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孙皓、王倦 | 用现代思想烛照古代时空,《庆余年》的改编“加减法”

翟笑千 娱乐独角兽 2020-01-30


“解渴,太解渴了。”


在看了王倦撰写的《庆余年》15集剧本后,孙皓与其畅谈了一个下午。同为书粉、相似的审美、对故事与人物的通性理解、共同的喜好与目标,令两人在顺畅愉快的交谈中勾勒出了《庆余年》的轮廓。


年关将至,在各大平台纷纷拿出自己的压箱之作,营造了一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氛围之际,由腾讯影业和新丽电视联合出品并承制的《庆余年》的开播,为剧集市场涂上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豆瓣评分从开分7.8分升至8.0分、十年前完结的同名原作小说《庆余年》重登起点24小时热销榜与阅读指数榜之首、#庆余年开播##庆余年角色名##庆余年服化道##范闲滕梓荆#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榜,被剧情牵绊着的观众随即在播出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以及各个社交渠道上掀起一股催更风潮。


近四百万字的原著、宏大的世界观、交织的人物线、悲情又不失柔软的故事内核,改编《庆余年》这样一部作品并非易事。为此,娱乐独角兽采访了古装传奇大剧《庆余年》的导演孙皓与编剧王倦,一探剧作背后的改编“加减法”。


谈改编:影视化的取与舍
 

何为“庆余年”?


“庆幸多出来的人生、在大庆度过余年。” 这是作者猫腻在小说后记中做出的解释。


在电视剧中,一位年轻的大学生,以“假如生命再活一次”为主题参加科幻网络文学大赛。故事的主人公降生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被唤作范闲。作为伯爵府一个并不光彩的私生子,范闲自幼修行“霸道真气”,之后踏足京都官场、继承庞大商团、见证人性真伪。最终,历经几十年的风雨征程,三代风云人物起起落落,范闲的身世之谜、人性之思,以及趋近于大同世界的理想主义,都随着几十年的庆国起伏尽揽其中。


 

从人性出发,用现代思想烛照古代时空,价值观的冲突成为《庆余年》原作推动情节的最大动因。而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为保留原著的科幻色彩和故事精神内核,在对剧作《庆余年》的改编实操中王倦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所谓内核我们一开始就告诉观众了。”正如王倦所言,舍去了内容的铺垫,剧作《庆余年》开篇便直抒胸臆、预埋问题,以文学史专业学生张庆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的论文作引子,采用戏中戏的叙事结构,借用主人翁范闲的故事直接抛出阐述论点:现代文明和古代制度的碰撞。并通过原著就有的情节,开篇便借范闲的经历抛出疑问:谁要杀他,以及他母亲叶轻眉死在谁手里?


“我们都是书粉,但在读原作时记住的往往是点,王倦的改编却是用人物来呈现这个故事。导演孙皓在采访过程丝毫不掩饰对编剧王倦的赞许,的确,要改编长达七卷、多至近四百万字的原著并非易事,要获得原著党及路人粉认可更是难上加难。考虑到小说体量在长叙事上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以及故事内容的高光剧情点,出品方及联合承制方腾讯影业在一开始就提出将采用“五年三季”的制作方式来打造《庆余年》,同时围绕IP本身进行多文本内容的联动探索。“第一季是让人物完成出场,也让观众和主演完成一个目标,就是打一个问号,寻找谁是后面的指使者。” 


 

观众所看到的《庆余年》第一季,基于对人物的塑造和推动人物前后转变过程的底层逻辑,王倦在改编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原著的故事发生顺序,而是挑选部分情节,进行了章节内容的置后或提前,并舍弃一些人物,力求以精简的戏剧结构塑造人物并触发人物行为。王倦表示:“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是这么多人的精彩点,靠人物吸引观众,而不能只靠主题和情节。


目前来看,《庆余年》是一部爽剧,但又绝不是泛滥的“爽剧”,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离不开其人物及人物关系的“高温度”与“接地气”。


谈人物:极致化的加与减
 

“我知道大家挺恨我的。


上周,滕梓荆的突然下线制造了《庆余年》在受众市场中的一波舆论高潮,王倦自然明白观众的悲愤从何而来,而作为编剧的他一边在心痛的同时又喜于见到此情景,因为观众的情绪恰好证明:人物立住了


就原著而言,其描摹出的是一幅众生画卷,形形色色的人、熙来攘往的喧嚣、各有所求的路程,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不同人物多元价值观的冲撞。基于对原著的内核把握及对其多视角的诠释,除了主人公范闲身上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必要的润色,以及他与滕梓荆的友谊滋生、对程巨树的果敢杀之,和不跪君王跪嫂子的赤诚之心外,剧作《庆余年》在对其他群像人物也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加减。


 

“滕梓荆我觉得是倦刻画得比较成功的人物,这个在原著里稍显平淡的人,倦把他刻画得特别好,他的迅速死去让大家舍不得,但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功效。”虽然观众不愿让滕梓荆,这个范闲在庆国结交到的第一个朋友迅速下线,但在孙皓看来,王倦对人物的改编恰恰符合了两人以及剧作《庆余年》的诉求:做极致的人物和极致的人物关系。


基于第一季故事线的展开,浓缩和部分前置化的情节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主人公范闲如何快速成长。外界的沉重考验与建立在人物心灵上的痛苦,无疑能促使人物线的前进,而为了给范闲制造遗憾的事,同时又不偏离原作,王倦选择用滕梓荆来完成这一功能。


相较于原著而言,剧中滕梓荆包括他的背景、出场、人物矛盾以及与范闲的关系,都进行了重新塑造。滕梓荆没死前,范闲显然是一副看客姿态,再次获得新生的他,没有与这个世界产生深层次的情感羁绊,更毋谈豪情壮志。而重新铺垫过后的滕梓荆,有过去有故事也有挣扎,他不再只是范闲身边的下属,而是与其逐渐建立了友谊的朋友。故而,滕梓荆之死,既能牵动范闲的故事线,给了他挫折与爆发的机会,也令范闲借此人物了解并投入这个世界,不再只做一个看客。


 

原著中的边缘化人物在剧中成为功能人物,除了滕梓荆之外,目前呈现在观众眼前的还有程巨树。作为有名有姓的人物出现的程巨树,不再只是从头到尾带着杀手面具的单一形象,有出场、有动机,再加上与剧中其他人物所建立的些许联系,以及最后给出的一点台词,这一人物立刻有了多面化的形象,其命运的无奈与无力也能留给观众一定的感受空间。


甚至于王启年也有了更为立体的形象。在范闲让其帮忙查事时,先是面露难色,而当范闲递上银票后又一把接过欣然接收。看似贪财的他,每次为范闲做的都是银票无法衡量的杀头掉脑袋之事,更何况其或是对范闲流露出的赞许目光、或是范闲离开后的背后一拜、或是对范闲人性底线的试探与确认,种种举动与细节背后正是王启年这一人物的“血肉化”。


 

“作为专业编剧,每一个角色的出现都要让观众认识、记住,哪怕他话不多。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诚如王倦所言,《庆余年》没有一味追求太多的创新与求变,它的底层逻辑恰恰是从细节出发、回归人物。


以人物为根基,一方面保留各个人物真实鲜活的底色,另一方面扩充其性格的多面特质。也正因如此,根植于该剧的古装剧定位以及嘻笑怒骂的风格,大众对生活及身边人的些许共鸣与触动,借助该剧纵情滋生。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庆余年》的破与立
 

沉重话题轻松讲,是孙皓与王倦共同的选择。


在剧作《庆余年》中,有视财如命但审时度势的王启年、善于经商且是迷弟担当的范思辙、爱吃鸡腿的林婉儿,及 “宠哥狂魔”范若若,亦有范闲时不时说出的现代化词汇、戏剧化的打戏和喜剧化的画风。孙皓表示,“我们都反对“搞笑”,单纯搞笑观众是不会笑的。从庆帝到郭麒麟都带有喜剧色彩,腑瞰人物就可以看到,剧中的幽默感其实还是来自于人物。


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剧作文本的呈现还是视听语言的直观表达上,《庆余年》讲究的都是以人为本。开篇借助人物和故事以极高的叙事效率迅速吸引观众、剧情展开后又以严肃与轻松幽默兼具的风格抓住观众,但在王倦看来,这种改编方式并非其个人风格的凸显,而是“沉重话题轻松讲”这一角度的必然呈现。


“现代文明和古代制度的碰撞”的改编思路,首先在故事设定上就决定了《庆余年》中人物内在与周身环境的不融洽,基于此反差效果和价值观的冲突,不破坏人物性格的喜剧感油然而生。更何况两种文明和价值观的碰撞,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悲壮感,喜剧化的方式也恰是消减沉重基调的必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抛开剧作呈现,《庆余年》的精神内核也较以往古装剧而言迈出了一大步。


“我希望庆国的人民都能成为不羁之民。受到他人虐待时有不屈服之心;受到灾恶侵袭时有不受挫折之心;若有不正之事时,不恐惧修正之心;不向豺虎献媚……我希望庆国的国民,每一位都能成为王,都能成为统治被称为‘自己‘这块领土的,独一无二的王。


剧中,鉴查院的碑文也道出了《庆余年》原著小说的核心思想,格局有了突破。


“我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穷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不求神明;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愿终有一日,人人生来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此为我心所愿,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被扩充的不只是碑文内容,亦是剧集《庆余年》想要诉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憧憬不只局限于个人,是成体系的从个人品德辐射到了对整个庆国体制的理想化愿景。而《庆余年》,恰是透过一个少年在江湖与朝堂的传奇人生,铺展出对生命与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我们都在找一个作品,一个在当今社会能感动我们又能感动观众的作品。采访之初,谈及此次的合作,孙皓与王倦毫不掩饰对《庆余年》的珍视。的确,《庆余年》的影视化改编之路颇为曲折,除了创制维度外,其版权的归属问题也一直众说纷纭。早在2014、2015年就陆续有影视公司传出改编《庆余年》剧版的消息,但后续都不了了之。


直到2017年上海电影节期间,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宣布,腾讯影业已获得《庆余年》2018年3月后的长期影视改编权。而在版权生效前,腾讯影业就与前版权方深蓝、华娱沟通,比起仓促各自打造一部剧,不如双方放下版权的界限来共同开发;加之对内容有品控能力的新丽成为联合承制方,阅文是小说IP的源头,以及后续导演、编剧、主演阵容等的一一落定,《庆余年》的影视化改编之路才算是顺利起航。


虽然过程确实波折,但如今从该剧的播出效果和市场反馈来看,既能打动主创自身又能打动观众的作品,他们算是找到了。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欢迎添加微信1866809802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