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会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陈展辉 画刊杂志 2020-10-20

威尼斯双年展一直是全世界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最重要的舞台。近年中国力量的不断加入壮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文化艺术上日益渴求并得到了欧美学术语境体系的接纳

2014年6月7日,由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担任总策展人的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正式开幕。此次主题为“基本法则”( Fundamental),参展国共65个,是历届双年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与过去大师云集、展示未来建筑不同,这次策展人强调历史与当代建筑的国际性和建筑的多元性,尤其是100年来民族性建筑的变迁。

认识库哈斯是2002年,12年前,也是马年。那年他参加央视大楼国际竞赛,马达思班是他唯一的中国咨询公司,笔者的合伙人马清运是库哈斯团队中最重要的顾问。同年,也就是第八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马达思班设计的宁波浙大理工学院图书馆入选主题馆,和法兰克·盖里的迪斯尼概念中心同台展出,应该也是中国项目第一次入选。而笔者也是第一次来到欧洲,来到威尼斯,来到这个世界三大艺术展之首的嘉年华盛会。后来马达思班设计的玉川酒庄参加了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展出。而今年再次来到威尼斯,笔者带来的“建筑之外”项目参加了主题馆、国家馆之外的平行展——“时间、空间、存在”。再次相约威尼斯,当然也是冲着库哈斯、中国馆策展人姜珺、香港馆策展人刘珩、城市馆策展人孙群,以及落户威尼斯的第一个中国民间机构雅伦格基金会投资人、大石馆荣誉馆长李家豪等好友而来。

回顾源于1980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从开始和舞蹈、戏剧、音乐与电影一并作为艺术统领的范畴,到后来单独自立门户,再到今年库哈斯把舞蹈、戏剧、音乐、电影甚至艺术全部整合到他提出的“基本法则”建筑展下,回归建筑的本源。整个主题展由三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展览组成:“建筑的元素”、“吸收现代性1914-2014”和“意大利的宏远图景”。他表示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才能明白现在建筑的问题,并观察出未来的方向。这显然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待建筑问题,并试图从建筑之外去找到答案。所以这是一届不展建筑师、不展前卫建筑的建筑展,展的是现在被认为很陈旧的元素,但从库哈斯看来却是丰富的资源,包括地板、门、墙壁、天花板、厕所、门面、阳台、窗户、走廊、壁炉、屋顶和楼梯等。为此他专门出了一本厚重的书,“它是技术性,但并非实用手册;它是历史性的,但并非历史书。它是理性的,但并非理论书”;这充分体现了从记者出身到理论家、建筑师、教育家的库哈斯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65个国家在Giardini与Arsenale两个展区展示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现代,以及新材料。库哈斯要求每一个国家选择一个在其历史上“现代化进程最突出”的时刻,消除各国国家馆的“国家”特征,以单一的类型表现出单一的现代建筑语言。这就是所有国家馆的主题“吸收现代性1914-2014”,库哈斯以这一命题回应世界建筑的百年历史。“意大利在艺术渊源中占据了关键性位置,我们选择审视意大利,同时也因为这个国家正处在巨大潜力和政治困境之中。”库哈斯强调,“这不是在批判意大利,事实上,这是很多其他国家都具有的普遍现状。”

就在开幕当天,威尼斯市长和30多位本国相关人士被拘留,面临敲诈勒索和洗钱的指控。这再次提醒人们,建筑的面貌往往是权力、金钱、人性和审美交错的结果。

从本届双年展获奖结果可以看出,评审团对有强大影响力的题材尤为热衷,尤其是政治。金狮奖颁给了韩国馆,银狮奖颁给智利,紧随其后的是以极地气候为主题的展馆。这三个展馆的统一特点都是当地的建筑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绝对的改变,其中韩国和智利都偏于政治因素上,而极地馆则是偏于自然因素。

韩国馆最大的新意在于第一次对整个朝鲜半岛的建筑审视。本是同一个民族,在二战后由于政治上的不同走向,形成现在两极化的现状。韩国通过其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全球化目标完成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朝鲜则追崇于共产主义的新发展,并从中达成城市的现代化进度。借由20世纪初建筑诗人李箱的诗句,韩国馆主题为“鸦眼的俯瞰图:朝鲜半岛” (Crow’s Eye View:the Korean Peninsula)。由摄影师、收藏家、画家、设计师等组成的29个小组参展。展出内容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集权规划、自由发展、英雄主义、平民大众、个人主义、集体利益等各种影响建筑发展的因素,从而诠释了朝鲜与韩国建筑上的不同与交集。整个展场从地面、墙面到天花,大量的信息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对抗感,也许这就是策展人希望达到的效果。

获得银狮奖的智利馆围绕一块巨石展开论述,顾名思义题为“巨石的争议”(Monolith Controversies)。这里的“巨石”其实是一整块水泥墙,在1972年由前苏联赠给智利作为快速廉价的建房单元,导致20世纪下半叶智利的大多数住房都以这种水泥墙体拼成。可以说,这块水泥墙是智利建筑现代化的代表,也是智利建筑现代化的遗迹。它不但霸占了智利的建房体系,还从政治和宗教方面深深地影响了智利居民。在展馆现场,这块巨石也以非常有趣的形式展出。不同于大多数展馆,展馆入口看似是极普通的公寓室内,实际上是当时由巨石板拼成的住宅范本。这种第一感官上的接触,使人马上领会到巨石对智利居民的影响力。进入主展馆,可以看到代表性的巨石被摆放在房间中央,被暗红的灯光打照着,四周陈列了不少文献照片资料,介绍着巨石的历史和争议。

盘点一下这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与中国有关的内容,有中国馆、香港馆、台湾馆、澳门馆、城市馆、雅伦格基金会禅宫的“应变”、在Plazzo Mora和Plazzo Bembo同时举办的“时间、空间、存在”展中的“建筑之外”计划和姚仁喜个人展、绿舍个展以及希腊馆的如恩设计,涉及的中国参展人有数十人之多。

中国馆策展人姜珺“山外山”的展览,从精神与物质的两个层面深化与扩展了基本法则,对当代建筑艺术的国际性、多元性作了很好的阐释,相信此次展览能让世界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现状提供有益的帮助。

对于“基本法则”的回应,中国馆给予了“宅”、“院”及“园林”等的基本元素设定,并列举了四项中国传统“基本法则”,分别为“生”、“长”、“收”、“藏”。

这次的中国馆主题为“山外山”,这是以中国哲学“道”作为制高点的方式,不在乎其绝对高度,而在乎其“山外有山”的比较,从而避免对个别建筑师的单独关注,而更讲究对各建筑作品之间的社会联系。这一思想不但回应了库哈斯“有关建筑而不是建筑师的展览”这一主题要求,并且展现了中国文明对相对性发展的基本追求。与此同时,策展团队与南加州大学、清华大学合作的C.A.N. “灿”(文化、农业、自然)展在8月28日开幕,与香港双年展合作的“深双@威双”展及国际论坛在9月20日开幕,再次掀起中国馆第二波高潮。

孙群策划的城市馆是首次设立主题为“穿越中国——北京”。此次展览体现了大栅栏在当代的变迁及北京城市化800多年发展的历史,从而回应百年来北京“吸收现代性”的历程。大栅栏作为原紫禁城的护城墙以内区域,经历了元、明、清、解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的变革,从当初的城中城转变为现在观测城市状态的切入点。也由于它错综复杂的城市肌理和具有渗透性的特点,大栅栏也成为城市创新改造的试验基地。

这次的展品包括5个北京城市模型,分别代表了1488年大栅栏建成,1914年实验区的建造,1958年天安门的建造,1992年第一个商场百货开业及2014年现在的北京。另外还有6个代表性作品展现大栅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下的创新改造。同时城市馆还推出了艺术地产先行者戴志康的“山水都市”理念,并带去了马岩松的标志性“高山流水”模型和装置。

叶长安、刘珩、符展成组成的香港馆策展团队将眼光投向了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的香港变化,并采用“电影×建筑”这种跨媒介的方式,于一动一静中呈现出这 30 年来,香港和珠三角地区都市化的建筑发展以及人文风貌。中国内地的经济崛起、中环天星码头事件后,港人建筑保育意识的提高……香港正处在世界与中国内地的夹层中,不得不审视起自我来。其内容主要讲述香港及周围珠江三角洲区域间极其复杂的空间发展。这次的概念是边界与跨越、陆地与水、家与社区、婚姻及背离。相对的四个短片将讲述在这四个系统和环境下的故事,使观众们感受香港及周边城市的生活状况。

“应变——中国的建筑和变化” (Adaption)于Pallazio Zen (禅宫) 展出。禅宫一层是雅格伦基金会的物业,由大石馆李家豪投资。对于“基本法则”的回应,策展方着重于讨论中国建造建筑的一种灵活机制。在中国建筑发展初期,由于资金限制和不同的社会条件,几代建筑设计师需要灵活应变,给予不同的创新策略。这是一个对中国建造文化演变的记录,并探索了在不同时期、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各种建筑期望及专业技能。此次展馆的概念为“记忆”与“漂浮”。在展馆中,有5个漂浮的铁制空间装置,建筑体“穿插于代表不同年代的地表、天花和门洞之间”,这样参与者可以体验历史与当下和未来的交织。参展人以60后、70后、80后中国新锐建筑师为主,有刘珩、华黎、柳一春、李晓东、陈浩如、祝晓峰、赵扬、阮昊、王硕、何键翔等。

台湾馆由来自美国的年轻建筑师赖彦吉策划,他曾是库哈斯的手下,主题为“家中的小城市”。赖彦吉善于以漫画的形式来陈诉对于建筑的理解。对于“基本元素”的主题,赖彦吉将其理解为是最基本的, 从而用最基本的家具功能单元来探索常用建筑的功能性摆设。而在这次的展场普里奇欧尼宫(Palazzo dellePrigioni)内,他设置了9个代表“家居”不同功能的微型建筑模型,以此将台湾人的日常生活转化为有趣的“寓言式场景”,比如睡眠之屋、工作之屋、应酬之屋、炼金之屋、愉悦之屋、茅厕之屋、学习之屋、形象圣坛和欣喜花园。这种居家生活的视角引导人们关注模型背后的生活习惯、信仰等深层层面。

澳门馆的主题为“开心前地”, 内容以澳门独特的中西结合文化来回应“基本法则”的题设。“前地”意为两条街交错融合而形成的都市空隙,它也是社交聚会、行人通过的公众场地。主题中“前地”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Largo”,意指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及举办节庆的重要场所。展览包括“Low Stool?Yes,More!”、“From Below To Above”、“ Listen To The Heart”及“The Added Layer”四个部分。在“From Below To Above”中为墙体贴上五彩的墙纸,墙纸上细致的花纹源自西方教堂及中式寺庙的建筑装饰,戴上3D眼镜后效果不同,这个作品也暗喻当地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由笔者和冯国安、徐栎栎策划的“建筑之外”文献回顾及思域展参与威尼斯“时间、空间、存在”平行展在Palazzo Mora展出。“建筑之外”与这次库哈斯关于本源的研究也有交集,其中一条共同的线索就是在学术上回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回到建筑师这个职业的本源。“建筑之外”展示了建筑师在其他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实践,体现了他们多元的个性与跨界能力。“建筑之外”是由思班机构推动的一个长期计划,继去年年底在北京、今年年初在上海展出之后,今年4、5、6月份又陆续在罗马、伦敦等地展出。此番亮相威尼斯,则称得上是一个回顾展,又是回家展。“建筑之外”提供一个平台,通过梳理和展示建筑师与建筑相关或不相关产业的探索,重新思索建筑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从而使建筑师回归到本应宽广的生活情景。我们试图通过回顾建筑师职业本源的多元性,展示建筑师当今在建筑之外的实践,希望能够重新找到建筑里外的关系和建筑师未来角色的多种可能性,并反思当今建筑教育的问题。

同样的平行展包括姚仁喜的个人展。姚仁喜的展览通过巨大的文字装置和精致单纯的建筑模型探讨了这一概念。

“如恩设计”则参与了希腊馆“旅游景观,重塑希腊”。作为代表希腊的展出,“如恩设计”考虑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旅游形式,将100多个房间融入希腊的自然地貌,从而反思旅行与时间和空间的零距离关系——旅游最终是追逐自己的时刻,面对外界来寻找内心深处的自我。

威尼斯双年展一直是全世界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最重要的舞台。近年中国力量的不断加入壮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文化艺术上日益渴求并得到了欧美学术语境体系的接纳。

==================================

画刊》原名《江苏画刊》,创刊于1974年,是介绍中外当代艺术的大型美术杂志,艺术界著名的学术杂志品牌。每月15号出刊,主要栏目有:【本刊专题】、【艺术新闻】、【多元视点】、【当代批评】、【架上绘画】、【案头丹青】、【当代水墨】、【钩沉】, 追踪最新的艺术资讯,发表专家的观点解读,赏析优秀艺术家的作品。热情地期待您的关注与分享!

邮局发行代码:28-12

微博公众账号:画刊杂志社Artmonthly

微信公众账号:Artmonthl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