演者王劲松、林水伯的扮演者钱波等。在刘璋牧看来,这两个人物身上都有着多面性,如前者集人大代表、宗族族长、制贩毒集团老大于一身,后者从知识分子到收破烂,这种复杂性都需要可塑性极强的演员才能实现。

 

事实上,这种“把人物藏起来、把演员藏起来”的打法,也打破了以往警匪缉毒类剧集中一目了然、非黑即白的设定带来的人物可看性缺失,而是让观众在“失去”上帝视角的同时,对剧情走向的参与度前所未有的提升。而这不失为对市场的良性启发,毕竟智商不在线的国产剧已然太多。


“去套路”:

动作、场面以真实为导向

 

作为一部硬核警匪缉毒剧,《破冰行动》的一夜爆火,和「夜袭塔寨」、「养鸡场宋杨之死」两个经典开篇密切相关,作为两个场景的拍摄者、以及整部剧的动作戏负责人,刘璋牧显然极有发言权——“作为真实案件的改编,我们所有的风格都是以真实为导向”。

 

据刘璋牧介绍,「夜袭塔寨」的拍摄灵感来源于博社村不法分子暴力抗法围堵警察的真实场景,这种让他触动的“可怕”也在影视化后传递给观众。而在交代了塔寨村的地理环境、村民的彪悍性后,如何让主要人物林耀东出场?

 


一声“东叔到”,嘈杂的现场瞬间鸦雀无声,围堵的人迅速让出道路,率先映入眼帘的多把黑色大伞,而后才是镜头反转下的人物真容,这种通过人群、镜头铺垫的人物出场,都是刘璋牧的巧思所在——渲染塔寨村的神秘感,以及林耀东在其中如“土皇帝”般的存在。当然王劲松老师的演技也毋庸置疑。

 

“当时是三个村子结合拍,而且每个地方都要下雨,我对雨景的要求比较高,不能像一般剧组用洒水车洒洒水就可以了,必须是大场面的、用专业下雨器”,刘璋牧解释道,而同样让他头疼的还有一百多个群众演员如何有效配合。不过所幸,这些最终都克服了,观众的高度评价便是最好的认可

 

 

在「养鸡场宋洋之死」中,剧组在山里头搭建了一个养鸡场,设计了塑料布、鸡棚,并租用了上千只鸡,力求还原那种真实和震撼。不过,和林耀东的“人狠话不多”不同,李飞这一场是以打戏为主。“打斗要真实,一定不要套路。我希望拍出来的感觉就是打架,不是武装动作片”,刘璋牧直言。

 

 

即使是分支配角、小人物的塑造,《破冰行动》也很注重去刻画这种真实感,包星被抓、陈光荣之死都是其中代表。而据刘璋牧介绍,在之后的一些大抓捕中,这种对真实的追求也始终贯穿其中——“我们的所有抓捕,所有警力,包括海陆空都是真实警力的配合,就是担心群众演员演不出警察的气质”。

 

 

谈及此,刘璋牧还分享了一个幕后故事。一场爆破戏的拍摄,一直到凌晨四点还在继续,这时一个特警来问导演几点收工,说八点要去参加婚礼,了解之后才知道他要参加的是自己的婚礼,而同行的人也多是伴郎。不过后来那位特警还是表态说“导演你慢慢拍,我们支持你,大不了我们穿成这样去现场”,刘璋牧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他的妻子也是警察。

 

这场戏也被这位“可爱的人”称之为,“收到的最好的结婚礼物”。事实上,在《破冰行动》中,这样可爱的人还有很多,也正是他们的助力,才保证了这部剧高品质的完成,带给观众震撼真实的观剧体验和正能量。“感谢所有演职人员、工作人员,还有所有参与演出的公安干警,谢谢对我们的协助支持”,刘璋牧表示。

 

“我们的基调就是真实、真实、很真实,所有的细节都很真实,才会符合真实案件。一定要把真实两个字放大,用所有的细节去凸显真实”,这段连续用了7个“真实”的话,或许正是《破冰行动》的破冰之道。而回归剧情,李飞、李维民代表的公安部门和林耀东代表的制贩毒集团又将有哪些博弈呢?不妨继续锁定《破冰行动》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