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道路“冻伤”,让“雪国列车”安全飞驰!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盛岱超、张升团队提出的非饱和冻土理论,揭示了路基冻胀的宏细观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关键设计参数,为治愈路基“冻伤”开出良方,让高速动车穿越严寒,安全疾驰在雪原之上成为可能。
世界首条在高寒地区建设的高铁——哈大高铁
所谓“冻胀”,是由于土中水结冰和冰体的增长,引起土颗粒间的相对位移所产生的土的体积的膨胀。解决冻胀问题的关键在于防水。为此,哈大高铁在建设时就采用了改善路基填料、设置隔水层、加强排水等技术,并通过路基注浆和表面封闭等方式对受损路段进行补救。但不到一年,冻胀再次发生。
无论是对水、还是冰,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工程人员都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防水措施,却依旧防不胜防。原有的防冻胀设计为何失效?水从哪里来的呢?新的冻胀的物理机制是什么?这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引起了科研人员的讨论。
难不成水是凭空生成的?历经反复思索后,一个想法犹如投进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也许水,就来自土壤中的空气里。“传统岩土规范及工程设计几乎未曾考虑过气态水的迁移、聚集和相变问题。”张升教授介绍道,“在极少降水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上却常有水汽附着。这给予了我们启发。”
团队在高铁路堑边坡探槽试验及取样分析
在寒旱气候区,地表温度常年在零度以下,随冻结发展,路基表层蒸发量逐渐降低。土壤中的水汽向上迁移时,在不透气覆盖下蒸发受阻,容易凝华成冰积聚,导致土体含水率大幅增加甚至达到饱和。这个过程好比生活中看到的冰箱结霜,因此,盛岱超教授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冰箱效应”。随后基于自主研发的试验仪器,团队通过系列模拟实验,验证了“冰箱效应”的存在,并明确了其发生机理。
2013年起,团队开始与哈大高铁建设单位接洽,阐明了相关概念与致灾机理,并对路基冻融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收集到了路基含水率、地温、路基变形等数据,对工务部门分析冻胀成因、日常维修、冻害整治方案制定提供了帮助,为之后哈大高铁实现“冬夏一张图”运营做出贡献。
从“防不胜防”到“可防可控”
2014年开始,在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盛岱超团队开展持续攻关,不断将研究推向系统、深入,构建起非饱和冻土理论。
在确定了水从何而来之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将水防住。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水的凝华?影响程度如何?有无规律可循?这背后涉及到大量复杂而精密的测量、分析与计算工作。
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收集问题,一方面,团队成员从寒旱地区不同省份收集到各种类型的自然土,在实验室里反复进行单元试验;另一方面,他们奔忙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现场采集一手数据进行测试。在此过程中,团队的研究视野从高铁路基扩展到机场道基。他们发现,寒旱气候区机场的飞机跑道容易开裂,甚至出现“掉粒”情况,这对容不得半点异物的跑道而言可是致命的安全隐患。但掀开跑道后发现,下面的碎石层里积蓄了大量的水,而同样深度的其他土层却干燥无比。“冰箱效应”恰好可以很好解释这一反常情况的出现。于是,道基富水问题严重的机场也成为了他们的科研“战场”。
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经过反复的测试与分析计算,团队建立了综合考虑凝固、冷凝和凝华全相变过程的非饱和冻土水-热-气耦合迁移模型,提出了高度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形成了非饱和冻土水气迁移与相变理论。
团队在寒区高铁现场调研及测试
由于气态水的“闯入”,传统理论提出的一些参数、指标将不再适用。为此,团队设计出新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气态水和液态水迁移,仅需边界温度、干密度及渗透参数等直观易得的参数,即可模拟冻胀过程,实现了非饱和土粗粒土冻胀和经典饱和土冻胀的统一。
高山填方机场夯实现场考察
此外,基于手中海量的冻胀数据,团队检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冻胀敏感性的分级方法和体系,更新了冻胀敏感性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土体冻胀敏感性评价体系,让指标更加明确易测。
“非饱和土冻土理论的研究绝不能“纸上谈兵”,只有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据团队成员滕继东教授介绍,自己以及包括叶新宇副教授、童晨曦博士在内的这支年轻团队,一直致力于致灾防治和全过程智能监测的成套技术的研发,为高速铁路、战略机场等重大工程安全服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目前,非饱和土冻胀相关成果已经应用于分析寒旱区高铁路基的变形机制,并在哈大高铁、哈牡高铁、哈齐高铁、兰新高铁等工程建设中应用。机场道基水分富集机制的相关成果以明确条文纳入《民用机场高填方工程技术规范》《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在北京大兴机场等我国填方面积、填方厚度、填方量最大的3个机场、我国83%的4F机场交通枢纽甚至“一带一路”多个国家的机场中发挥作用。
往期推荐
抗癌新星为何在我国患者身上“低效”?
你好,“研电之星”!
今日小雪,中南差“一点点”就入冬······
来源|新闻中心
图片|“人民铁道”公众号 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唐潇珺
编辑|吉海萍
审核|韩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