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8.1分的《小欢喜》凭什么立住了“真实”二字?

棉花 娱乐独角兽 2020-02-02


相较于上个月的“CP乱炖”,暑期档的剧集下半场,似乎是现实主义题材剧的主场。其中,柠萌影业教育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小欢喜》,由柠萌影业出品,爱奇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伊犁长江联合出品,目前正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及爱奇艺、腾讯视频热播,不仅令家庭教育剧重回收视巅峰,豆瓣评分8.1、超80%网友给出四星级以上好评的高口碑,也让其被视为教育剧升级的代表。

不同于2016年暑期《小别离》中对初中留学话题的探讨,《小欢喜》以高考这一社会热点的切入,显然具有更强的普适性。而在该剧#小欢喜太真实了#等热搜话题下,除高考外,由家庭教育延展的“空降父母”、“恋爱型母女关系”其他社会话题,也引发不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积极讨论。


而回归剧集市场和家庭教育题材,值得思考的是,在家庭剧、青春剧内容日益同质化的当下,《小欢喜》是如何以“真实”直击观众内心痛点、实现教育题材的再出发和再升级的呢?而在娱乐话题之余,其带给社会的关于中国式高考、代际沟通等现实生活的思考,又有哪些呢?

还原高考众生相,

再现高考价值思考

 
《小欢喜》以前作《小别离》主要人物方圆、童文洁的名字开篇,引出董文洁、方圆夫妇为典型代表的严母慈父组合,宋倩乔、卫东两人代表的离异家庭及季胜利、刘静忙于工作的都市留守型等不同家庭一同备战高考的故事。


相较于以往影视作品中的高考群像,该剧中00后一代的逐梦姿态,显然更为明确和独立:方一凡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季杨杨痴迷于赛车运动的“速度与激情”,乔英子则对航天情有独钟。


与之对立,70后家长们则在理所当然的强硬态度中,丝毫不掩对高考的推崇备至。比如童文洁区别对待艺考的“咱们不能参加这个艺考,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准备高考”,以及宋倩上升至人生高度的“如果你连高考都考不好,哪儿还有什么人生啊”,都是中国式家长的典型代表,也引发了大量网友“太真实了”的感慨。


当然这也得益于主创团队此前走访上百户高考家庭的调研经历,这也让该剧从誓师大会的流程、高三学生们大一码的校服再到清华北大考生的房间,孩子、家长及老师不同立场的高考价值观等多个极具“记忆点”的维度精准还原了“高考”这一命题,进而逐渐揭露应试教育背后的真实。


在家庭教育的主线之外,《小欢喜》还较为少见地将学校的升学率问题摆到台面上展开讨论。剧中,李老师在高三教师会议上,出于想要学校再创佳绩的考虑,提出让以往成绩未达本科线的学生留级的建议。而校长则认为,学校不能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数字。教育者一方内部的观念碰撞,也在此深化了该剧对教育和成才的更多思考。


之于中国家庭而言,高考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其背后牵扯的关系网之大,从父母子女、亲戚朋友到学校教师,甚至是社会各个群体都涵盖其中,《小欢喜》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其以高考为核心巧妙的将这些群体拉近,尽可能真实的还原了一幅当代高考众生相,并在不断的观念碰撞中提出关于高考这一核心命题的思考。

细节写实亲子关系,

“代际沟通”难解难分

 
虽然坐拥高考这个矛盾激化的“炸药桶”,《小欢喜》在多维的观念冲突下,却也不吝以平视角度,描摹代际沟通背后的现实思考。在“我吃饱了撑的,我就不该生你”、“学习学习不灵,打架打架门清”及“他不是我儿子,他是我祖宗”等“接地气儿”的台词不断唤醒观众关于“那些年”父母亲的经典台词外,母亲童文洁和刘静听闻自家孩子打架后“人没事吧”的第一反应也被网友感慨“我妈本妈”。


剧中离异家庭乔英子和父母的关系承包泪点的同时,更是引发了网友的深刻思考。区别于成绩“吊车尾”的方一凡和季杨杨,乔英子名列前茅,但她和母亲的相处却略显“坎坷”。剧中她虽看过电影《谍中谍6》,依然愿意为了陪妈妈让其高兴而假装没看过,真相被拆穿后却受到一顿痛斥。


其实,哪怕是亲密如父母与子女,悲喜也不尽相通。特别是在双方都打着“为你好”、“让你高兴”的旗号行亲情绑架之实的时候,这份心意是否会与对方的真实意愿背道而驰,其实并非简单的换位思考就可解答。这种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但也极易被忽略的代际沟通之痛亦是《小欢喜》着重探讨的。


正如网友为三位主角“互换妈妈”的天才脑洞,囿于立场和对世界的理解的不同,亲子双方的完美适配,在更多的时候,或许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并不可行。而《小欢喜》试图跳脱出昔日家庭教育剧囿于高考、中考、留学等某一命题的刻画,更多维的聚焦父母子女双向成长,何尝不是一次教育剧的重要升级?



“《小别离》强调的是父母面对儿女的长大和告别,而《小欢喜》更多的是探讨父母直面自己的成长。总编剧兼主演黄磊曾在采访中强调剧中代际间的双向成长。从开机前“心声”版概念视频中“你的父母有资格做你的父母吗?”“为人父母需要有资格考试吗?”等犀利发问,到后续剧情中家长给孩子道歉的情节,《小欢喜》在探讨的正是以“考上还是考不上,小小欢喜才是好”的扣题,提供亲子间冲突和解的出口。

辛辣洞察社会现实,

《小欢喜》如何撞破焦虑再度“升级”?

 
现实题材的崛起,在于其能够在以真实戳中现实生活中的痛点,引发最广泛的观众群体的共鸣。回归家庭教育题材,高考留学的教育之痛、代际沟通的成长之痛,甚至是应试教育背后的教育之痛,都是其备受市场关注的重要原因。曾以《小别离》高调入局教育题材的柠萌影业,更是以其独特的“温暖现实主义”、以细节折射社会变迁的深刻为市场所熟知。


《小欢喜》作为柠萌影业的教育系列作品、《小别离》姐妹篇,更有黄磊海清等原班人马加持,从筹备之初便备受关注。播出至今,该剧也不负众望以强烈的真实感频频登上微博话题热搜榜,引发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关注,归根结底还在于《小欢喜》以高考为支点,撬动了教育、家庭和社会现实等多个维度的话题共鸣。
 

“高考是一个家庭需要交出的一份答卷,既是所有人的共同回忆,又承载了时代的烙印”,《小欢喜》总制片人徐晓鸥曾如此概括高考于当下社会的重要地位。只是该剧并没有将关注点停留在此,而是提出了更直击灵魂的叩问:一考定终身的价值观是否还适应当代社会?高考的意义究竟在哪儿?而高考背后,究竟是“让孩子走自己选择的路”还是“父母想让孩子少走弯路”……


父母的控制欲、子女的成长叛逆、梦想和分数的拉扯,这些在中国式教育环境下普遍被忽视的问题,多种力量不断角逐拉扯带来的教育现实,正是《小欢喜》能够在投注市场之后迅速引发广泛讨论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和当下大多数家庭教育剧一样,《小欢喜》也从高考出发,引出了关于高中生早恋、异地高考、学区房、唯分数论甚至北京户口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试图深入发掘教育这一命题的社会共情效应。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市面上的教育剧都瞄准社会话题、甚至是走上“话题大剧”路径的当下,《小欢喜》凭什么突围呢?


极尽真实的刻画现实、撞破焦虑但不渲染焦虑,正是《小欢喜》的特色。季杨杨一家在寻租高三学区房时,房屋中介口中“半个小区的人要搬出去,半个小区的人要搬进来”的措辞侧写北京高三家庭的经济压力,亦是对当下学区房热的精准概括,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由教育引发的普遍焦虑。


除此之外贴近现实、耐人寻味的中年职场哲学,亦是该剧触发社会痛点、紧扣时事热点的代表。剧中季家因房子未收拾妥当暂住宾馆,父亲季胜利的“大晚上的不回家住酒店,还说是为了孩子上学近,谁信啊?”,写实其官居高位的时刻警醒;童文洁身在外企的职场“宫心计”,则再次重申职业女性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的现实困境。


这些教育问题引发的现实焦虑、职场焦虑,都在直击观众的内心,但是《小欢喜》略显温暖的底色、娓娓道来的故事性也在缓解着焦虑,让故事不失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不是一地鸡毛。


总的来看,从稍早前的《虎妈猫爸》《小别离》到今年的《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家庭教育剧频频掀起社会热潮,但也几经沉浮囿于高考、留学及陪读等视角的老生常谈,甚至在近两年成为“悬浮”剧、口碑滑坡的代表,此番《小欢喜》以高考视角切入,对多维关系的关注和社会现实的探讨,或许可能为接下来家庭教育剧的更新换代,提供新思路。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欢迎添加微信1866809802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