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照浩:人生是矿业,也是旷野!
CSU
编者语:
在中南校园里,有一群青年学子,他们或刻苦学习、钻研学术,或投身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传递温暖,或励志创新创业,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充分展示了中南学子昂扬奋斗、知行合一的精神风貌。今天,让我们走近中南大学2023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倾听他们的成长奋斗故事,感受青春向学、蓬勃向上的中南力量。
校样板党支部负责人
双创项目主持人
志愿服务团队队长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队长……
在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
2023级博士研究生吴照浩的身上
曾一次次被贴上“负责人”的标签
在他看来
负责人意味着要负责任
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
而学会负责任
是他求学中南的日子里一直在修习的课程
面对学校“2023年大学生年度人物”的荣誉
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责任在肩
追到生产一线解决问题,是科研人的责任
“矿业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国家发展离不开矿业发展。我想去世界最好的矿业专业学习。”怀揣着这样的想法,2016年,吴照浩如愿考入中南大学,成为了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
采矿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事业。矿山上那形态不一的“伤疤”见证了一次次工艺技术的革新。大二的认知实习中,吴照浩在郴州市黄沙坪镇的矿山里,看到矿工端着气腿凿岩机在震耳欲聋的噪音和铺天盖地的粉尘中艰难地开凿钻孔。恶劣的作业环境、效率低下的传统作业方式,让他坚定地把数字化、智能化矿山研究作为未来学业攻关方向。这一次实习,也让他意识到,采矿人的科研“富矿”就在一条条巷道、一个个采场中。
吴照浩在湖南省郴州市黄沙坪镇铅锌矿参加认知实习
“要解决一线的问题,首先自己就要深入一线。”吴照浩说。矿山,就是采矿专业学生的一线。矿山大多地处偏远,常常需要多种交通方式搭配,花费数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矿山。据他回忆第一次下矿井是在本科时期,井下环境危险,巷道和竖井、溜井交错纵横,一不小心就有坠落的风险,所以每走一段路,老师就要点一次名。“虽然环境恶劣,但还是要下井,做研究必须要有数据,要去第一线去采集。”矿井上下不便,且下井需要经过审批,于是吴照浩常常在矿下一呆就是许久:“有一天在井下呆了十来个小时。”
进入硕博阶段的学习,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吴照浩更频繁地跑矿山、下矿井。“现在很多矿山不论采矿活动频繁与否、作业工人的多少,风机基本上全天开而且开到最大,风机耗能巨大,其能耗达到了矿山能耗的30%甚至更多。”对此,吴照浩参与研发了“矿井智能通风系统”。该系统能根据井下实际的生产情况,通过智能算法实时计算矿下所需新风,并向风机、风门等各种通风设备发出指令,实现按需智能通风,极大地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团队也凭此项目斩获湖南省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矿井下危险重重,科学合理的培训能够让经验欠缺的矿工最大程度地避免操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可是,矿井下的情形千变万化,纯理论输入无法满足培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吴照浩组建团队,研发出“井下人员安全智能化辅助系统”,以视频场景体验、虚拟现实交互等创新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及生产培训,有效提高了矿山安全培训的教学效果,并降低培训成本和生产成本。“‘不要脱离生产实际,只从论文中找问题、写文章,要深入生产一线,发现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科学研究’,这是老师常说的话,科研结果必须服务于生产实际。”吴照浩把老师的叮嘱付诸于行。
矿山来来去去,矿井上上下下,围绕着一个个实际问题展开科研成果次第开花:参与研发的大型矿业工程软件系统(DIMINE)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奖;个人设计的“无人化运输提升系统”获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三等奖;围绕研究解决矿山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中的科学问题,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JCR一区3篇……新的一年里,吴照浩不打算歇脚:“未来还要继续深耕专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科研人的责任。”
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实践,是青年党员的责任
“长于乡村,回报乡村,接下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吴照浩,他就是我。”2023年,在习近平总书记来中南大学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十周年之际举办的“四个面向”宣讲团报告会上,吴照浩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以《三个高度上的中南学子身影》为题向全校师生分享了自己和师兄们在不同海拔的土地上建设祖国的青春故事。
在2022年新团员示范性入团仪式上,吴照浩讲述《三个高度上的中南学子身影》。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来的,切身感受着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所以更加想要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吴照浩在科研与学业之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的公益实践上。“对脚下的土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他说。
于是,在吴照浩的日程表里,寒暑假期成了他的“农忙”时分。牵头组织团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行走的课堂”中丈量乡村发展的成果;带领支部党员开展旧衣捐赠公益活动,组织回收衣物500余斤,将温暖传递到贫困山区;加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利用暑期时间陪伴留守和随迁儿童度过暑假......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越多,对乡村了解得越多,他就越想做更多有意义的实在事。
这两年的暑假,吴照浩都带着团队钉在了村子里。2022年,他和同学们针对宁乡花明楼镇8村1社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四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供当地政府参考。之后,团队还受邀参与编写花明楼镇未来五年乡村振兴规划。
2023年,吴照浩又组织团队来到了新化县天竺村。这一次的调研主题更加聚焦,盯准了蔬菜基地建设。帮助延长蔬菜销售产业链、设计产品Logo、助力打造特色蔬菜品牌、对村民进行新媒体新技术的培训……吴照浩和团队竭尽所能地提出建议和建设方案,而这些对策都是建立在充分调研当地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的。
“不仅是针对蔬菜基地实地调研,当地的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我们都去了,还调研了相关的平台和基地。”走访近20处实践地点,驻村调研时长超200小时,前后调研县级农业农村局等目标单位近20家,吴照浩等人的脚步遍布田间地头。当地已采纳启动吴照浩等人基于聚类分析等方法形成电商方案的方法,其先后设计产品海报、礼盒包装等文创设计作品20余件也均获实践地政府宣传部门、合作社销售部门采纳使用,此次项目也因此入选了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优秀项目。
2022年7月,吴照浩在花明楼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社会大课堂里提出的“考题”,都来自脚下土地上实实在在的发展丛棘。对吴照浩来说,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次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每一次疏通难关,都是一次珍贵的成长。
社会实践省级重点立项、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立项、团中央志愿服务项目立项6次、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项、铜奖1项,入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十佳项目......一次次立项结项,一份份奖项荣誉,见证了吴照浩的成长,也激励着他将足迹在乡村旷野上踏得更远更深。
往期精彩推荐
“双料”第一的物理“学霸”!他是严添翼
谦逊、靠谱、多劳、多能……,他是谭汉!
等你上岸!2024年研考国家线公布!
来源 | 大学生通讯社
作者 | 黄芳淮 姚千一
图片 | 受访者本人
编辑 | 黄子晴
审核 | 韩艳 唐潇珺 李子妮
为闪光的中南学子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