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可以遗忘过去,但躲不过童年 | 纸城STORY

刘丹亭 纸城 2019-01-09

公号属于经济观察报·书评

编辑/日京川

🎶🎵🎶

犹太人从来不会忘记。他们能够以其他民族难以想象的毅力,回望几千年来淤积下来的悲怆历史。然而,当我来到位于耶路撒冷市郊的大屠杀纪念馆,才真正理解犹太民族的不忘记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的名字是Yad Vashem, Yad意为纪念,Vashem意为名号。这个名字典出《旧约·以赛亚书》:“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纪念﹐有名号……”在这里,受害的犹太人没有被归纳为数字,每一位受难者都要得到纪念、铭记。


展馆里设置了数量惊人的玻璃柜,一样样受难者的私人物品被展示在其中。所有这些展品中,有一件格外令我记忆深刻。那是一本相簿,其中整整齐齐地贴满漂亮的明信片,它属于一个德裔犹太小男孩……

—刘丹亭


1


Postcards to a Little Boy


在大屠杀纪念馆的书店,我发现了一本名叫Postcards to a Little Boy的精美图文书,它讲述的正是这个犹太男孩和他缤纷的明信片世界的故事。


见我翻看这本书,店员走过来和我攀谈:“这是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书中的男孩现在回到耶路撒冷,成为了一名化学家,已经八十多岁啦,还出版了这部书。”


1939年,六岁的男孩被父亲送到了英国,那之后,他父亲一直不间断地给他寄去美丽的明信片……在其他破旧、悲伤的展品之间,这些明信片的鲜艳明快显得很不寻常。


海因茨是个既不幸又幸福的小男孩。1932年,他出生在柏林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海因茨五岁时,母亲去世了,不过他的爸爸麦克斯、奶奶和保姆都极爱他。海因茨还有两位叔叔,叫路路(路德维西)的那位在德国经营印刷生意,叫华尔特的那位奔赴巴黎拓展事业,他们结婚后都还没有小孩,因此特别疼爱海因茨。


1938年的某个时刻,奶奶和爸爸告诉海因茨,他们再也不要他待在自己身边了。不久之后,海因茨踏上了漫长的旅程。1939年2月,他到达了英国的南威尔士。


六岁的亨利还不懂,他是那个黑暗时代的幸运儿。拯救他性命的那次转移,隶属于一场横跨欧洲的拯救难民儿童行动(Kindertransport)。这场史诗般的人道主义行动从1938年底开始,到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被迫中止,超过一万名来自犹太及非亚利安基督教家庭的儿童被从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和波兰送往英国的避难所。


难民儿童运动


1938年11月,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后,英国的犹太团体迅速给政府施压,敦促他们开放接收犹太难民的渠道。一场名为“关爱德国儿童”的运动被发起,在这个运动的旗帜下,不同教派的人们被组织起来,在英国社会各界大声疾呼。不久后,英国政府同意不限人数地接收十七岁以下的难民儿童,但是这些儿童必须没有家属陪伴,还必须找到接收他们的家庭或者组织,并且由犹太社团担保不需英国政府承担相关经费。


前往英国的通道被打开后,在被纳粹控制的地区有无数人(其中包括很多非犹太人)为了孩子的福祉行动起来,这其中有看护,有社会工作者,也有教育工作者。他们冒着被捕的危险,把一批孩子从纳粹统治区送到英国,然后再返回,转运下一批孩子。


因这场行动而获救的10000个孩子里,有很大一部分人成为了他们家庭唯一的幸存者。他们像亨利一样,身上维系着远在德国的整个家族的爱与希望。


2


从亨利到达英国威尔士起,直至1939年9月 “二战”爆发导致邮路中断,短短的六七个月间亨利收到了家里人寄来的几十张明信片,爸爸麦克斯寄来的明信片最多,一般两三天就会寄来一张。奶奶、叔叔婶婶、他的保姆和小伙伴(疑似保姆的儿子,他已经记不清了)也频繁通过明信片诉说着对他的想念。


爸爸从德国寄来的第一张明信片

小伙伴托爸爸转寄的明信片


所有明信片都是被精心挑选的,以艳丽、明快的色彩画着小动物、小矮人和小精灵。爸爸还会根据亨利在英国的经历和特别的节日选择有针对性的画片。他常会对自己的选择颇为自得,在信里问儿子,”你喜欢我寄的这些明信片吗?”“你怎么看这些小卡片?”要是一段时间没有接到儿子的回话,他会再寄一张明信片,可怜巴巴地追问:“你怎么老不给我回信?赶紧给我回信吧!你是不是忘记我了?”


亨利和养母维尼在一起


1939年6月,小亨利的七岁生日到了。亨利的爸爸做了一件今天看起来很平常,当时却堪称壮举的事情。他想方设法、花费巨资,给远在威尔士的儿子打了一个国际长途电话。电话接通了,他却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儿子不再能和自己对话。亨利完全忘记了德语,虽然他才离开德国四个月。但这阻断不了父子之间的联系。亨利的爸爸开始用英语给儿子写明信片和信件。(他写给儿子的文字中有一些语法问题,显然这一切对他来说并不容易。)明信片的落款从德语的“Vati”变成了英语的“Daddy”,但附着在卡片上的那些爱和吻依然。


亨利的爸爸有用英语写来的生日贺信


家人都听说了亨利的变化,年迈的奶奶开始试着用英语和孙子对话。


亨利的七岁生日确实是一场盛事。似乎福纳家的所有熟人都参与了庆生,福纳家珠宝店的店员、附近的邻居、在邮局工作的女孩子、亨利的小伙伴、小伙伴的妈妈……他们的生日卡片纷至沓来,承载着无数祝福。(这些卡片也都被维尼姨姨妥善收藏了。)


七岁亨利的生日牵动了德、英两国亲朋的心,这是他最热闹的一个生日。


3


在1939年8月31日,亨利最后一次收到父亲的明信片。那之后,再也没有明信片寄来了。“二战”爆发了。


1942年8月,亨利的爸爸不知使用了什么手段,通过红十字组织给亨利寄来了一封短短的信笺:


亲爱的亨利,


我为你的健康和进步感到高兴!请继续保持健康!我们的命运仍然非常不确定。请多多写信来吧!给你好多的吻。


爸爸


亨利在信笺背后写了回信,因为某些理由并没有寄出。联系再次中断。爸爸没有收到“多多的”来信,直到战争结束,亨利也没收到父亲的消息。


亨利的爸爸通过红十字组织寄来的最后一封信


战争结束后,他德国的家人以最快的速度联系到了他。但是,再也没有来自爸爸的明信片了。亨利的爸爸死在了奥斯维辛。


亨利的爸爸麦克斯


不幸中的万幸,奶奶活了下来,两位叔叔也活了下来。几年后,亨利前往巴黎,与奶奶短暂见面。这些年,老人仍深深挂念着他。就在去世前两个月,她提起笔,用英语给亨利写了最后一封信,讲述了他父亲的命运:


现在,我要告诉你我所了解到的、你敬爱的父亲生命里的最后时光。为此我等了很久,因为你现在长大成人了。你父亲在一个犹太团体里面作律师,1942年11月9日,他没有回家,我们极为焦急。到了晚上,他的一位同事来了,告诉我们他在两点的时候被迫去见盖世太保,然后就再也没回来。他和其他二十位犹太团体的成员被抓了,成了人质。他在柏林的监狱待到12月9日。我远远地见过他一面。到现在我想一起那场面,就心痛欲裂。12月9日,他和你的继母(作者注:亨利的父亲在亨利前往英国后再婚了。),以及她那可人疼的、二十岁的女儿被送到了奥斯维辛。1942年12月16日他就在那里遇害了。1943年2月,我被关在柏林的转运营地,盖世太保通知了我他的死讯,还想假装他是死于心脏病。撒谎。他一直那么健康,是他们把他谋杀了。我们再也没有联系上他的妻子和继女。你懂的,她们进了毒气室。

……


4


亨利长大了,在英国参军,上了大学,成了地地道道的英国人。


1961年的一天,已经过上婚后幸福生活的亨利收到一封信,寄信人他并不认识。那人自称艾尔文,是他父亲麦克斯的远房兄弟。艾尔文手上有一封亨利的父亲写于1941年11月的信。他认为这是麦克斯的绝笔,那时麦克斯已经被不祥的预感压倒,自认为无法逃出纳粹的迫害。艾尔文想知道亨利愿不愿意读一读这封信。


不久之后,亨利见到了这封信。在信里,父亲诉说了自己对未知命运的恐惧,然后话题又回到了儿子身上。他希望已经不会说德语的亨利有一天可以明白这些人为他付出了什么,更希望他有一天可以再次发现并理解他的根在哪里,他的父母和祖先是谁。


如父亲所愿,1968年,亨利带着妻子还有他的明信片收藏离开了英国,踏上了重新发现自己的出身和祖先的旅程。之后定居耶路撒冷。


2002年,他偶然拜访大屠杀纪念馆,和工作人员提起了他爸爸寄给他的明信片。纪念馆方面非常感兴趣,希望可以把这些明信片纳入收藏。



亨利和妻子


如今,这些明信片是纪念馆最著名的收藏之一,很多人都会在明信片展柜前驻足,讲解员也会特别提到它们。大概所有人注视这些欢快的小卡片时,耳边都能听见亨利爸爸没能亲口对亨利说出的话:


在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想你想到痛彻心扉。如果未来我们不能再重逢,我的生命便丧失了全部的意义。




Dante(刘丹亭)

纸城特约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翻书,漫游爱好者。


点击标题查看以往精彩内容

有时候真的很讨厌被人夸“可爱”!

孤独,比你设想的要更孤独

开玩笑罢了,我只是假装如此

革命之后,一切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世界上有一种语言,只有母亲能够听懂


音频音乐来自网易云音乐。

图片来自Googl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及合作邮箱:chenliping@eeo.com.cn

转载请在开头注明作者,出处及文末附纸城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