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山西经济新活力:太钢续写创新梦

2016-11-16 山西市场导报




        今年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赢得国人关注。要知道,每一次神舟飞船远征,都有山西企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参与,从飞船的发射平台到飞船零部件都有山西企业腾飞的影子……


        太钢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不锈钢炼钢厂,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块不锈钢连铸板坯、第一张自主生产的硅钢片都是在该厂生产的。太钢不仅为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将中国产品推向了国际。


中国不锈钢工业的第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改变国内特殊钢严重落后的状况,国家将太钢定位于特殊钢生产企业,由此奠定了太钢不锈钢生产的基础。

     1952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太钢电炉车间投产,着手试炼不锈钢。9月份,太钢采用氧化法炼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满怀喜悦的太钢人随即用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浇铸成一个银光闪闪的宝塔,送往北京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之后,通过工艺摸索和实践,高铬耐热不锈钢、不锈钢锻材、不锈钢热轧薄板等新产品先后成功生产;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成功氩氧精炼工艺,填补了我国不锈钢工业的空白,为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1954年轧制出中国第一张硅钢片、1958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太钢1053m3高炉、1000mm初轧机、自备电厂工程装备从前苏联引进并投产、1966年中国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投产、1970年中国冷轧不锈钢成套设备从德国引进并投产、1978年建成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952年-1979年期间,太钢在我国率先建成了6吨氩氧炉、50吨高功率电弧炉、50吨氧气顶吹转炉、1000毫米初轧机、2300毫米四辊可逆式中板轧机、1700毫米炉卷轧机、1450毫米偏八辊冷轧机、罗恩型二十辊冷轧机等一批不锈钢生产装备,初步打通了不锈钢生产线。这一阶段,太钢累计生产不锈钢3.42万吨。


太钢不锈走出国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并进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太钢作为山西省扩权让利试点单位,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下放计划、财务、劳动管理和干部任免等16条权力,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1980年-1999年这十年来,太钢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座18吨氩氧炉外精炼炉(AOD)和第一台1280毫米立式板坯连铸机先后建成投产;年产5000吨的不锈钢焊管生产线、第一条冷轧宽带不锈钢光亮退火线机组、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0辊森吉米尔冷轧机和冷、热卷混合退火酸洗线以及1549毫米热连轧生产线、1000吨快锻机、高速线材轧机相继投产;先后对AOD炉进行了扩容,对立式连铸机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扩大了不锈钢的生产能力,优化了冶炼、浇注和冷轧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对冷轧光亮退火线进行改造,冷轧工艺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九五”末,通过新建和改造,太钢形成了氩氧精炼→立式板坯连铸→热连轧机→20辊冷轧机→光亮退火线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线。

     与此同时,不锈钢工艺技术、产品开发和实物质量进步明显。攻克了不锈钢热轧工艺润滑技术和不锈钢复合吹炼工艺技术,不锈钢氩氧炉和连铸机试产铬钢成功;与日本日新制钢合作,引进了不锈钢生产技术软件;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2B不锈钢薄板、无磁不锈钢、尿素级不锈钢、不锈钢冷轧纤维板等系列产品,其中,双相不锈钢和含氮不锈钢材成功应用于三峡大坝和秦山核电站重点工程建设,不锈钢法兰盘、连铸板坯和冷轧薄板打入国际市场,实现了我国不锈钢出口零的突破。

     1998年,太钢对不锈钢业务等经营性资产进行重组,设立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2.5亿股“太钢不锈”社会公众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不锈钢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一阶段,太钢累计生产不锈钢182.5万吨。



冲刺世界第一的山西企业

     200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锈钢需求快速增长。这就意味着只有加强钢铁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国际钢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00年-2003年,太钢先后实施了50万吨不锈钢系统改造项目和不锈钢冷轧薄板扩建改造项目,实施第二炼钢厂和1549毫米热连轧生产线改造,新建1条热轧带钢退火酸洗线、2条冷轧带钢退火酸洗线、2台森吉米尔轧机,形成了年产1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进入了世界不锈钢十强行列。

     2004年-2006年,集成当代最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新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及配套项目,建成当今世界工艺技术最先进的160吨超高功率电炉、180吨AOD炉、180吨转炉、180吨LF炉和板坯连铸机、2250毫米热连轧机组、宽幅不锈钢冷轧生产线,实现了不锈钢主体工艺技术装备的整体升级换代和生产全线的大型化、自动化、现代化。

     2006年,太钢不锈钢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2007年不锈钢产量突破200万吨,第十届世界不锈钢大会在太钢隆重召开,这是世界不锈钢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太钢再次创造了中国不锈钢发展史上的辉煌。

     2008年以来,太钢充分发挥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优势,不锈钢新系统快速达产达效,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不锈钢产量分别达到248万吨、272万吨和302万吨,连续三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企业,也是全球唯一在一个工厂把不锈钢提升到300万吨量级的钢厂。

     此时,太钢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双相不锈钢、耐热不锈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核电用不锈钢等一大批特色和高端产品得到批量开发生产,满足了市场急需,有效替代了进口,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同时,太钢加快开发自有铁矿山和煤炭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先后成功实施土耳其铬矿和缅甸镍矿项目,构建起稳定、可靠、低成本的战略资源供应链;加快与天津钢管集团的联合重组,实施天津不锈钢基地的二期扩建工程,形成年产40万吨冷轧不锈钢板的能力,成为重要的不锈钢沿海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强做大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提升园区的品牌影响力。


持续绿色环保的“钢铁梦”

     近年来,钢铁行业低迷成为威胁不少国内钢铁企业发展的一个巨大问题。“十二五”期间,“绿色发展”毋庸置疑已是钢铁业的关键词,在环保新政语境下的“绿色”内涵已悄然升级重构,如果此前的“绿色”定位仅是政策驱动、社会责任,那么现在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今年9月27日,作为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而在这条桥梁建设中,太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钢筋则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实现了双向不锈钢钢筋第一次在国内桥梁建设的批量化应用。

     如今钢铁发展中,绿色环保、高新技术和可持续已是行业发展不可更变的主题,而面对低迷的钢铁市场,太钢也开始转变思路,变“寒冬”为“暖冬”。

     “十三五”以来,由太钢牵头,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高强高耐蚀不锈钢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定向,成为我省第一家,也是唯一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企业。

     太钢从起初作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先锋,如今走向国际,这不仅成为中国重工兴起的印记,也成为承载着山西现代“钢铁梦”的基石。


见习记者 曹翀 焦建超


推荐阅读


寻找山西经济新活力:新一轮债转股即将开启 煤炭国企迎新机


寻找山西经济新活力 | 太重:不断革新铸辉煌


寻找山西经济新活力:“标准”能否助刀削面突围


寻找山西经济新活力:百圆裤业改玩电商了


寻找山西经济新活力:文化助力贾家庄升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