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年人都要在电视上消失了,你还在嫌弃他们油腻?

2017-11-15 传媒评论

文丨 鹿大大  来源丨Darling剧情社(ID:tvdiss)


轰轰烈烈的双11活动结束了,你的钱包被掏空了吗?


在天猫官方的数据中,本鹿发现这样一张图:天猫平台售出枸杞179吨。



枸杞、保温杯、秋裤、生发……突然就变成了高频词,而使用者,正是一群“中年恐惧症”患者们。


这些人不久之前,也多数看过冯唐老师的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还有随之而来一大堆鉴定标准,以及如何才能远离油腻的人生指南。


中年,一个普通中性名词,就这样被包裹上了深深的恶意。


这一大波恶意来得如此迅猛,油腻、秃顶、乏味、自恋、找存在感……中年生活就这样被压缩和提炼了。



你不知道如何才能做一个不被嫌弃和不被遗忘的中年人。所以你按照网上规定的“好中年”模板夹着尾巴做人,吃健康食品、健身、跑马、不戴手串、少说话,威士忌里加枸杞。


你可能不油腻了,但你可能变成了一个麻木、别扭和从众的中年人。


并没有好多少。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年龄来界定一个人群,又对这个人群的理解如此狭隘了?这和那些笃信星座的人有什么区别?


至少,星座还把人分成了十二种 。而中年人,却被一个油腻分开了两极。



中年,远远不止秃头和油腻。中年人也是可爱的,然而我们对中年人的想象实在贫瘠的可怜。


这种贫乏也在悄悄侵染着贵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银幕上,中年人是不存在的。


中年人,这样一个最具话语权、最承上启下,生机勃发,且最具戏剧张力的群体,在银幕上几乎处于消失状态。


是中年人没有故事吗? 不。中年明明是最有戏的群体。


而现实是既没有人给他们讲故事,也没有人讲他们的故事。


被压缩的人生


曾经,我们也有中年人的故事。 


《半路夫妻》讲了几对离异男女的悲欢离合,但内核,是男主角在挫折后如何重拾人生。



几年后,孙红雷又演了一部重拾人生的《好先生》,但画风和质感完全是不同的。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质朴、凝重而隽永的生活剧也愈发罕见。



人到中年,他们不再大声嚷嚷,他们的情感世界也不再是你爱不爱我。他们有更复杂的婚姻状况和生存秩序。


当然,中年人也有更沉重的社会责任。


《孝子》里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非得中年人亲身演绎不可。



而现在,影视作品里的中年人,被集体扼杀了。他们只能以人父人母的姿态出现,人的身份让位与“家长”身份。


《小别离》讲的是中国式亲子焦虑。



《辣妈正传》、《虎妈猫爸》等热播剧一样,中年人很少有“自己的生活”。


而《绝望主妇》、《大小谎言》等同类剧里,他们显然应对得更好。生活一团乱麻,但我属于自己。



等家长再老一点,便成了为子女的婚姻大事操心的“催婚父母”,或者,努力拆散他们。



能像《小丈夫》中这样勇敢过自己人生的中老年人少之又少。而此时的他们,已经是“老年人”了。



看到了吗?从“小夫妻”到“小别离”再到“小丈夫”,中年人的人生仿佛坐上了一辆高铁,从孩子爹妈一站进阶为孩子爷爷奶奶。


父母为孩子,为孩子的孩子强打精神,苟延残喘。


而中间的几十年,是空白的。


中年人生的龃龉被过滤掉,但他们人生的精彩也被压缩了。


他们是怎么度过的,我们无从知道,于是想当然地觉得他们:油腻、乏味、俗气。


实在太不公平。


被复制的爱情


今年爆款剧《人民的名义》,虽然讲的是官场和反腐,但剧中的人物,是一群复杂中年。



剧中每一对夫妻/情侣关系,都在试图讨论现代婚姻生活的形态。



名存实亡的祁同伟梁璐,互相利用的高育良和吴老师,同床异梦的李达康和欧阳菁……让我们知道,喔,原来婚姻除了爱来爱去、斗婆婆、抓小三,还可以这样!


比如,管自己老婆叫:钟主任!



毕竟,中年人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也有一袋海蛎子味的浪漫。



是不是觉得,中年人比你们小年轻会玩多了……


并不是《人民的名义》这部剧里的人物多么特殊,只是这样深度剖析婚姻的作品太少了。


婚姻百态、人生况味,很难在鲜肉、流量领衔的偶像剧、仙侠剧中看到。


年轻人们在干嘛?在修仙,和师傅谈恋爱,然后拯救苍生。



我们常说的一个词是势均力敌的爱情,然而到底什么是势均力敌?



电影《One Day》留下了一句值得琢磨的台词:I love you,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也因为对爱情的解读而被人津津乐道。



更不用说永恒的经典《卡萨布兰卡》了。



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30岁事业有成的舒淇还没有找到人生真爱但短短几十分钟她就嫁给了彭于晏。



美丽的职业女性高圆圆在吴彦祖和古天乐之间挣扎犹豫徘徊和选择。


这样的故事,光鲜亮丽,但对感情的理解并没有比puppy love 深刻多少。


除了男帅女美,你记住的也许只是一个口红色号。



好不容易有了一部讲述中年人的《我的前半生》,却又变成了大龄玛丽苏和霸道总裁。


这部剧我更感兴趣的是吴大娘和苏曼殊两个中女的角色。



以中年职场女性为主角的剧在TVB就很常见。《女人唔易做》、《女人最痛》、《女人俱乐部》。



《婚前昏后》里,女主角昏迷了十五年后醒来,依然要面临婚姻家庭和自身选择问题。


她有她要过的人生,尽管有三名儿女,却没有一秒钟的催婚戏。



人到中年和岁月的撕扯,难道不是更有力量,也更值得挖掘吗?


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出轨、焦虑、琐碎、回归家庭……千篇一律。


中年人的生活,不但被压缩了,连困境也都是复制的。


除了年龄带来的恐慌,很难看到任何岁月的附加值。


残忍吗?很残忍了。


在我们的影视作品里,年龄是鲜有正面力量的。


我们赞美少年意气,歌颂晚年丰颐,却很少关注中年人。


现在的中年人在看什么?谁又来看中年人?也许整个行业都在有意识地回避这个群体。 


毕竟,演员怕显老, 制片人不敢轻易冒险。这样的题材创作门槛也高,非得有阅历不能完成。  



毕竟很多人浮夸的演技承担不起中年人的韵味。


正如王刚在《脱口秀大会》上说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媚青”的状态。



取悦年轻人、揣摩他们的喜好,模仿年轻人的说话方式。


媚青是没有终点的。


一方面用大龄演员演着年轻人的故事,一方面又极力diss中年人这个群体去讨好年轻人。


不奇怪吗?


我们对中年人的想象,是贺涵吗?是陈俊生吗?中年人还有张大民、还有贾志国、还有和平。



我知道的很多中年人,举止得体、健康、有智慧。而且,并未因为年龄增长而丧失可能性。


他们是活泼的,生动的也是从容的。即使生活琐碎,也要热气腾腾。



中年人不该被诋毁,更不应该消失。


我愿意看到更多中年人的故事,他们才是真正的斗士,敢于直面平淡的人生,也敢于正视扑面而来的油腻。



精彩文章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这20位“过气明星”今年翻红,每个人的演技都爆表

首席记者毛泽东,居然是“新媒体”鼻祖

我曾是记者,想到就心酸

不是传统媒体不行了,而是你的传统媒体不行了

广电人才流失严重,有何破解之法?

清华教授尹鸿:传统媒体的真正对手不是新媒体

演员打分制,是否会加速电视剧走向自我毁灭

平台吃肉主播喝汤:直播分成 钱去哪儿了

综艺邀请明星不仅要看咖度:最强粉丝收割机是谁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评论微信公号

希望更多交流的伙伴,请加微信号:dianyingquan,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活动。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