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曝光多批次不合格火锅粉、凉粉、面包等

2016-07-13 王丽琼 山西市场导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丽琼)7月11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本期公布的311批次监督抽检结果,涉及粮食加工品、酒类、肉制品、糕点、调味品、饮料、水产制品、速冻食品、蔬菜制品、食糖、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食品、乳制品、豆制品、罐头、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饼干、薯类及膨化食品、食品添加剂、水果制品、方便食品、冷冻饮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4大类。其中,合格样品301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


      不合格产品包括:


      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为平陆县金马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火锅川粉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


      方便食品2批次,分别为平遥威壮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山药荞麦粉、大同市常青园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山西大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苦荞凉粉中菌落总数超标。


      糕点3批次,分别为太原市尖草坪区好运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槽子糕中菌落总数超标;晋中乐麦食品厂生产的蛋皮红豆面包中脱氢乙酸、菌落总数和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标;阳城县晋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光盘面包(原味)中检出纳他霉素(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


      薯类及膨化食品1批次,为翼城县巨晟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北省雄县署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香酥红薯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速冻食品1批次,为潞城市神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速冻糯玉米蒸糕(黄蒸)中菌落总数超标。


      饮用纯净水2批次,分别为芮城县五龙泉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垣曲县五龙泉顺鑫饮用水厂生产的五龙泉饮用纯净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菌群。


      针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省食药监局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督促企业查找原因,消除隐患。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


相关名词解释


  1、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原因:一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二是产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是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等原因导致。


  2、脱氢乙酸与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生产工艺把关不严;二是使用食品添加剂未准确计量;三是企业可能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另外,“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不符合标准值(≤1),未严格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使用。


  3、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细菌之一,常存在于潮湿的环境,如土壤、水、空气中,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1)原料水体受到感染;(2)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杀菌不彻底;(3)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4、纳他霉素
  纳他霉素是一种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真菌化合物,属于多烯大环内酯类,既可以广泛有效的抑制各种霉菌、酵母菌的生长,又能抑制真菌毒素的产生, 可广泛用于食品防腐保鲜以及抗真菌治疗。纳他霉素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延长保质期而超范围使用纳他霉素。


  5、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过多,不仅能破坏维生素,还能使钙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造成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原料把关不严带入,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


推荐阅读


当心!不法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变“神药”


食品安全能自测吗?


我省市食药监联合举行“食品安全超市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