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新闻学教授,一位欧亚十年老朋友,他们与密苏里教学周有哪些故事?
一位是有着丰富的美国本土媒体工作经历,并对移动媒体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新闻传播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她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my Simons(艾米•西蒙斯)。
一位是连续十年出现在欧亚密苏里教学周上的熟悉面孔,他见证了文传在传媒前沿领域的不断探索和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他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环球交流项目中心中国合作项目部主任章于炎。
2019年12月2日-6日,两位老师搭档在欧亚开展了第十届密苏里西安教学周的教学和研讨。今年恰逢密苏里西安教学周十周年,文化传媒学院对两位老师进行了专访,谈谈他们与欧亚结缘的故事。
01
章于炎博士专访
章于炎博士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环球交流项目中心中国合作项目部主任。美国AEJMC(全美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ICA(国际传播协会)、NCA(全美传播协会)和CCA(中国传播协会-美国)会员,曾任《广州日报》政文部副主任、《广州英文早报》副主编和广州日报集团办公室副主任。2002年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5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媒体融合、媒体集团管理、媒体经济学和国际新闻学。
近年来,章于炎着重设计、开辟和发展了与中国北京、南京、广州、西安、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媒体及新闻传播学院在媒体融合和大数据方面的多种合作交流形式和项目,并负责所有培训交流项目的实施,为中国传媒产业和新闻教育引进了媒体融合、数据新闻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初心不改
提起欧亚密苏里教学周的这十年,章于炎用五个“非常”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说:“这十年,我们双方精诚合作。这十年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非常顺利、非常有意义、非常了不起、双方师生收获非常大的十年。”而这十年也恰好是媒体融合战略发展飞速变化的十年。
2005年起,章于炎策划并实施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举行的教学周项目。这其中也包括从2010年起“牵手”的西安欧亚学院。
章于炎说:“从传媒专业教育的精髓来讲,胡建波教授从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非常正确的实用教育理念,这样的理念符合行业发展潮流,符合学生多元发展的培养目标,也与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理念非常吻合。这说明我们十年的合作是必然的,是教育培养理念一致的结果。”
密苏里教学周的初心就是希望围绕媒体融合、围绕新科技与新闻传播拥抱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展开。章于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与欧亚文化传媒学院的合作更是如此。
这十年,教学周的主题从“报界最新潮流”、“微电影和微电视纪录片拍摄艺术”、“大数据新闻”到“传感器新闻”、“无人机应用传播”、“人工智能与智慧传播”、“媒体融合新闻报道”,与十年的传媒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这给学生们带来的收获和进步是与时俱进的,非常先进、非常新颖的,也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主题设计。”章于炎说。
欧亚印象
在章于炎心里,西安欧亚学院是一所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他说:“欧亚的教学强调动手能力,实践性较强。这方面与密苏里大学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通过十年的合作交流,也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现状,更了解欧亚,了解欧亚师生的情况。对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来说,在专业设置、专业创新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密苏里教学周开展十年以来,西安欧亚学院无论是学校领导层还是文化传媒学院师生,都本着要把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落到实处的宗旨,希望把密苏里教学周的效果和作用成为其他二级学院,甚至其他高校参考的范例。
章于炎说:“与欧亚这十年的合作非常愉快,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去年密苏里教学周,胡建波教授参与了最后一天的学生作品汇报,并给同学们的作品打分点评。这说明校领导对教学周活动的支持和肯定。文化传媒学院的教师也会抽出时间,来到教学周现场学习互动,提升自己,并把我们所学到的、所了解的行业前沿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据我所知,通过教学周的主题学习,文化传媒学院在2016年起开设了《数据新闻》这门课程,经过三年经验的积淀,已经成为第一批校级重点课程。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翟峰老师还指导学生们参加了中国第三届、第四届的数据新闻大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相关阅读文传学子赴西安交大参加第三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佳绩文传学子赴湖北大学参加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佳绩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他说:“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是学校的作业就降低标准,还应该与行业规范保持一致,需要从可发表的标准去把控。这样在学中做,才能够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正如英语谚语所说:Practice makes perfect,多尝试多实践方可取得最后的成功。”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曾提出“创新扩散理论”,他认为创新扩散是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主意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创新的意义逐渐显现。
在章于炎看来,密苏里教学周就是这样一种形式,“它是一种能够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实验、创新成果与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一起分享,共同交流的一种形式。”
章于炎说,“这是一个互相碰撞的过程。每年进行这样形式的合作,同学们自然会慢慢适应,并且将这种形式口口相传,告诉下一届的学生。这样才能慢慢扩散开来,从一个专业,一个学院普及到整个学校,整个中国高校。”
艾米·西蒙斯/不惧挑战 坚守传媒专业教育初心
艾米•西蒙斯采访视频
艾米•西蒙斯现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教授多平台新闻报道与编辑课程。自2010年8月进入密苏里新闻学院以来,西蒙斯开始对国际新闻学产生强烈兴趣,并致力于为国内外新闻工作者开展职业培训。她曾亲赴中国和欧盟教授网络优先媒体工作流程、移动媒体新闻学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并传播新闻内容。
西蒙斯目前还为当地广播电台KBIA-FM及其网站的一档周播媒体评价节目《新闻视点》(Views of the News)担任主持人和制片人。她同时还为密苏里大学学生的“网络新闻俱乐部”(ONA Mizzou)担任顾问,也是他们的导师。2015年7月,西蒙斯协助一群学生成立了一个名为“媒体中的女性”(Women in Media)的学生组织。
西蒙斯之前在《芝加哥论坛报》报业集团担任电子新闻执行编辑,主要负责为芝加哥论坛报网站发展和执行报纸网站上的融合编辑战略。在此期间,她与芝加哥论坛报集团的WGN-TV电视台、CLTV有线新闻电视台和 WGN-AM电台的新闻中心有密切合作,协调报道大量的每日突发新闻和策划新闻。
为欧亚学生定制教学课程
基于中、美大学在新闻教育领域的差异,西蒙斯针对中国学生特别是欧亚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周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一定调整与改变。
“我在美国授课的时候,一般会选择交互式的课堂模式,但是中国的学生可能更习惯较为直接的讲授方式,于是我考虑在教学周的前几天进行完整的授课。”她说。
开课之初,西蒙斯为同学们布置了小组协作的多媒体报道作业,她十分期待后面的答疑专场。她兴奋地说:“这一天我会收到学生的反馈,学生将他们的选题或作品带到课堂,我们会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指导他们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记者、编辑、摄影师或撰稿人。这样他们下次再完成类似作品时,就可以独立制作,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干预了。”
西蒙斯在教学周中所实践的“密苏里模式 (The Missouri Method)”与文化传媒学院所重视的“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办学特色不谋而合,文化传媒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是两校在价值观与办学理念上的所见略同,才铸就了密苏里教学周长达十年的持续推进与发展。
传媒人:一切只和BETTER有关
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界,不仅是媒体从业者在思考着传媒业未来的走向,每一位文传学生也在内心自问:“要想成为一名有竞争力的传媒人,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西蒙斯认为,心态上的转变是第一位的,学生应该在心态上做好准备,勇于学习不断发展的新兴技术。科技在不断进步,新闻的呈现方式在不断演变,学生应当在学习新闻传媒的核心技术时,思考如何将社交媒体或硬件设备与新闻生产相结合。
西蒙斯最近正在关注中国年轻人热衷的抖音,她不断思考如何利用抖音服务当今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她认为,抖音或许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下一个优质平台。她也将这一问题抛给了参加课程的同学,希望从这批抖音的目标用户中获得答案。
媒介融合与UGC的盛行
媒介融合无处不在,全球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角落可以逃避它的洗礼。西蒙斯说,全美的各大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利用融合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这其中包括新闻行业的领军者《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他们不仅注重纸媒,还会借助互联网、不同种类的AR与VR,以及拟境等技术来丰富客户端体验,使用户终端成为一个新闻中转站。
西蒙斯对伴随着媒体融合而风靡全球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UGC为传媒领域注入了多样性,甚至使社会中的每一员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生产者。曾有人指出,UGC的盛行会不会使专业新闻记者面临职业贬值的危险?西蒙斯阐释道:“专业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有着新闻行业百年的积淀背景,而UGC的最大价值在于使普通人得以接触大量的媒介资源,比如自由地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民记者或者UGC的发布者可以免除新闻生产应负的责任,他们依然需要保证新闻的准确性,与新闻行业的要求和规范保持一致,并符合法律法规。”
新闻专业素养 打开跨文化交流之门
西蒙斯一向对国际新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为国内外新闻工作者开展职业培训。她曾亲赴中国和欧盟讲授移动媒体新闻学以及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与传播等课程。
访谈中,西蒙斯一直强调新闻专业素养这一关键词。近些年,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她一直坚信,新闻报道应当如实地反映事件本身,不受偏见和外界信息的干扰,做到独立自主,维护新闻价值,确保消息源的客观与准确。这不仅有利于跨文化活动中的信息对称交流,也是促进文化间相互理解、消除误解与争端的良好路径。
第十届密苏里教学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