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松:科研就是小成果与小幸福不断累积的过程

拼搏向上的 中南大学 2023-06-03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在寒冷的风中耸立

在追逐星光的路上前行

以一棵松柏的姿态

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和生活

向下扎根,勤奋踏实

是他的制胜法宝

向上生长,心怀感恩

是他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一起听听

2022年度宝钢教育奖获得者

罗松博士的奋斗故事!


结缘于中南的采矿、岩土专业

在不断吸收养分的过程中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019级博士研究生罗松

正努力成长为一颗巍巍松柏



低头努力才有抬头展翼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算聪明,但我相信只要肯付出,笨鸟也能飞得很高很远……”罗松笑着说。

回顾来路的风景,在本科以优秀学生代表身份来中南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的经历让他爱上了这座科研氛围浓厚的校园,并在大四以优异的成绩保研上岸,顺利成为一名中南大学研究生。

读研以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在国内外行业权威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持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这一系列的卓越成果离不开罗松持之以恒的辛勤付出。课堂上,罗松一直保持坐在前排的习惯;工作室里,经常看到他翻阅文献的身影;科研遇到问题时,他更是孜孜以求,通过自我独立思考、查文献、与师门同学讨论、寻求导师的帮助,始终忙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路上。“科研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你必须要相信,所有付出过的艰辛都是值得的。”罗松坚定地说。



踏实肯干是罗松对自己性格的总结。成长路上难免有起有浮,如何沉着应对才是问题的关键。“平时就要认真学习,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步调,累了乏了就休息一下,调整好心态重新出发。”罗松说。

“做科研,时间要落在实处,只做形式上的努力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未知性注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会太顺利,成果也难免会遭受质疑,但罗松不会把精力浪费在心浮气躁上,而是调整心态,在书籍和文献海中探寻,在讨论思想碰撞中前进,论文一遍又一遍的打磨、修改,推翻重来,“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改到自己满意才能让审稿人满意。”罗松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只有沉得下去,才能升得上来。


在“冷门”领域沸腾“热血”

“科研这一路走来,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宫凤强教授。当我们遇到自己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总是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对罗松而言,导师的渊博知识和及时指导是他科研路上的安全锁,让他在“冷门”领域始终怀着“热血”,义无反顾地向更深、更远处探索。

2018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罗松在国内专业顶级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上发表了自己读研以来的第一篇研究论文,之后罗松在导师的建议下着手准备冲击国际期刊。“老师提出的任务不仅考验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对自己研究课题的充分了解与深度思考。”

假期中,罗松也不曾松懈,一边总结一边查缺补漏,用大量阅读锻炼自己的英文水平,老师的认可让他在冬日里也感到格外兴奋与温暖。“科研就是小成果与小幸福,最终累积成大成果和大满足。”罗松笑道。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罗松的研究论文成功通过评审,发表在行业国际权威期刊《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上。同时,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挥英文口语优势,2次完成纯英文报告。他对此心怀感恩:“老师的关心与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让我的科研道路平稳太多。”而今,他的努力成果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最好的回报莫过于传承老师的科研精神,怀着严谨的科研态度砥砺前行,做出更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他说。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标兵、宝钢教育奖获得者……罗松坚守着踏实稳重的品格一路前行,一路收获。“拿到了这份荣誉,就要拿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让荣誉只是荣誉”是他的胸怀与抱负,更是他一刻也不曾忘记的行为准则。 罗松说“这一路走来,我始终铭记老师、同门、朋友和家人给予我的帮助,更会带着这份能量,把对科研的热情传递下去。”




柏树叶长青

少年稳步行

未来,罗松仍会脚踏实地

稳扎稳打地在科研路上生根成长

在更广阔的天地一试锋芒



执教二十余载,她是同学们信赖的“央妈”!

当好“学霸”,做好“老师”

他是“医”路向前的李明皓


来源 | 大学生通讯社

采访 | 易嘉新 王丽柔

编辑 | 于岚驹

审核 | 韩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