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件事,她已经做了七年!她是年度人物吴倩!

追求卓越的 中南大学 2024-05-07

中南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两次参加团中央西部计划项目

累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80余项

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

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

......

她以志愿服务为光

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抱负的“追风者”

她就是中南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2021级硕士吴倩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2016年9月,吴倩考入中南大学。初入中南,吴倩带着想要为大家服务的初心加入了中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启了她的志愿服务之旅。出生于广西贵港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作为从家乡考入大学的一名青年学生,回报家乡,对于她来说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幸。


大一假期回到家乡,吴倩报名参加支教项目,进入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黄村镇六埠小学,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她通过传统课堂教学、夏令营活动、趣味实验等,陪伴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成长。支教过程中,当地政府、居民们的大力支持和悉心照料令她更加坚定了坚持志愿服务的决心。


做志愿服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们不仅能真正的帮助到这些小朋友,而且同时也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协调当地学校、安排食宿……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志愿服务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双向奔赴。”


支教中,吴倩辅导学生作业

本科毕业后,怀着对支教的热爱和对公益的热忱,她决定加入中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奔赴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山支教一年。在一年不长的时间里,吴倩努力用温暖和奉献托举起大山孩子的梦想。


初至江华,一群将“打工”视为人生出路的孩子让吴倩褪去了原本怀揣的理想主义,为了能和学生走得更近,她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近15个村庄,家访了20余名学生,给他们做一次辅导、烧一顿饭、谈一次心。


“如果吴老师没有来我家,给我做好吃的,和我说了那样一番话,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努力的重要性。”这是她家访过的一个学生在日记里的一段话。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对“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丰富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更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吴倩分享,家访一对小姐妹时的情形至今令她难以忘怀。这对姐妹她们的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只有两人相依为命。家里只有一间红砖房,但并没有装修,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墙面是裸露的红砖,电线也是裸露在外面的,一盏昏红的灯泡,是家里唯一的光亮。“当时处于那种环境,我就在想,如果我是这样的情况,我能够做到像她们一样乐观吗?我能够还像他们一样去学校学习吗?有时候想想真的还不一定。”


作为支教团团长,她是江华县大圩中学的教育扶贫专干、团支部书记,负责学校团员、教育资助管理等的工作。立足三尺讲台,扎根基层教育,她聚焦教学主业,担任七年级英语教师;走进学生生活,深入了解学生成长情况,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


吴倩分享,去年周末刚好是“六一”,她回到曾经支教过的中学,再次与孩子们团聚。她还在小镇上面买了一个蛋糕和一些零食,当时孩子们那种眼里有光的感觉,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那时才发现我们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更多是这种生命的体验感。”


有学生开始咨询吴倩,“老师,我该去读高中还是去打工?”“老师,我的成绩只能上职高,你觉得我去学什么专业好?您有什么建议?”“他们跟我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我还挺感触的。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开始会思考自己的人生了。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让很多人改变,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因为听到你的声音而变得越来越好,那就够了。后来我走的时候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就是‘允许慢慢地长大’,要允许每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吴倩给支教的班级过集体生日


从参加志愿服务,到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再到成为服务西部计划的组织者,吴倩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越走越远。


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价值


2022年6月,吴倩再次积极响应号召,报名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湖南省西部计划项目办,聚焦湖南全省“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等领域,参与项目统筹管理、联络督导、政策制定、宣传报道等。


2023年,作为省级项目专员的她,负责牵头开展湖南省西部计划“芙蓉花开”地方项目。从接到任务,吴倩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从2022年10月份开始起草报告,同时到省内14个地区进行多项需求调研,到省外调研其他省份的开展情况,然后对报告进行反复修改,直到2023年3月份才最终完成。


吴倩(二排右三)参加湖南赴广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队调研


最终,经过吴倩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该项目争取到400万元省级财政支持,新设100个基层服务志愿服务就业岗位,深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缓解实际就业压力。


“项目立项落地,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缓解社会就业问题,同时也能让更多的群体得到帮助。我们整个团队都备受鼓舞。但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却鲜为人知。”


“2023年5月,我第一次感染新冠肺炎。但当时正处于工作开展的重要时期,要进行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招募、对接湖南省各大高校进行宣传动员和毕业生招聘,去和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各个部门对接工作,举行志愿者培训和出征仪式策划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只休息了四五天。一只手捂在心口,一只手拿住电话在工作。在那段时间,基本是早上六点就要起床,晚上十点多下班,无节假日,这对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最终我们克服道道险阻,成功立项并获得省政府财政支持。在那一刻,我觉得我这六个月的投入,是非常有意义的!”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七年时间里,从偶然的参与志愿服务,到下乡支教、参加志愿服务专项组织工作,吴倩负责管理服务10余项长期志愿服务项目,培训服务专业志愿者1000余名,精心组织并参与志愿活动60余项,先后担任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会务志愿者等。


吴倩坚持将自身社会学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参加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CGSS)、上海大学等国家级社会调查项目,扎根乡村书院,关爱当地留守儿童,开创“书院+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模式,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翔实科学的基础信息,服务当地群众500余人。

她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凤凰网年度公益活动“特别贡献奖”、湖南省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个人也获首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优秀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南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一份份荣誉见证了吴倩的成长,也激励着她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用志愿服务传递人间温度

以拼搏实干播撒爱的星火

用专业和情怀参与社会治理

吴倩正一步一个脚印

让青春之花光荣绽放

往期精彩推荐

年级第一,逐梦中南!她是年度人物金圣喜

本科生怎么入门?快来看CSU科研“小白”进阶之路!

从博士到董事,创立两家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他是年度人物黄绍祯

视频来源 | 党委学生工作部

来源 | 中南官微运营中心

作者 | 王广霖 李心婷

图片 | 受访者本人

编辑 | 李心婷

审核 | 韩艳 邓皓迪 李子妮

点亮“在看”,为暖心的中南学子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