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首个“地方标准”出台,为特色小镇评选立规矩!

2018-01-10 共享智慧共融合作 绿维文旅商学院


特色小镇学浙江,浙江又有新动向。近日,浙江省发布了我国首个“特色小镇”评定地方标准——浙江省《特色小镇评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据了解,该《规范》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起草,将于2018年1月29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提出了特色小镇“1+X”的评定指标体系。其中“1”为共性指标,由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等三大指标构成;“X”为特色指标,由产业“特而强”和开放性创新特色工作指标构成。

“特而强”特色工作指标中又设置有产业专精发展、高端要素聚集、投入产出效益三个二级指标,并根据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旅游、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和历史经典等8类特色小镇产业特点,灵活设置三级指标。

该《规范》的发布实施,将为浙江省特色小镇评定提供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指标要求,为特色小镇创建和验收提供有效指引和主要依据,并形成标准化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


界定“特色小镇”

和“小镇客厅”定义


该《规范》明确了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相对独立于城市和乡镇建成区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城乡结合部。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小镇客厅是具有展示特色小镇基本情况,提供创业服务、商务商贸、文化展示、旅游集散等综合功能的公共开放场馆。

该《规范》在总则中指出了五个“突出”,即:突出特色个性,注重分类评价;突出产业核心,注重经济培育;突出质量示范,注重高端引领;突出改革创新,注重市场主体;突出科学操作,注重标准规范。

该《规范》对评定对象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符合以下条件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可申请评定:创建时间 3 年以上;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等 4 类产业特色小镇,完成总投资 30 亿元;环保、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等 4 类产业特色小镇,完成总投资 50 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达 70%及以上;旅游产业特色小镇通过4A 级景区评定,其它产业特色小镇通过3A级景区评定或4A 级景区景观资源评估;规划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在社会上有较大的知名度,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公认度等。


首次参评未通过

一年内可复评一次


在评定程序上,先经过自评上报,再进行组织评定。

在自评上报阶段,由申请评定对象根据标准的要求,开展特色小镇自评工作,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行文,提交评定申请和所在设区市主管部门的初验报告。

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申报数据的审核,并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实地踏勘,综合评分后,形成评定报告。首次评定未通过的特色小镇,一年内可申请一次复评。

在评定内容及指标体系上,分为共性指标和特色指标,共计1000分。

其中,共性指标由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3个一级指标构成,总分400分;特色指标由产业“特而强”和开放性创新特色工作2个一级指标构成,总分600分。


加分或减分,一目了然


功能“聚而合”为200分,由社区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社区功能方面:服务配套40分,智慧化建设20分,人口规模10分;旅游功能方面:景区创建60分,小镇客厅10分;文化功能方面,文化挖掘60分。

在智慧化建设的三级指标上,甚至细化到:“小镇有官方APP、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微博且实时动态更新得5分,三天不更新扣1分,七天不更新扣2.5分”等细节。

形态“小而美”指标为100分,由生态建设、形象魅力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在10分分值的“VI体系”三级指标上,对“建成体现小镇理念、小镇文化、服务内容、小镇规范等内容特色视觉识别系统(VI系统)且基本覆盖小镇,得10分,小镇尚未启动VI设计和具体实践,得0分”。

在当下,业界已经普遍意识到,特色小镇的竞争力之一,关键在于打好IP牌。目前,和平玫瑰特色小镇的“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和平美好等“和平玫瑰”IP元素;浙江嘉善巧克力小镇的甜美、宠爱元素;乌镇、古北水镇系列的戏剧文化节特定文化元素等,已经成为国内特色小镇建设中最具特色、具有竞争力的小镇IP之一。

在上述背景下,浙江特色小镇《规范》将VI系统等小镇IP环节设定为占比10分的三级指标,十分与时俱进,接地气。

体制“新而活”为100分,由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在政府引导方面的三级指标上,创新性提出了“以 最多跑一次 为核心的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占比20分”,堪称整个《规范》的亮点。


对行业隐形冠军等

入驻均有加分


产业“特而强”为550分,指标根据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旅游、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和历史经典等八类特色小镇的产业特征,设置不同分值、不同评定内容的具体指标。

其中,在“特而强”一级指标中设置了产业专精发展、高端要素聚集、投入产出效益三个二级指标。对于知名企业引进(80分)、新技艺研发应用(80分)、专业人才集聚(100分)等三级指标上都给予了较高分值设定。

比如,其中在“专业企业入驻”、“辐射带动”等三级指标方面,细化到“引进1家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得10分”;引进国际知名、世界及中国500强、竞争力百强、中华老字号等不同企业的总部,新三板上市企业入驻均有10至20分的加分。足可见对特色小镇中专业企业、特色产业参与度的重视。

在专业人才集聚指标上,对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人才、“新四军”人才(浙江形成的以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创新群体,简称“新四军”)、国家和省级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等入驻均给予了分值设定,予以鼓励。

开放性创新特色工作为50分,不设具体的评定内容,由申请评定的特色小镇自主申报最具特色和亮点的建设成效。

最终,评定结果将共性指标和特色指标的评定得分汇总,800 分以上的特色小镇创建对象通过评定。


拓展阅读

《国家特色小镇认定标准》官方解读


现在,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掀起了一轮热潮,很多小镇已经跃跃欲试。那么如何才能入选中国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评选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带着这些问题,全程参与本次《国家特色小镇认定标准》制定的冯新刚先生,为大家做深入解读。


特色小镇认定标准特点

1、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

以往的小城镇系列评选以“评优秀”为主,例如全国重点镇,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其优秀水平设定不同的评分等级。而特色本身是一个多样化的名词,不同的镇有自身不同的特色,如何用一个标准体系评判不同镇的不同特色是本次标准制定的难点。

本次标准制定,是在“优秀”的基础之上,挖掘其“特色”因素。因此,本次标准制定将评价指标分为“特色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

特色性指标反映小城镇的特色,给予较高的权重;一般性指标反映小城镇基本水平,给予较低的权重。做到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


2、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小城镇的特色可简单概括为产业特色、风貌特色、文化特色、体制活力等,这些特色选项的呈现以定性描述居多。但是,完全的定性描述会导致标准评判的弹性过大,降低标准的科学与严谨性。而少量且必要的定量指标客观严谨,虽然使评审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但能够保证标准的科学与严密。

所以,本次标准的制定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在选择定量指标时首先尽量精简定量指标的数量,同时尽量使定量指标简单化增强可评性。

特色小镇分项指标解读

根据《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此次特色小镇认定对象原则上是建制镇,特色小镇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和灵活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五大核心特色指标。


1、产业发展——如何衡量小城镇的产业是否有特色

小城镇的产业特色首先表现在产业定位与发展特色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具体表现为:产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现有产业是否是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或者新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产业知名度影响力有多强;产业是否有规模优势。其中产业规模优势为定量指标。

特色产业还应该具有产业带动作用以及较好的产业发展创新环境。产业带动作用分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带动、农民收入带动等三个方面,分别用农村就业人口占本镇就业总人口比例、城乡居民收入比等定量数据表征。

产业发展环境采用产业投资环境与产业吸引高端人才能力两个指标表示,具体指标分别用产业投资额增速和龙头企业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数增速两个定量指标来表征。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是小城镇的核心特色,因此,在百分制的评分体系中,对此给予25分的权重。


2、美丽宜居——如何衡量小城镇的建设是否宜居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是对小城镇风貌与建设特色的要求。首先是对城镇风貌特色的要求,依据研究,将城镇风貌分为整体格局与空间布局、道路路网、街巷风貌、建筑风貌、住区环境等5个指标,全方位评价小城镇风貌特色。其次,标准对镇区环境(公园绿地、环境卫生)以及镇域内美丽乡村建设两大项提出了相关考核要求。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载体,对此给予25分的评分权重。


3、文化传承——如何衡量小城镇的文化是否传承良好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关乎小镇文化积淀的存续与发扬。因此,标准从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两个维度考察小镇的文化传承情况。

由于不是所有的小城镇都有很强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强对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小镇在文化传播维度的审查。此项指标的权重为10分。


4、服务便捷——如何衡量小城镇的设施服务是否便捷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是特色小镇的基本要求。小城镇设施服务的标准较为成熟,依据以往经验,标准从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三大方面考核小镇的设施服务便捷性。同时,注重对现代服务设施的评审,包括WIFI覆盖,高等级商业设施设置等指标。此大类是特色小镇的硬性要求,给予20分的评分权重。


5、体制机制——如何衡量小城镇的体制机制是否有活力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特色小镇最后一个重要特征。首先,小镇发展的理念模式是否有创新。发展是否具有产镇融合、镇村融合、文旅融合等先进发展理念;发展是否严格遵循市场主体规律等是考察的重点;其次,规划建设管理是否有创新,规划编制是否实现多规合一;最后,省、市、县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否有决心,支持政策是否有创新。


此大类是考核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要求,给予20分的评分权重。


特色小镇认定标准经过首批特色小镇认定工作的检验也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内容:

一是避免评选出的镇都是“全能冠军”型的优秀重点镇,而使 “单打冠军”特色镇不能脱颖而出。

二是标准进一步强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思路,在评审程序复杂性的前提下,避免其过于弹性化。

三是标准中定量的指标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更加符合特色小镇的实际。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报、住建部特色小镇专家组冯新刚院长,

绿维商学院编辑整合


即将

开班


十九大之后的乡村战略,你是否了解?

资本下乡的门道,你又知道多少?

想听大佬分享成功经验,却没有机会?

绿维商学院打造乡村振兴旅游产业

信息量最全的一堂课

政策、三农、乡村振兴、农旅、田园综合体

自主旅游时代、投融资、农业+、成功案例


“2018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运营培训班”

即将开班,在这里您能收获:

十九大后,首次权威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战略;

知政策方能定策略,十九大乡村振兴政策指南指引发展之路;

最先锋的领军人物分享最前沿的乡村振兴思想;

深度学习实用性的乡村投融资战略部署;

探索精准扶贫的模式与前景;

业界专家大咖齐聚分析如何深入将农旅结合;

立足战略高度,从顶层设计出发,迎接自主旅游时代下的乡村发展;

用实战、实效深度说明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

不能落地的规划都是空谈,以成功案例学习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

现场一对一项目教学,学以致用;



时间·地点

2018年1月27日—28日·北京


主办单位

绿维商学院、绿维文旅控股集团、中国城建教育协会


拟邀

嘉宾

方言

原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

林峰

绿维文旅集团董事长

宋洪远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曾博伟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

副秘书长

肖潜辉

原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司长

蒋崇军

绿维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研究院副院长

明星霖

新农商理念创始人

李璐

绿维乡村旅游专家

农旅分院副院长


拟订

议程



急速

报名


参会费用:

一周期即三期培训特惠价:12800元/人

单次培训费用:4800元

相关权益:

1.享有领取标准培训材料(《课件教材书》+电子课件U盘+其他杂志资料)

2. 4次商务餐宴;

3.项目与绿维专家一对一咨询交流;

4. 优质项目由林峰博士现场点评

5. 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书;

6.荣获商学院荣誉证书


小贴士


荣获绿维商学院荣誉证书,其享受权益如下:

1、培训企业或个人均可纳入绿维商学院专业委员会体系;

2、绿维商学院所有活动均可享受内部折扣;

3、绿维商学院平台的旅游项目均可享受优先对接权;

4、培训企业均可在绿维商学院自媒体平台上发布

相关企业介绍、项目介绍及合作需求;

5、其旅游项目均可获得绿维专家免费一对一咨询交流;

6、培训企业均可成为绿维商学院战略合作伙伴;

7、绿维相关研究报告、书籍均可享受内部优惠;


直拨电话于院长:132-6947-4100(长按复制)申请贵宾席位,加微信请备注“参会”。


往期会议

第二届鲁朗论坛

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

精彩瞬间




11月

19日

星期日

11月18日,由林芝市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林芝恒大酒店、北京绿维文旅协办的第二届鲁朗论坛顺利召开,国内众多旅游大咖集聚南迦巴瓦峰下最美小镇——鲁朗,围绕“红色鲁朗”打造,以及“论剑南迦巴瓦·旅游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等主题,探讨小镇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和路径。


中国旅游特色小镇论坛

暨天津旅游投资项目洽谈会

精彩瞬间




9月

1日

星期五

以找准天津旅游项目为载体,搭建旅游资源、资产和资本融通合作平台,全域旅游下从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与运营,来推动天津旅游行业品牌影响力。


“通武廊”旅游产业发展高端论坛

精彩瞬间




9月

28日

星期四

本届“通武廊”旅游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整合通州、武清、廊坊三地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旅游文化,积极探讨区域旅游合作新方式和途径,为通武廊三地深化旅游务实合作,发展开创新环境,提供新机遇,谱写新篇章。

长按解锁更多行业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