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谈姜话——揭开原始点内热源的神秘面纱(五)

2015-08-26 原始点自然疗法

漫谈姜话——揭开原始点内热源的神秘面纱(五)

3.3 生姜对消化系统的治疗作用

3.3.1 对胃肠道的作用

Pongrojpaw等将80名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生姜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于术前1小时口服给药,结果表明:生姜组的恶心程度和呕吐时间明显低于安慰剂对照组,说明生姜具有明显的抑制呕吐作用。同样的试验还有Sripramofe等将128名孕期16周以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孕妇,随机分为姜粉组(1.59g/Kg.d),口服用药3天。结果显示,与给药前比较,孕期的恶心程度积分和呕吐次数均显着降低,说明生姜具有明显的止吐作用。生姜还具有明显的保护胃粘膜和抗溃疡作用。通过试验大鼠口服10%生姜煎剂后,可明显保护经0.6 mol/L HCl灌胃和束缚水浸所产生的胃粘膜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是由于生姜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PG所致。生姜具有抗盐酸-乙醇性胃溃疡作用,经口服给予生姜丙酮提取物1 000 mg/kg,对胃粘膜损伤抑制率为97.5%,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同时生姜对胰酶、2种淀粉酶的活性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生姜有抑制血栓烷素A2(TXA2)的合成和促进前列环素(PGI2)合成的作用。而TXA2及PGI2分别对胃粘膜起损伤和保护作用。另外10%生姜煎液可明显减轻由无水乙醇及大剂量消炎痛所致的胃粘膜损伤,还有促进慢性胃溃疡愈合的趋势和促进胃排空及收缩作用。

3.3.2 对肝胆的作用

生姜的辛辣成分姜酚、姜烯酚对CCl4和半乳糖所致的肝损害均有抑制作用〕。生姜精油对CCl4所致的大、小鼠肝损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降低CCl4所致肝损害小鼠的BSP滞流量。生姜密封存液能够促进实验损伤性肝脏修复功能。生姜的丙酮提取液在十二指肠给药后,对大鼠有很强利胆作用,柱层析表明其主要成分是6-姜酚和10-姜酚〕。生姜中所含的大量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过多分泌,减少胆汗中粘蛋白含量,不致于因粘蛋白过多而与胆汁中钙离子和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结石。此外,生姜中含有较多的油树脂,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因此,胆囊炎患者常吃些生姜大有益处。(摘自《人民网-健康时报》)

3.4 生姜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生姜及其挥发油、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实验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生姜水提物可通过阻滞细胞内钙超载、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调节能量代谢、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和途径实现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生姜水提物具有改善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和抗氧化应激有关。提示生姜对中风后遗症和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另一项研究表明,生姜的水提物能显着减少血小板标记的花生四烯酸(AA)生成TXB2及PGs的合成,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预防中风。生姜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该物质的稀溶液,是血液的稀释剂和血液的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防心肌梗塞,均有特殊作用。国外心血管病治疗专家通过一项研究证实,生姜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危险。在对百余名中老年妇女的试验中,专家们让志愿者每天服用生姜5克,坚持8个月后,这批老人的心脏病和中风发病率与服用生姜以前相比较,竟奇迹般地降低了一半左右。因为生姜中含有一种能抑制血液凝结的物质。(摘自《中国日报食品中国》)

3.5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3.5.1 对心脏的作用 

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 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着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 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摘自《中国日报食品中国》)

3.5.2 对哮喘的作用

科学家发现生姜有助于治疗哮喘。哥伦比亚的科学家们认为,生姜根应该用于哮喘患者的饮食里。在长期的临床试验之后,他们证实,生姜能够增强药物的性能,这些药物使哮喘患者呼吸更顺畅。为了搞清楚这种特性,医学家们不得不一点一点在患者身上做试验。医学家们用乙酰胆碱引起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然后将β-受体拮抗剂和生姜提取物混合在一起给患者服用。实验证实,将β-受体拮抗剂和生姜提取物混合在一起比单一的药物效果好,能够使患者肌肉更松弛,呼吸更顺畅。(摘自《华尔街日报》)

3.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着抑制作用,作用维持5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给大鼠灌胃,可显着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着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摘自《中国日报食品中国》)

3.7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3.7.1 对降血脂的作用

Tanabe等研究发现生姜中的(E)-8环氧-12-烯-15,16-二醛(ZT)等成分对大鼠肝胆固醇合成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生物合成有剂量依赖性;吐温可加强其抑制作用。口服50 mg/kg、100 mg/kg、200mg/kg,则可使血浆胆固醇值分别下降17%、25%、46%,并有剂量依赖性。Bhandari等的研究也表明生姜醇提物200mg/kg口服,能使经连续10周给予胆固醇饮食引起的兔高血清TC、TG、脂蛋白和磷脂水平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Sharma研究了姜50%乙醇提取物对胆固醇饮食家兔的血脂和组织损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口服姜提取物后,血清胆固醇、LDL-胆固醇分别比自然恢复组下降了55.8%和52.6%,使总胆固醇/磷脂(C/P)比值下降24.7%,降低了肝脏和动脉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含量,使其接近正常值,并使动脉壁的斑块面积从39.8%下降至13.5%,表现出了较强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摘自《江西中医药》)

3.7.2 对糖尿病的作用

日本研究人员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生姜的辛辣成分姜酮醇能够缓解血糖升高。日本研究人员连续19天给实验投喂姜酮醇,剂量为每1千克体重投喂50毫克姜酮醇。然后研究人员继续给这些实验鼠投喂葡萄糖,剂量为每1千克体重投喂2克葡萄糖。1个小时后的测量结果显示,没有投喂姜酮醇、只投喂了葡萄糖的对照组实验鼠血糖平均上升值为228.4毫克/分升,而投喂姜酮醇的血糖平均上升值仅为147.3毫克/分升,降低了35.5%。研究人员的分析显示,姜酮醇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可吸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分,从而起到降低血糖值的效果。(摘自《新华社》)

发表在《食品化学》杂志的最新研究表明,生姜具有防止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功效。姜类植物的地下根富含抗氧化剂,如生姜醇, 姜烯酚,zingerones和其它酮类衍生物。长久以来被用于恶心,特别是妊娠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治疗。这项新的研究评价了生姜对于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抗氧化水平和肾脏保护的影响。24只雄性大鼠分为3组,第一组为健康大鼠,第二组为糖尿病但不补充生姜的对照组,第三组为糖尿病补充生姜组,生姜的粉末掺在食物中,占每日食物摄入的5%.8组后,研究人员发现给予生姜的大鼠,血液的抗氧化能力要显着高于其它两组大鼠,应用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上述3组的数值分别为582, 586和763mmol/l。同时,补充生姜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变和不补充糖尿病大鼠相比也明显减轻。研究人员认为,葡萄糖代谢的异常会引起氧应急反应,蛋白糖基化和自由基的形成.而生姜可以提高血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血液中的自由基。生姜还可调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的平衡。(摘自《食品化学》)



如果各位原始点家人们还有其它的生姜资料,可以与我们(QQ;847417554)交流。

好消息;四处寻找原始点消耗品;有机姜粉,姜膏,干姜,温敷红豆袋的家人有福了。亲爱的原始点家人和平台的粉丝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因为一直以来都不断有粉丝和家人向本平台询问原始点用品,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给大家提供物美价廉的用品,大家可以咨询老师电话13414416103,加微信也可以。

原始点自然疗法注重分享,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部分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他公众账号等平台。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等平台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义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另外本平台的一切原创内容无需授权,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