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橄榄圆致富梦——陇南市武都区发展油橄榄产业脱贫致富纪实

2017-12-07 陇南武都发布

山上栽下摇钱树

地头种出“金果果”

现如今

武都区油橄榄采收加工已完成过半

关于油橄榄的话题

一直萦绕在乡村田间

这颗摇钱树究竟带给农户哪些变化

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改革报记者的文字和镜头

去看看吧~


2016年,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际论坛,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召开,推广中国甘肃油橄榄产业;2017年中国西部产品交易会再次于陇南市武都区举办。陇南被认定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

如今,陇南市武都区拥有全国最先进的阳光工厂,不仅带领国产橄榄油走向国际舞台,更是让武都区成了“橄榄之城”。

扶贫产业+勤劳致富
“黄金”也要靠产量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每年10月开始,武都区就会迎来橄榄鲜果收成的好时节。在武都区外纳乡稻畦村,一颗颗绿色饱满的鲜果上露水还未落,就被农户们采摘进了果筐,身后的运输车开进田间地头,将刚采摘下来的鲜果运送到加工车间。人们匆忙奔走间,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外纳镇稻畦村村书记茹兴山(左一)

作为外纳镇稻畦村的致富带头人,茹兴山1999年开始种植油橄榄树,当时他响应政府号召,将原来种小麦、苞谷、马铃薯的山坡地全部改种了油橄榄,海拔超过1200米的山地则种上了花椒。

刚开始种植油橄榄,村里很多人都嘲笑茹兴山,好好的小麦、土豆不种,却要种这个洋玩意,是不是种地种傻了。他跟每个村民都耐心地讲解油橄榄这个树种,并且推荐大家种植,大家都避而远之。

茹兴山没有因为村民的冷嘲热讽而怀疑自己的想法,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非要种出名堂让大家看看。他一边忍受着村民的嘲笑,一边打理着橄榄园。

外纳镇稻畦村油橄榄

岁月如梭,辛勤劳动终究换来成熟的果实。2002年,当茹兴山把采摘的果子卖出了比农作物更高的价钱时,曾经嘲笑他的人都默不作声了。据茹兴山介绍,截至目前外纳镇稻畦村联合社共种植橄榄树12万亩,橄榄鲜果全部由祥宇公司收购,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致富梦。

2016年,茹兴山自家900亩油橄榄树获得了价值60多万元的收益,“通过实地考察今年油橄榄生长情况,预估能卖到100多万元。”茹兴山话语中充满着期待。

“油橄榄不打农药,采摘也比花椒省力。”在茹兴山看来,油橄榄好料理,以前种粮食,需要按时浇水、除草、打药,全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山里忙碌;如今种了油橄榄,两三个人力就足够,只需在采摘的时候人多搭把手。现在茹兴山日常的生活除了看护好橄榄园,就是抱着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稻畦村油橄榄合作社


能人带头+精细化管理“橄榄达人”脱贫致富有门道

说起锦平村油橄榄的种植,就不得不提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老贾。

“橄榄达人”老贾

以前,这个村庄以种植苞谷、玉米、小麦、花椒等农作物为主,年收入水平低,很多农户都戴着贫困的帽子。63岁的老贾是最早种植橄榄树的农民,自响应政府号召之后,渐渐走向了一条“致富之路”。

老贾是锦平村里的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在开始种植橄榄树之后,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橄榄树的种植上。2002年起,锦平村开始大力发展油橄榄种植,全村1200多人,6个队,种植户达142户,1000多人。

几年之后,长大的橄榄树开始结果,老贾发现比起花椒,油橄榄更好种植,不需要打农药,采摘也比花椒省力,管控也比较方便简单。然而老贾发现,虽然橄榄树比起其它农作物花费精力小,但是产量却没有预期的那么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老贾研究后发现,因为农户们对油橄榄种植方法比较生疏,很多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橄榄树的挂果率不高。于是,在多方建议之下,政府免费向农户提供优良树种,进村指导嫁接技术。经过专业培训之后,全村油橄榄果树种植地稼接改良达700多亩,越来越多的橄榄果成了优良品种,农户们的种植技术趋于成熟。

老贾给村民传授种树经验

现如今的老贾已经从一个种植户成长为村里的油橄榄专家。不但能认识十几个品种的橄榄果,还经常对同村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目前他已经拥有70多亩橄榄果地,去年采收10吨果子,由祥宇公司全部收购,获得7万多元收入。

如今锦平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油橄榄,人均年收入最低可达1万多元,最高可达3万多元。经过近几年油橄榄树的广泛种植,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上升,很多人家都已盖了新房。

橄榄树上结出了幸福的果实,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民的眼里,橄榄树哪里是普通的树,完全是神话传说里的“摇钱树”,是带领着全村人走向脱贫致富的“神仙树”。


高接换优+土地流转农户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贺家坪村建立了油橄榄园,村民切身体会到身边发生的变化。上山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低矮的砖瓦房变成了明亮的小洋楼,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贺家坪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

人们种植油橄榄树的热情高涨,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少,大片的果园成了全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问题也随即出现,贺家坪村党支部潘书记对记者说:“我们村从2003年就开始引种油橄榄树,但由于地势较高,有些品种长势不良、挂果率低,人们的积极性也不高。”

那么如何提高果树挂果率和人们积极性呢?这道难题摆在了武都区委、区政府面前。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实验,发现莱星、鄂植八号、科拉蒂这三个品种适宜栽种,随即政府组织人员进村入户,手把手教农户技术……对那些还未被淘汰的老果树,则通过锯枝、插穗、缠带等各项工序进行高接换优。

技术人员正在给农户现场指导高接换优技术

潘书记坦言:“政府给我们免费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给每家每户一把剪刀、一件衣服、一本油橄榄资料书,目前我们村里已有70%~80%的农户会嫁接等技术。油橄榄果的产量较往年也翻了好几番,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积极性提高了,对油橄榄树也是越来越爱护。”

贺家坪村书记

家乡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百姓们也成了橄榄园里的上班族。橄榄树病虫害少、种植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最具活力的“朝阳大产业”,小小果子不仅鼓起了种植户们的钱袋子,也为大量外地务工人员拓宽了致富的路子。


龙头带动+资源整合小小橄榄助推全村受益

“今年给我们村200个果筐,每个果筐能装30公斤,截至10月28日,我们村已经向祥宇公司交售果筐鲜果达70多吨,占我们村鲜果预计量的1/4,通过实地考察橄榄果的生长情况,对每个品种都进行估量,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200多吨。”作为立亭村书记,党卫东跟随着村里交果的车来到翔宇公司排队等候,看着村里的果子全部交到公司里,才会跟着村民回家。

交售鲜果现场

立亭村算是武都区最早种植油橄榄的村庄之一。据党卫东介绍,80年代中期,村里橘园的橘子树开始老化,当时政府对油橄榄进行宣传,村民开始对橄榄树有所了解,后来听闻橄榄树上结的果子还可以榨油,而且这种油还可以卖钱。刚好政府免费发放油橄榄树苗,党卫东决定把橘园的橘子树全部换成油橄榄树。

90年代,区政府为了在陇南农村普及油橄榄,对油橄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派遣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党卫东以橘园带动,带领全村开始开荒种植橄榄树。

到目前为止,全村三个社有2400多亩橄榄地,每家每户都是种植油橄榄。家庭主要来源以油橄榄和花椒为主,虽然不能说通过油橄榄和花椒达到每家每户都可致富的目标,但是基本能达到脱贫。

单一品种存放,等待压榨,保证品质

立亭村去年跟祥宇公司签订了协议书,村子成为祥宇公司的会员村,优先享受到公司的技术指导和优先收购。“政府组织企业收购我们村的橄榄鲜果,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假如一个农民一年能摘4吨果子,如果不收这些果子,这些果子就只能烂在地里或者倒掉,没有两三万块钱的收入,老百姓仍然会在贫困线上挣扎。如今,贫困户可以脱贫,温饱可以解决,只要继续努力,要不了几年就可以达到奔小康的生活了。”党卫东信心满满。

意大利贝亚雷斯冷榨生产线

“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武都区委、区政府20年间不断实践的积累。甘肃陇南市,中国最佳油橄榄适生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今年,武都区油橄榄又迎来一个丰收年,预计全区油橄榄鲜果产量将达到3.6万吨。这不仅仅是一串数据,更是武都区白龙江沿岸17个乡镇、46家合作社、167个行政村、28,610个贫困农户的致富梦。

(记者丁书斌  通讯员郭晖 马通)


来源/中国改革报 


监    制:刘炳红   责任编辑:李腊梅

编    辑:张虎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