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亚面孔 | 王文聃:回归艺术童真

欧小亚 西安欧亚学院 2021-11-09


欧亚学院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创新和有用的现代精神。他们或是有创意、善思考、懂表达的老师、学生,或是在不同领域挑战自我、勇于实践创新的团队。他们的身上烙刻着属于欧亚的DNA,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世界,不断前行。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我们被身边的他们吸引?欧亚官微推出“欧亚面孔”系列栏目,将为大家持续带来这些和而不同的欧亚面孔,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本期人物

王文聃

欧亚人文教育学院老师

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负责人


在人文教育学院,有一间很不“正经”的教室,没有很规矩的课桌,没有讲台,教室四周缀满绿植和雕塑,画作以及学生们获得的奖杯。走进这间教室,你感受不到课堂的严厉,空气里溢出的墨香,把这间教室渲染得很典致。这是王文聃教学与创作的地方,在这里,他的艺术灵感源源不断。


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实验班教室


王文聃,1989年出生于陕西安康。2014年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现居西安。作品曾被崔振宽美术馆、睿中心、十八度灰艺术馆、子归茶舍、南京国际美展组委会、中国油画学会、西安文理学院、个人收藏。2016年3月21日,他与欧亚机缘巧合,成为人文教育学院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负责人。


他是一台“盛产”田园和宗教的“艺术机器”,把自己浸在特有的艺术时空里。欧亚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人文教育学院客座教授,艺术家、儿童视觉艺术教育专家苏中秋曾评价他:并不聪明,只是闷头憨画。他要舍弃一些东西,找一份工作,去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他还是选择去画了。


展览经历


2014年1月作品“生存与处境”参加西安文理学院《生存●境况》当代艺术展  西安

2014年4月参展西安学派年展①“乡村计划”当代艺术展   西安

2014年5月参展西安学派年展②“我的神”当代艺术主题展   西安

2014年6月参展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毕业展   西安

2014年10月参展西安学派年展6“非常名”当代艺术展   西安

2015年1月参展十八度灰艺术馆藏品展   西安

2016年5月参展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南京

2016年9月参展“现身”炼金艺术馆开馆展    西安

2016年9月参展“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 成都

2016年11月参展“自说自画”当代实验艺术展   西安

2017年1月参展西安首届睿分享酒店艺术博览会  西安


策展概况


2014年6月策展西安学派年展③“物·表征”装置当代艺术展   西安

2014年7月策展西安学派年展④“童年的艺术”西安首届少儿绘画当代艺术展   西安

2014年11月策展西安学派年展7“大白兔的奶糖”赵婷婷插图作品展   西安

2014年12月底策展“在不在”装置艺术作品展    西安

2015年3月底策展“童年的艺术2”少儿绘画当代艺术展   西安

2015年5月策展“画是画”当代绘画作品展    西安

2015年6月策展“国王来”高新五小少儿写生绘画作品展    西安

2015年6月统筹策划“一”三人油画作品展   西安

2015年7月策展西安学派2015年展2“社会形态”装置艺术展   西安

2015年9月策展西安首届“局外人”绘画作品展  西安

2015年10月统筹策划“走光”王健个人作品展    西安

2015年11月策展有意外而为之“局外人2”绘画作品展   西安

2016年9月执行策展“现身”炼金艺术馆开馆展   西安


获奖经历


2011年6月,作品《西递》入选第一届陕西省大学生美术展览并获入围奖

2013年11月作品《舞动》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并获得三等奖

2014年6月参展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毕业展,作品留校收藏

2014年9月作品《草垛》入围西部“高原高原”油画作品展

2015年9月作品《教堂系列3》参加第二届南京国际美展获得银奖

2016年1月作品《守望者》入选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6年4月作品《教堂系列4》入选中国第二届可见之诗油画风景展

2016年5月作品《守望者》入选台湾之美油画大赛作品展

2016年6月三件作品入选中国形而上当代艺术展

2016年9月作品《乡村系列——山间6》入选“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

2016年11月作品《乡村系列——原野》入选第二届“在路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

2017年5月作品《山间系列3》入选“北京夏季展17”上部分展


个展


2014年9月“小聃说”王文聃个人油画作品展   西安


 

▌学生时代:获奖画作背后的浪漫之遇

 

在王文聃众多的绘画作品里,《教堂系列3》是最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教堂系列》是以高校为基础成立,十八度灰艺术馆主办,西安文理学院协办的“西安学派”创设之初实践活动的产物。走进《教堂系列3》,金黄色调下的潺潺流水,以及教堂仿佛隐约而来的钟声。此画的诞生,曾经历过一个浪漫的过程。

 

王文聃《教堂系列3》


2014年,就读于西安文理学院美术学专业(自由视觉方向)大四的王文聃,在准备着自己毕业设计时,跟随“西安学派”,跟随苏中秋老师来到宝鸡眉县青化乡。位于秦岭山麓的著名天主教朝圣地“十字山”就在跑窝村,被称为“东方的加尔瓦略山”。


陕西省眉县跑窝村教堂之一(实景)


在跑窝村,他看到了恍若陶渊明诗中的景象,这些忙碌的农民们,拾辍着丰收的喜悦,教堂的钟声传来……跟当地的村民聊天时,王文聃了解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信教徒,每年朝圣时,全国各地近万人的朝圣者,都会来到这里,场面极其壮观。


朴实的乡村生活,让农村出生的王文聃倍感亲切。王文聃对此景留恋不已,回到家后,即刻用画笔把自己所看见,用手机拍到的意境,一笔一笔地在画版上雕刻。最终毕业作品形成,得到母校高度赞赏的同时,这幅画作,更是出现在南京国际美展的舞台,荣膺银奖。


王文聃(右三)在南京国际美展荣获银奖


《教堂系列3》不一定是王文聃最满意的画作,但让他奠定他以线为基调的绘图模式,包括被母校收藏的画作《老房子》。线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元素,却能在他的内心里千变万化,经画笔修饰,最终达到自己希望的意境。


王文聃《老房子》系列


王文聃心中的乡村生活很简单、也很朴实,但王文聃画中表达的生活状态,在他心里却是种乌托邦式的形态,淹没了房子村落的丛生的杂草,那些荒废掉的东西,何尝不是对现在农村,青年人外出,老人孩子留守这个社会现实的影射,关于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入职欧亚:第一个“吃螃蟹”人

 

2017年11月7日下午,北区D-110教室,学生们把画纸铺展在地,用画笔组成各式各样的形状。这是人文教育学院儿童视觉艺术教育班2016级课程——造型基础的其中一节。王文聃把艺术家Tony Orrico的“舞蹈绘画”创意带到课堂上,和传统的美术类课程不一样的是,他并没有给他们定制主题,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平日里,他们的绘画工具更是多种多样,画笔、画纸、颜料盒、画布……只要能够使他们形成艺术,世上的所有物品,都能为他们所用。


造型基础课,儿童视觉艺术教育班的学生趴在纸上集体作画


从入职欧亚学院开始,王文聃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儿童视觉艺术”是人文教育学院在2016年新开的一个专业方向,目前他带着16名2016级学生和17名2017级学生。和闷头创作不一样的体验是,所拾得的艺术不仅仅要用于丰富自身,还要重新凝练,形成一套适应于教学的知识体系,传授给更年轻的学生们。


绘画方面,这群学生皆为零基础,在此前从没有参与过艺术创作。王文聃有自己的妙招——观察,让这群“头脑空白”的“艺术家”们,阅读有关美术的著作,再以读书笔记做记录。王文聃希望他们通过了解艺术,勾起对艺术的好奇心。


王文聃(左二)指导学生


儿童视觉艺术班学生认真作画


一年的时间,他带着学生们阅遍了几乎全世界的艺术教育理论,认识了诸多艺术教育界的大咖,和他们一起交流,去参加各种比赛;和学生一起带课,为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画作……如今的他们,在各类画展上频频获奖,从茫然到自信,被认可的大学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


2017年5月,第二届无界国际艺术展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欧亚学院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1603班学生李影、吴绮芮的作品《smart》《离思》入选并参展。这次王文聃以老师的身份成就了他的学生,以及自身。


李影、吴绮芮(左一、左二)的作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展


他很清楚地感受到,曾经一个人闷头创作的自己,曾经深陷教师和艺术家身份切换违和的自己,如今却能和他一起教学的周俊老师,还有学生们,像大哥哥一样讨论绘画,谈论艺术教育,思维不断碰撞。


无界国际艺术展参展吴绮芮、李影作品


2016级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方向的卢彦霖深有体会,王老师赋予了他们更多,挖掘自身艺术特性的方式,她从一开始连线条都很难画直,到如今脑海里能够构架起绝美的景象,以及为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做探索。


儿童视觉艺术班2016级学生作品(部分)


正是因为他们零基础入学,所以内心始终保持天然、干净,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在艺术创作中天马行空。“儿童视觉艺术教育”这个专业方向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往前走,人文教育学院也在一点点地变得更好。



▌突破局限:旅行中的有缘人

 

当一个人的风格成了定性,要想突破,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这件困难的事,也让他遇到了。较早的确定自己的创作语言,让王文聃的创作受到了限制。画多了线条,他想要做些突破。但是已经成熟的创作语言,想要改变并不容易。想突破的欲望越强烈,画出的作品反而越不尽人意。


王文聃《潘多拉盒子》


没有了绘画的灵感,不知改变的途径,抛给王文聃的疑问只有一个:他在追求市场和追求自我之间徘徊,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市场,这令很多艺术家们都延续好几个世纪的思考,最终也落到了王文聃的身上。


他没有告诉人答案,而是暂时丢掉画板,于2017年7月只身前往青海,试图在旅行中放逐内心的禁锢。在青海,他有缘遇到名叫夏至的当地僧人。热情的夏至邀请王文聃到他家中参观,两人无话不谈。


王文聃摄于青海湖


青海之行结束后,王文聃灵感大发,立马画了十张图,再次拿起画笔的时候,王文聃变得更加洒脱,更加自然。线条仍然是他的的创作语言,没有包袱,单纯的创作和自然的情感流露,这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畅快,这场洗礼之后,他坚信自己内在的声音,而不再被外界,甚至被大师所阻碍。


在青海放飞自我的王文聃


关于此前市场与精神的博弈,他给出了自己的心底的答案:过于迎合市场,会违背自己。离开市场,画会变得一文不值。但是王文聃相信,艺术终将成为市场,市场离不开艺术。


与此同时,他把发生夏至(季节)的那个夜晚,在那在“夏至”(人名)家乡留下的故事。创作了这幅作品,取名为《夏至的家乡》,这幅画虽然不是他画得最好的,但却是让他最满意的。


王文聃   夏至的家乡   布面丙烯   90x120cm  2017


人物时间和空间的重合,给了这幅画一个美好的巧合,他把这位叫夏至的有缘人的家乡,绘刻在他的画布里。 



▌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坚信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每个人一出生,都是有天性的,只是天性会因岁月的流逝逐渐消磨。王文聃从小便是被抹去天性的不幸者。从10岁左右到大学,他在传统的美术教育里深陷。但有幸的事,在他一次次与传统美术的博弈中,以及见到一些自闭症孩子的课堂上,这些孩子所描绘出来的景象,甚至连在座成熟的美术大师都惊叹时。他所见的孩子给他带来的震撼,也将他的恻隐之心唤醒。


王文聃在蒙氏教育实验室给孩子们讲课


他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内心还没被时代环境给浸染。于是,在人文教育学院成立的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正式对外招收三岁到十岁不等的热爱绘画的孩童。王文聃的教育方式是具杜绝标准化,例如一堂课是画苹果,他就会把真实的苹果拿到孩子跟前,告诉他们这是苹果。如果要画一个他带来不了的东西,他就会通过放视频的形式,把主体真实地还原在他们眼里。


而艺术本身也没有最真实的答案,只有最真实的想法,在王文聃看来,孩子天生的艺术特征是不能被抹去的,每个人的思想也不能因伟人,因流派而被区分。在艺术的世界,他坚信,每个人,都很平等。


儿童视觉艺术实验室学生作品(部分)


正如胡建波校长在2016年毕业典礼上所说: “我们都在关心孩子的未来,却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现在。” 如今他很享受现在的职业,无论是看到孩子,还是看到儿童视觉艺术班的学生们天马行空。


现阶段,每周六上课的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报名十分火爆,甚至排到了明年。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家长们对这门课的满意程度非常高,一位80后的家长甚至羡慕,孩子能在这种开放、先进的教育模式下挖掘天性、保持童真,这是难人可贵的。


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的孩子认真作画


他欢迎更多热爱艺术的人加入他的团队,他也希望所有追溯艺术的人,无论经历过何等蹉跎岁月,初心不改。以自己对艺术的赤诚,感染世界。




欧亚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文字 | 黄安琪、魏晓鸥

图片 | 王文聃、张琦

投稿邮箱 | 333279410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