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穆先生:此处才有大学问,问者当问于此,学者当学于此

錢穆先生 钱穆与中国文化 2019-06-17

点击上方  钱穆与中国文化  即可关注


人性不是专偏在理智的,理智只是人性中一部分,更要还是情感,故中国人常称“性情”。“情”是主要,“智”只是次要的。中国人看性情在理智之上。有性情才发生出行为。那行为又再还到自己心上,那便叫做“德”。

 

人的一切行为本都是向外的,如孝父母,当然要向父母尽孝道。但他的孝行也影响在自己心上,这称德。一切行为发源于己之性,归宿到自己心上,便完成为己之德。故中国人又常称“德性”。

 

这一“德”字,在西洋文字里又很难得恰好的翻译。西方人只讲行为造成习惯,再从习惯表现为行为。中国人认为行为不但向外表现,还存在自己心里,这就成为此人之品德或称德性。性是先天的,德是后天的,“德性合一”,也正如性道合一,所以中国人又常称“道德”。

 

——《中华文化十二讲》

 

余居常喜诵《中庸》,尤爱玩诵其如下所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窃谓惟德性乃大众之所同,人人具此性,人人涵此德,问者即当问之此,学者亦当学于此。只有在大众德性之共同处,始有大学问。只有学问到人人德性之愈普遍处,始是愈广大。老子曰:“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亦只有在愈广大处,才见得愈精微。若所见粗疏,则据于一隅,不能尽广大之量。不能尽广大之量,则彼此之间不能无异同。于是则敌论竞起,互相角立,仅足以相争,而不足以相胜。大则如吴晋争城,小则如滕薛争长。各有所见,亦各有所蔽,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其病在于不能致广大。若求致广大,则必尽精微。惟有精微之极,始是广大之由。诚使大多数人心灵同归一致,尽以为是,此必无多言说,无多疑辨,无多创论,无多孤见。当知能如此说,虽若粗疏,而实尽精微之能事。凡求于言说中树孤见,于疑辨中辟新论,貌若精微,而实则粗疏。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图为钱穆先生故居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钱先生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本微信专事摘录  钱穆先生著作

微信号:qianmuyuzgwh

新浪微博:钱穆与中国文化





敬请关注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关注中国文化,关注南怀瑾先生

敬请关注本人制作的另一公众号:

“南師如是說”

长按下图,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