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消费创业路上,产品创新、直播带货的“坑”与经验|险峰新消费沙龙(二)

关注消费的 险峰创 2022-01-19


这两年新品牌的爆炸性成长,直播带货、健康零卡等风口不断涌现,无数心怀梦想的创业者纷纷投入这场红利大潮之中。但另一方面,对品牌成长速度的过度追求,也让许多人踩到了形形色色的“陷阱”,真金白银付出了惨痛的学费。


在11月的最后一周里,「险峰CEO沙龙——新消费第二弹」在北京举办,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新消费领域的优秀创业者:朱萧木@「交个朋友」主播孙治强@「清泉出山」联合创始人孙思达@「食验室」创始人


活动现场,险峰投资人与30多位创业者围绕着「新消费风口之上的机会与陷阱」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最新的观察与思考(有删节)。


以下,Enjoy:

选择MCN的逻辑:不要盲目迷信高流量

电商直播不是「伪风口」

大家好是「交个朋友」的主播,现在每天晚上在抖音上和罗永浩一起直播带货。


之前我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和老罗一起做过手机,自己也做过电子烟,对于品牌和MCN都比较了解。现在整个直播行业确实有很多的负面新闻,也的确有很多坑,但我想说直播本身的商业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它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业态,这里先谈谈我的几点观察


直播的第一个特点是「种草拔草一体化」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蒸汽眼罩,薇娅第一次卖这个品类的时候,发现下单用户里有95%的人之前都没听说过蒸汽眼罩。传统的电商是「人找货」逻辑,过去的创业者想做新品牌,首先必须要「种草」,在微博、朋友圈和小红书去做投放,顾客看到了觉得不错,再去电商网站下单。


但这个链条之间是有空隙的,用户中途稍微有事耽搁一下可能就流失了;现在有了直播,主播可以直接告诉你这个蒸汽眼罩怎么帮助你入眠,眼睛怎么舒服,你觉得这个东西好当时就可以下单,从种草到拔草的流程被缩短了,商品的转化率就会提升。


直播的第二个特点是「正反馈」


我们说「人货场」,这里面第一重要的就是「货」,「交个朋友」其实不是个直播公司,而是一家供应链公司,你的选品必须要严格。


我们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大电商平台的销量,在上面找那些月销在十万甚至百万以上的单品,我们的选品逻辑很直接:就是如果有那么多人都在买,说明用户体验一定是不错的——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品牌方谈判,把价格打下来。


考核方面,我们主要参考的指标是「退货率」,退货率越低说明客户满意度越高。把退货率控制住了,你的粉丝也就被固定住了,而用户一旦沉淀下来,对你有了信任,他就会越买越多,你对厂家就越有议价权;在这个模型里,商家、用户和直播平台都获得了增量收益,是一个各方共赢的局面,而不是外界误认为的「割粉丝的韭菜」。


第三点是直播可以「触达传统电商难以覆盖的长尾客群」


过去业界流传过一句话,叫「男粉不如狗」,中国公认购买力最高的是女人,第二是孩子,第三是宠物,第四才是男人,但是我们发现男粉丝其实非常有价值——特别忠实,特别够意思,说话特别言简意赅。你上来介绍一款产品,男粉直接打字「买了,下一个」,平台比价之类的完全不需要,你说是全网最低就是全网最低,你不说我也认为是全网最低;这些25~35岁的男性用户购力真的非常惊人,显卡、电脑、手机不用说了,包括GUCCI的围巾一晚上都可以卖500多条。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中老年市场。很多老年人用手机打字都费劲,平时完全不可能去电商平台搜索商品,但直播让商品触达用户的路径缩短了;老年人平时空闲时间多,只需要子女帮忙设定好收货地址,关联上银行卡,他就可以一边看一边下单了。未来随着直播行业的继续下沉,中老年这个市场也会慢慢被激活

 

高流量不等于高转化

最后谈谈直播行业的陷阱,就是建议品牌方千万不要盲目迷信高流量,因为粉丝和粉丝是不一样的


直播行业一般有两种粉丝,一种叫做「流量粉」,他就是上来随便看看;另一种叫做「购买粉」,是那些真正会下单的粉丝。 


刚才也提到了,老罗直播间弹幕的画风就是「买了,下一个」、「不买,下一个」,这些粉丝过来就是要买东西的,而不是来听老罗讲段子,真来听段子这场直播就毁了,做直播就是三分钟一个品,节奏一慢整场就会垮掉。 头部主播像薇娅、李佳琦能做这么好,主要也是靠多年来攒下一批高质量的「购买粉」。


我们之前也见过一些流量明星,最后整场下来只能卖60万人民币。粉丝来了以后弹幕都是刷「XX剧你们什么时候出下一集」、「下个戏的主角是你吗」,问这种问题的人就不是来买东西的,哪怕你给到他很硬的货,比如最新款的iPhone,降价很多,弹幕都在问「这东西是真的吗?」 说明他们和主播之间根本没有建立起连接和信任;另外有些明星也不够勤奋,实际上直播带货时间频率的固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让用户知道,他在哪个时间过来肯定能买到东西,这样才会有留存。


所以现实里你会看到很多新品牌靠直播「一炮成名」,但也有许多品牌靠直播「血本无归」——可能当时卖的很热闹,第二天疯狂退货,最后ROI一算只有0.1,甚至0.01,所以新品牌要谨慎选择合作方,不要光看粉丝数量就盲目签约


我觉得比较好的MCN有两类:一类是有丰富经验,确实血淋淋花过大钱的,比如一些大的头部主播;还有一类是了解平台规则和算法的,有很些MCN机构没有大主播,但靠一堆小主播也能铺起很大的量。


另外就是流量红利的问题,虽然现在抖音的流量越来越贵,但我感觉它的红利还是在的,对于新品牌也是一个机会。这个逻辑就像你去机场,发现只开了一个安检门,门前排了很长的一个队, 现在旁边突然开了一个新的门,那么受益的是谁? 一定是这条长队里排在后面的那些人,因为后面的人可以毫不犹疑地转到新队伍里,马上开始吃红利;但原来那条长队里的那些人,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不会马上转到新队里去。


后来者的机会:「新饮品」成长路径上的四个方法论


我是做饮料行业的,「困茶」和「清汀」都是我们旗下的产品。


过去老百姓讲「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饮料一直是一个基础民生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可口可乐、农夫山泉这样的巨头都诞生在这个行业,竞争可以说已经很充分了,而我们之所以还会选择这个赛道,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整个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大概在2000年左右,中国饮料的价格红线还处在在3元这个水平上,当时市场里的主流产品是康师傅绿茶、统一冰红茶、鲜橙多、可口可乐;而到了2007年之后,这条价格红线开始慢慢涨到4元, 由此诞生了营养快线、王老吉,脉动等一大批新的饮料单品。


而现在我们看到行业里最活跃的,已经是一群“五元线”玩家—— 小茗同学,茶π,雪碧纤维+,元気森林,二厂汽水等等 。今天的消费者花5元钱买瓶饮料,大家会觉得非常正常,这其实就是消费升级的结果:客单价提升了,新品牌可以去打的概念和元素也更加丰富了,可以玩更多的花样,成本上可以得到支撑。 


第二是供应链的溢出。比如刚才提到的小茗同学,其实已经是10年前的产品了,茶派也已经诞生了4年,这几年老品牌鲜有新产品可以成功破圈,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工厂端产能过剩,利润被越压越薄,他们急需要一些新渠道来补充利润空间,因此都特别迫切的想和新品牌合作。 


所以我们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入局了,这几年下来总结,大概有这四条方法论可以和大家分享:


方法论一:先场景 后产品

茶这个品类在饮料行业里属于比较难做的。东方树叶用了10年做到20亿规模,无论是增速还是体量,在农夫的体系内其实都是相对偏弱的,包括燃茶也没有元气的气泡水做得成功,所以如果我们再用传统的茶饮思路去竞争的话,大概率也很难做的更好。


经过思考之后,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先定义场景,再定义产品」;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对于提神的需求非常巨大,而中国人喝茶的习惯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茶最初也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提神。红牛在中国一年能卖到200个亿,主打的就是功能性,我们发现茶在提神方面功效同样非常显著,而且还是纯天然的。 


所以我们注册了「困茶」这个品牌,主打的场景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睡不醒的问题」,我们还在这款产品里加入了「真桂花」和「无糖」两个概念,满足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追求;又请知名插画师做原创IP,设计出一套「不困家族」的卡通形象,用类似于盲盒的营销策略——用户开盖的时候可能可以收集一个人物形象,集齐75个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从而将这样一个年轻化IP和我们的产品做深度的绑定,来抢占青年群体的心智。


方法论二:先跟随 再升级

现在市场都在铺天盖地的打“无糖”的概念,气泡水作为一个主要赛道,饮料行业的创业者肯定不能放弃。目前大家都在关注元气,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纤维+」同样是一款超级爆品,它是可口可乐历史上唯一一个上市当年就过20亿营收的饮料单品,只是可乐的体量太大,大家感受不直观。


因此我们把无糖和高膳食纤维两个概念做了叠加,相当于对气泡水做了一个小的升级。元气的主要客群还是都市白领,所以我们把年龄层放得更低,主打15~25的校园人群;另外我们的甜度会更高一度,含气量也高一个大气压,整体上采取的策略就是「跟随+升级」,目前从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


方法论三:先稳妥 再创新

第三点是一个失败案例的分享。


因为气泡水和茶饮都推得比较顺利,当时我们有一点自信心爆棚,就想做一款可乐类的饮料。


中国创业者从1989年就试图挑战可乐的地位,但没有一家成功的。做得最好的是重庆的「天府可乐」和青岛的「崂山可乐」,但都局限于当地市场,还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品牌。


大家可能不知道,可乐最原始的配方是用「可乐果」做出来的,后来为了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才不得不使用化学添加剂,所以我们当时就想做一个回归:用小米这种的天然原料,配合中国传统的发酵工艺,做一款含乳酸菌的碳酸饮料。


我本人是广告出身,当时就想到了「小米可乐」这个名字,后来发现小米已经把饮料类的商标注册过了,如果用这个名字会有法律风险,但当时觉得创业者就是要有一点冒险精神,所以还是坚持做了这样一款产品。上市当天卖的非常好,但隔了几天我们就收到小米的律师函。


最后的结果是产品被下架了,到今天这场官司还没有了结,这是我们的一个反面教材:创业者无论怎么创新,也必须要遵守法律和知识产权,要有底线意识


方法论四:先打点 快连线

最后分享一下对于渠道的理解。


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视线下的团队,饮料企业97%的收入都来自于线下,可乐和农夫山泉都是如此。所以如果没有疫情的话,前3年我们都是不会去触碰电商渠道的,创业者首先要把你擅长的事情做好


具体打法上我们借鉴的是「东鹏特饮」:东鹏特饮在创业初期瞄准的城市是东莞,因为东莞的工厂最多、最密集,可以专攻在蓝领人群他们用了三年多时间深耕东莞,然后只用了一年就从东莞铺到广东,再走到华南——这个打法在快消品中已经非常的成熟。


所以产品上市的第一年,我们主攻的目标选择了昆明和西安:


选择昆明是因为城市体量小,只有300万人,比较容易打透。此外它每年还有七八百万的旅游人群,其中60%来自于成都、贵阳、重庆等地,所以拿下昆明就可以去辐射西南地区。而如果直接主攻成都、重庆市场,成本会高很多,对初创型企业来说很难打透;选择西安是因为这里有130万的学生群体,人口结构较为年轻,更符合我们的目标人群,同时也可以对产品的渠道战术进行测试。


单点突破以后就再做「连线」。今年开始,西南线我们从昆明向成都、重庆、贵阳去铺,西北线从西安向太原、银川、兰州去铺,都是选择这种偏二二三线的城市。总之大的战略就是先单点突破,打透之后再向纵深的发展,这样新品牌不用做全国范围的广告投放,成本会小很多,对创业公司来可能是更具有性价比的方案。

零糖零脂:万亿级零食市场的新变化


不要在旧路径上挑战巨头

大家好,我是一名95后连续创业者,我们聚焦领域是食品科技。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我们非常不满意当下零食产品的一些现状。比如今天大家对于健康食品的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对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的需求在上升,但是我们吃零食却还跟几十年前没有太大改变:还是以淀粉为基底,油脂为介质去开发一些产品 


最后我们提炼出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蛋白质」:人如果蛋白质吃的多了,对脂肪和碳水的摄入就会减少,特别是中国人的平均蛋白质摄入是不足的。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思路也很简单,就是去改造传统的供应链,把其中的一部分淀粉替换成蛋白质,结果发现口感非常不好,或者说在传统的工艺下,老品牌已经把淀粉研究到了极致,任何对原有配方的改良改造,都会对味道造成破坏


后来我们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打败薯片的一定不是另外一款薯片」,它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于是我们换了一种思路,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把蛋白质本身变得好吃?」,但这个问题太大了,所以我们把它拆解成了几个小问题,比如「蛋白质有没有可能做成淀粉一样的面团?」、「蛋白质怎样烘烤可以有酥脆的口感?」,再去一个个的去解决。 


最后花了8个月的时间,用了两吨的鱼,我们研发出了现在这款「深海金枪鱼脆」:它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58%,而脂肪含量接近于0。


把新品类命名的权力交给消费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踩了很多坑。


比如我们的原料用的是非常贵的「黄鳍金枪鱼」,它的价格大概是普通鱼糜的十倍,大家知道消费品的原料成本差个百分之几就是很大的差距了,我们这么做也不是因为人傻钱多,是因为市面上几乎没有一种鱼符合我们的要求,整个国内的鱼肉供应链还是为餐饮而生的,之前没有人来拿来做过零食,最后发现只有野生捕捞的黄鳍金枪鱼才勉强符合我们的标准,但产品做出来单价太高,经销商很难挣钱,所以从6月份开始我们就自己养鱼了,用罗非鱼来替代金枪鱼,把成本降下来。


另一个坑是工厂,当时国内没有一家供应链符合我们的要求,必须要有工厂愿意来和你一起探索。最后用了8个月时间,我们摸到了一个比较底层的工艺叫「0油清膨化」,可以把蛋白质做成类似薄脆的口感。 


此外,在产品命名上我们也吃了一些亏,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类,没有任何参照系可以参考。比如最早的时候我们叫它「鱼脆」,但我们不能判断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名字,所以就做了很多盲测,结果发现很多人会叫它「鱼肉薯片」,所以新的一批产品我们就换了产品名称,最后站内流量翻了三倍


我觉得未来的消费食品应该是更透明的,大家会更关注配料表,关注成分,天然的味道会占到市场的主流,而不是味精香精的天下,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在餐饮端发生了,越来越多的零添加产品会出现,消费者对味道的挑剔也会延伸到预包装食品里来,这是我的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